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科学小组的同学对模拟湿法炼铜实验中得到的铁、铜固体混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称取10克固体混合物置于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记录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

(1)10克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_______ 克。
(2)所用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1)10克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
(2)所用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选择题- (共18题)
3.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


A.向左偏 |
B.向右偏 |
C.先向右偏后向左 |
D.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
4.
将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铁粉,加入到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有部分铁剩余,过滤后,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A.有H2SO4 | B.有FeSO4和CuSO4 | C.有H2SO4和FeSO4 | D.只有FeSO4 |
6.
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B.铝不与酸、碱反应 |
C.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 D.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
7.
常见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3AgNO3═3Ag+R(NO3)3,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增加 |
B.该金属可能是铁 |
C.R的活泼性比Ag弱 |
D.R表面有固体析出 |
9.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但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数量巨大,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以下有关金属腐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
B.钢铁锈蚀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变化 |
C.铝比钢铁中的铁活泼,因而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钢铁差 |
D.在钢铁表面刷油漆或镀耐腐蚀金属可以防止钢铁锈蚀 |
10.
将一些锌粉加入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滤纸上一定不含锌,一定不含铜 |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滤纸上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
C.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锌,滤纸上可能含有铜,也可能含有锌 |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滤纸上一定含有铜,一定含有锌 |
11.
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 )
A.将铁片放入稀盐酸中 | B.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 |
C.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 D.将铜片放人硝酸银溶液 |
13.
某学生将锌粒放人CuSO4溶液中,发现锌粒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同时还有少量无色无味气泡产生。对于产生气泡的“异常现象”,下列猜想无科学道理的是( )
A.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 |
B.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 |
C.CuSO4溶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某种酸 |
D.CuSO4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
14.
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Mn+H2SO4=MnSO4+H2↑ | B.Mg+MnSO4=MgSO4+Mn |
C.Fe+MnSO4=FeSO4+Mn | D.Mn+CuSO4=MnSO4+Cu |
16.
为探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提供的试剂有:Zn、Cu、H2S04溶液、ZnS04溶液、CuS0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选用两种试剂可实现实验目的 | B.ZnS04溶液中加入Cu不能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 |
C.最多只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 | D.根据Zn和Cu的硬度能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
17.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乙没有明显现象;将甲、丙分别与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甲比丙反应慢。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 )
A.丙>甲>乙 | B.甲>乙>丙 | C.乙>甲>丙 | D.丙>乙>甲 |
18.
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 )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3.填空题- (共5题)
20.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___有关;从实验____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_________________(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___有关;从实验____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_________________(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2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_性。
(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___________接触而生锈。
(3)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铝、铜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填一种)
(5)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的目的之一是______________。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_性。
(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___________接触而生锈。
(3)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铝、铜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填一种)
(5)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的目的之一是______________。
22.
铝合金材料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或“单质”)。铝是活泼金属,生活中的铝锅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果将铝片投入 稀硫酸中,片刻之后才有气泡产生,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取出3克合金样品,将60克稀硫酸分6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1)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以上数据可知,最后剩余的0.6克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这六次实验中,第________次加入稀硫酸时样品中的镁已经完全反应;表格中,m=________________。
(3)计算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4)计算所用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稀硫酸用量 | 剩余固体质量 |
第一次加入10克 | m克 |
第二次加入10克 | 2.0克 |
第三次加入10克 | 1.5克 |
第四次加入l0克 | 1.0克 |
第五次加入10克 | 0.6克 |
第六次加入10克 | 0.6克 |
(1)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以上数据可知,最后剩余的0.6克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这六次实验中,第________次加入稀硫酸时样品中的镁已经完全反应;表格中,m=________________。
(3)计算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4)计算所用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24.
已知A、B、I均为单质,其中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物质A、C、F、G中都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B、D、I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这些物质间的部分反应见下面的反应表达式(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①A+B→C ②A+H→F+I↑ ③C+H→F+E ④G+H→F+E+D↑ ⑤B+I→E ⑥E→B↑+I↑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与E物质组成元素相同的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A与D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①A+B→C ②A+H→F+I↑ ③C+H→F+E ④G+H→F+E+D↑ ⑤B+I→E ⑥E→B↑+I↑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与E物质组成元素相同的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A与D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