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三国时,孙权派将军周瑜等率领万人的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2)1915年,陈独秀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而排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一经演出,便广受欢迎。
(4)从雅尔塔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当前题号:1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当前题号:3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三国时期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联系的国家是()
A.吴国B.蜀国C.秦国D.魏国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内容体现出西晋时期历史状况的是
①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
②短期统一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 
④被农民起义推翻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其中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争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割据,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推动了民族交往,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此时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文化灿烂。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政治形势)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走向大一统,如图一中①和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朝代?
(2)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战役是什么?
(经济状况)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注入了新鲜血液。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民族关系)

民族交融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气象焕然一新

(4)图二内容存在一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5)根据图二回答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什么影响?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北魏孝文帝在平城时,为政举措多受百官掣肘。“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以上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A.加快了北方民族的融合B.对旧贵族进行清洗
C.推行了汉化措施D.遇到来自旧贵族的阻力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A.民族融合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不相符的是(  )
A.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
B.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成东魏和西魏
C.这一时期正式形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