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8题)
1.
阅读下列“水循环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数字所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____③________
(2)古诗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从水循环的角度理解,体现了_____________(填“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或“海上内循环”)。

(1)写出下列数字所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____③________
(2)古诗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从水循环的角度理解,体现了_____________(填“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或“海上内循环”)。
2.
小朱想利用学到的浮力知识制作一个浮力秤.他找来一个瓶身为圆柱状体的空饮料瓶,剪掉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处系一块质量适当的小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里,如图所示.使用时,只要把被测物体投入空瓶中,从水面所对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1)小石块和饮料瓶受到的浮力_________它们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当浮力秤中不放被测物体时,水面所对位置为零刻度(如图),这种浮力秤的质量刻度是_________的。(填“均匀”或“不均匀”)
(3)该饮料瓶圆柱部分的横截面积为30cm2.现在要在饮料瓶上刻上对应的被测物体质量值.请求出零刻度线之上2cm处对应质量值。_________

(1)小石块和饮料瓶受到的浮力_________它们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当浮力秤中不放被测物体时,水面所对位置为零刻度(如图),这种浮力秤的质量刻度是_________的。(填“均匀”或“不均匀”)
(3)该饮料瓶圆柱部分的横截面积为30cm2.现在要在饮料瓶上刻上对应的被测物体质量值.请求出零刻度线之上2cm处对应质量值。_________
3.
如图所示为水电解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用实验来检验b管中产生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怎样用实验来检验b管中产生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氢氧化钡属于_________物质。(选填“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2)将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只举一种)
温度/℃ | 0 | 20 | 80 | |
溶解度/g | 氢氧化钙 | 0.187 | 0.141 | 0.094 |
氢氧化钡 | 1.67 | 8.22 | 101.4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氢氧化钡属于_________物质。(选填“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2)将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只举一种)
5.
如图是配置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1)D操作应选用____mL的量筒(从10m、50mL、100mL中选择);
(2)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

(1)D操作应选用____mL的量筒(从10m、50mL、100mL中选择);
(2)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
A.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 |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
C.将量好的水从量筒里倒入烧杯时,量筒内壁有少量的水残留。 |
D.称取药品时,若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使用了游码) |
6.
现有15%的食盐溶液、蒸馏水、食盐固体,现需要90g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请根据下列要求计算:
(1)若选用食盐固体和蒸馏水来配制,各需多少克?_________
(2)若选用15%的食盐溶液与蒸馏水来配制,需蒸馏水多少毫升?_________
(1)若选用食盐固体和蒸馏水来配制,各需多少克?_________
(2)若选用15%的食盐溶液与蒸馏水来配制,需蒸馏水多少毫升?_________
7.
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7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固体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物质A是甲、乙其中一种物质,80℃物质A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固体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溶解废/g | 36 | 35 | 34 | 33 | 32 | 31 | 30 | 29 | 28 | 27 |

(2)物质A是甲、乙其中一种物质,80℃物质A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8.
质量分数不同的硫酸溶液其密度不相同,对照表如下: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归纳出硫酸溶液的密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______。
(2)质量分数90%和30%的两种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6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某铅酸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质量分数为30%的稀硫酸,若用3升溶质质量分数为90%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时,配得的稀硫酸的质量多少克。_________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归纳出硫酸溶液的密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______。
(2)质量分数90%和30%的两种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6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某铅酸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质量分数为30%的稀硫酸,若用3升溶质质量分数为90%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时,配得的稀硫酸的质量多少克。_________
2.选择题- (共21题)
9.
如图为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目的 |
A | 用剩的食盐放回原试剂瓶 | 避免浪费 |
B | 天平调平后在左、右托盘中各垫一张相同的纸 | 保证称取的食盐质量更准确 |
C | 用50ml量筒替代天平量取所需的水 | 更加简便 |
D |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 增加食盐的溶解能力 |
A.A | B.B | C.C | D.D |
10.
要使一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不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正确的方法是( )
A.加热蒸发溶剂后再降至原温度 |
B.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
C.降温至溶液刚好达到饱和 |
D.降温后使其析出部分晶体 |
12.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溢出 |
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 |
C.拧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
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
14.
小朱同学往图中的烧杯(用石蜡将烧杯和塑料片粘在一起)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冰块 | B.硝酸铵 | C.氯化钠 | D.氢氧化钠 |
16.
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
B.和负极相通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
C.从微观上分析: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
D.这个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
17.
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
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
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 |
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
19.
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放入水中后,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丙球下沉,位置如图所示,则( )

A.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是F甲<F乙<F丙 | B.三个小球密度是ρ甲>ρ乙>ρ丙 |
C.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是F甲>F乙>F丙 | D.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是F甲=F乙>F丙 |
23.
某同学在实验室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如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 )


A.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其浸入深度的关系 |
B.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
C.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
D.验证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
24.
小杰同学在成都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


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 | 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
C.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 | D.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
3.填空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8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