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5题)
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Ⅰ是为了 ;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
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
(3)实验Ⅲ滴入K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 。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CO32-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是 。
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Ⅰ是为了 ;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
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
(3)实验Ⅲ滴入K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 。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CO32-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是 。
2.
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2)图中线段BC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_。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 ____。
(4)在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2)图中线段BC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_。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 ____。
(4)在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

3.
小明同学将13.9g含杂质的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5g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g。
(2)请画出反应是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3)求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Na2CO3+2HCl=2NaCl+CO2↑+H2O)。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g。
(2)请画出反应是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3)求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Na2CO3+2HCl=2NaCl+CO2↑+H2O)。
4.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1)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两个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加入一纯净的烧杯中(如图C所示),混合后,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
小明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
小光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NaOH;
小英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H2SO4;
你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猜想一定不合理.如果滤液为无色,还可排除__________________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实验:若小光的猜想正确,请完成下表的方案.

(1)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两个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加入一纯净的烧杯中(如图C所示),混合后,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
小明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
小光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NaOH;
小英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H2SO4;
你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猜想一定不合理.如果滤液为无色,还可排除__________________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实验:若小光的猜想正确,请完成下表的方案.
实验步骤 | 预想的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与试管中,滴入____ | ______ | 小光的猜想正确 |
5.
小敏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克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克,并绘制了图像。

(1)滴加的溶液中溶质属于_________________ (选填“盐”或“碱”)。
(2)10克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克。
(3)图像中的a点数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5)通过计算说明,图像横坐标中的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 ?

(1)滴加的溶液中溶质属于
(2)10克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
(3)图像中的a点数值是
(4)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5)通过计算说明,图像横坐标中的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2.选择题- (共3题)
7.
将一定质量的 Ba(OH)2 溶液与 Na2CO3 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 点时,所得溶液的 pH=7 |
B.Q 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 BaCl2 |
C.O 至 P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
D.P 至 Q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OH)2+2HCl=BaCl2+2H2O |
8.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BaCl2+Mg(NO3)2===Ba(NO3)2↓+MgCl2, |
B.Na2SO4+BaCO3===BaSO4↓+Na2CO3 |
C.Mg+2AgCl===MgCl2+2Ag |
D.2Al+3CuCl2===2AlCl3+3Cu |
3.填空题- (共3题)
9.
小红和小林做氢氧化钠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个意外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的成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红: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林: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1)老师否定了小红的猜想,理由是 ;
(2)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小林的猜想是否正确。
①实验方法 ;
②可能的现象及结论 。
小红: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林: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1)老师否定了小红的猜想,理由是 ;
(2)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小林的猜想是否正确。
①实验方法 ;
②可能的现象及结论 。
10.
小波用实验方法区别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记作 A、B)。
(1)他向A、B中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A中产、生无色气体,则A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他向A、B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 。
(3)他还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区别A、B,这种试剂是__ ___(填序号)
①石蕊试液 ②CuSO4溶液 ③醋酸溶液 ④KCl溶液
(1)他向A、B中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A中产、生无色气体,则A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他向A、B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 。
(3)他还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区别A、B,这种试剂是__ ___(填序号)
①石蕊试液 ②CuSO4溶液 ③醋酸溶液 ④KCl溶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