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7924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20/3/31

1.推断题(共2题)

1.
前四周期元素 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只有一种运动状态;基态 B 原子 s 能级的电子总数比 p 能级的多 1;基态 C 原子和基态 E 原子中成对电子数均是未成对电子数的 3 倍;D 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最小。回答下列问题:
(1) E 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
(2)元素 A、B、C 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元素 B、C、D 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3)与同族其它元素 X 形成的 XA3相比,BA3易液化的原因是________;BA3分子中键角________109°28'(填“>”“<”或“=”),请写出与BA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个离子________。
(4)BC3 离子中 B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BC3 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5)化合物DB是人工合成的半导体材料,它的晶胞结构与金刚石(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相似。若 DB 的晶胞参数为 a pm,则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2.
A、B、C、D、E 为主族元素,A、B、C 同周期且原子半径逐渐减小,A、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C、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A 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nsnnpn,B 的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D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长周期,是维持青少年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E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C 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
(2)A、B 两元素各有多种氢化物,其电子总数为 10 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B 和 E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BE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电子层结构,该物质适当加热就分解成两种气体,试完成:
①该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②该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下列晶体结构示意图中(黑点表示阳离子,白点表示阴离子),能表示 C 与 D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结构的是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 或 b)。

2.单选题(共18题)

3.
下列说法或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s 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
B.Fe2+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 2p63s23p63d6
C.p 能级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形,随着能层的增加,p 能级原子轨道也在增多
D.某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54s1属于激发态
4.
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 ;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电负性:B.原子半径:
C.第一电离能:D.最高正化合价:
5.
下列各组指定的元素,不能形成 AB2型化合物的是()
A.1s22s22p2和 1s22s22p4B.1s22s22p63s1和 1s22s22p63s23p4
C.1s22s22p63s2和 1s22s22p63s23p5D.1s22s22p63s23p4和 1s22s22p4
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云通常用小黑点的疏密来表示,小黑点密表示在该空间的电子数多
B.已知 Co 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d74s2,Co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
C.Cu 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1,所以 Cu 处于 s 区
D.原子光谱的特征谱线用于鉴定元素,从 1s22s22p33s1跃迁至 1s22s22p4时形成是吸收光谱
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别晶体与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 −射线衍射实验
B.外观呈现规则多面体的物质,内部微观粒子在三维空间一定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C.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所以用红热的铁针刺中涂有石蜡的水晶柱面,熔化的石蜡呈椭圆形
D.乙醇和水都是极性分子,符合相似相溶原理,且它们易形成分子间氢键,故乙醇易溶于水
8.
用示意图或图示的方法能够直观形象地将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下列示意图或图示正确的是( )
A.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BF4的结构式
C.HF分子间的氢键D.丙氨酸的手性异构
9.
下列性质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稳定性:HF>H2O>H2SB.沸点:NH3 > PH3
C.键角:H2O>NH3>CH4D.熔点:SiI4 > SiBr4 > SiCl4
10.
三硫化磷(P4S3)是黄绿色针状晶体,易燃、有毒,分子结构之一如图所示。下列有关P4S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P4S3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B.P4S3中磷元素为+ 3 价
C.P4S3中 P 原子和 S 原子均为 sp3杂化
D.1molP4S3分子中含有 6mol 极性共价键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分子中的 σ键和π键比例为 5:1
B.某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kJ•mol1)分别为 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 X2+
C.Na、P、Cl 的电负性依次增大
D.向配合物[TiCl(H2O)5]Cl2•H2O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AgNO3溶液,所有 Cl-均被完全沉淀
12.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ClO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B.SiF4和 SO3的中心原子均为 sp3杂化
C.在所有的元素中,氟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D.C2H5OH 分子中共含有 8 个极性键,1 个π键
13.
下列关于化学键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化学键是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
D.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和 NaOH 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B.NH3比 PH3稳定是因为 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C.CO2溶于水和干冰升华都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改变
D.H2O2是含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15.
配合物Na3[Fe(CN)6]可用于离子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配合物中存在离子键、配位键、极性键、非极性键
B.配离子为[Fe(CN)6]3−,中心离子为 Fe3+,配位数为 6,配位原子有 C
C.1mol 配合物中σ键数目为 12NA
D.该配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易电离,1mol 配合物电离得到阴阳离子共 4NA
16.
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是(   )
①配位键在形成时,是由成键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
②s − sб键与 s − pб键的电子云形状相同
③Ge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2,属于 P 区元素
④下列分子键角大小由大到小为:COS  >  BCl3 >  CCl4 >  H2O  >  P4
⑤冰中存在极性共价键和氢键两种化学键的作用
⑥Cu(OH)2是一种蓝色沉淀,既溶于盐酸、也能溶于氨水中
⑦中心原子采取  sp3杂化的分子,其立体构型不一定是正四面体形
⑧键长:C − H < N − H < O − H
⑨第一电离能:Si < C < N < O < F
A.②③⑧B.④⑤⑨C.④⑥⑦D.③⑤⑦
1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eCl2为共价化合物,两个 Be—Cl 键间的夹角为180,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B.H2O 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C.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都相等,故为非极性分子
D.NH3分子中 N 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 C 原子形成 4 个杂化轨道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原子中 1s、2s、3s 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B.同一原子中 2p、3p、4p 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C.C—C,C=C,C≡C 键能之比为 1.00:1.77:2.34,根据以上数据,可知乙烯和乙炔不容易发生反应
D.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不容易断裂,由此形成的分子越稳定
19.
甲烷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晶胞中的球只代表1个C原子
B.晶体中1个CH4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的CH4分子
C.甲烷晶体熔化时需克服共价键
D.1个CH4晶胞中含有8个CH4分子
20.
如图是氯化铯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晶胞是指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其中黑球表示氯离子、白球表示铯离子.已知晶体中 2 个最近的铯离子的核间距离为 a cm,氯化铯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则氯化铯晶体的密度为(   )
A.B.C.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