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中国文明高度发展,交相辉映。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文明成果分别是
A.《十二铜表法》、都江堰B.雅典民主政治、《论语》
C.帕特农神庙、《史记》D.《查士丁尼法典》、《伤寒杂病论》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造成这两种文明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的主要特征。面对不同文明,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材料二 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

——摘自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学,如何理解“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中国与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按照古文明先后顺序排列以下古老文明,正确的是
A.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代希腊
B.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古代中国
C.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希腊
D.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古代希腊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下列材料涉及不同时期的经济现象,阅读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民失作业,而大饥馑……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四匹同样颜色的号拉的车),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京师之钱巨万,腐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

材料四:汉末到五胡乱华,北方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到一半,或走或死。各种胡人填补了汉人地区减少的人口,同时也因为他们,更多的汉人流亡南方。

——许倬云《万古江河》

材料五:(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显著进步,推动了杜会的大变革。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西汉前期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汉末起“汉人流亡南方”对南方经济的影响。
(4)材料五中的“本业”指的是什么?写出“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认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归纳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分类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某同学在学习时,把夏桀、商纣、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是
①重用人才
②重视农业
③统治残暴
④末代国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内容。
(1)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
当前题号:7 | 题型:列举题 | 难度:0.99
某同学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的失败,你才发现问题所在,坏事变好事”,老师引用了谁的思想来开导学生?(  )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学派林立。其中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主要主张是(  )
A.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B.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C.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主张“仁政”治国
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则寓言,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成好事。最早提出类似观点的思想家是(   )
A.老子B.孟子C.墨子D.韩非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