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2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能与C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
a.Na b.Na2CO3 c.Br2/CCl4 d.CH3COOH
(2)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
(3)B与F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某种同分异构体甲能发生水解反应,其中的一种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另一产物在光照条件下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且催化氧化后的产物也能发生银镜反应。则甲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醇与某类环醚类之间在和固体碱共热的环境下会有如下反应:


从反应机理分析,该反应类型可称为__________;
(6)工业上由乙出发可以合成有机溶剂戊(C7H14O3)。流程图示见图。

已知:①乙是C的同系物;②丁分子中有2个甲基。推测戊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已知:PG经水解可转化为没食子酸,没食子酸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子结构或性质上看,PG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文字简述)
(2)1mol没食子酸最多可以与含________mol碳酸钠的溶液发生反应。
(3)写出PG在NaOH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没食子酸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符合下列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
a.含有苯环,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
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2.计算题- (共1题)
(1)配制混酸:将3 mol/L的硫酸(密度1.180g/cm3)与15mol/L的浓硝酸(密度1.400 g/cm3)按体积比5:1混合后冷却。
①计算混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②取1g混酸,用水稀释至20.00mL,用0.5mol/L烧碱进行滴定,消耗标准烧碱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2)灼烧废铜屑:称量一定质量表面含油污的纯铜屑(铜含量为99.84%),置于坩埚中灼烧,将油污充分氧化后除去,直至铜屑表面均呈黑色。冷却后称量,固体质量比灼烧前增加了3.2 %,
①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保留3位小数);
②固体中铜与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溶解:称取2.064g固体,慢慢分批加入一定质量的混酸,恰好完全反应。列式计算产生NO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______________
(4)结晶:将反应后的溶液水浴加热浓缩后冷却结晶,析出胆矾晶体。
①计算反应后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②若最终得到胆矾晶体质量为6.400g,胆矾的产率为_________。(精确到1%)
3.单选题- (共18题)
A.依据元素的原子序数,推断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
B.依据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推断物质熔、沸点的高低 |
C.依据气体的摩尔质量,推断相同状态下不同气体密度的大小 |
D.依据液体物质的沸点,推断将两种互溶液态混合物用蒸馏法分离的可行性 |
A.有1个氧原子 | B.有2个氧原子 |
C.有1个A原子 | D.有2个A原子 |
A.NH4+、Ba2+、Cl-、NO3- |
B.K+、AlO2-、Cl-、SO42- |
C.Ca2+、Mg2+、NO3-、HCO3- |
D.Na+、Cl-、CO32-、NO3- |
A.固体Na2O2与CO2 |
B.氯气与NaOH溶液 |
C.Ba(OH)2溶液与SO2 |
D.饱和NaHCO3溶液与石灰水 |

A.原混合酸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 |
B.原混合酸中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
C.OA段与BC段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D.取20mL原混合酸加水稀释至1L后溶液的pH=1 |
A.为充分利用原料,在氯碱工业、合成氨工业和纯碱工业的生产过程中均采用了原料循环使用的工艺 |
B.通过电解Fe2O3-SiO2-CaO的熔融液(1600℃)来大规模地冶炼铁 |
C.生产重要的化工原料氯化氢是将氯气在氢气中点燃充分燃烧来获得的 |
D.用不同的碱液来吸收制酸工业中的尾气,其目的都包含着既防止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又生产出一些有用的化工辅料这样一种“绿色化学”的理念 |
A.加入KHSO4固体,v(H2)变大 |
B.加入少量食盐水,v(H2)减小 |
C.加入Na2CO3固体,v(H2)减小 |
D.滴加少量CuSO4溶液,v(H2)减小 |
A.![]() ![]() |
B.最近合成117号元素的反应为:![]() |
C.中学阶段对氮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1s22s22p3 |
D.![]() |


A.是该混合溶液中的SO42-导致了A点溶液的pH值小于B点 |
B.AB线段与BC线段在阴极上发生的反应是相同的,即:Cu2+ + 2e=Cu |
C.BC段阴极产物和阳极产物的体积之比为2:1 |
D.在整个电解的过程中会出现少量淡蓝色的Cu(OH)2沉淀 |
| H2(g) | Br2(l) | HBr(g) |
1 mol 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 436 | a | 369 |
则上述表格中的a值为( )
A.404 | B.344 | C.260 | D.200 |
A.滴定管出口部分开始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
B.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随即使用 |
C.当看到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后随即停止了滴定 |
D.滴定管在用蒸馏水洗净后,即装入标准的酸溶液进行滴定 |

下列关于上述所列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咖啡酸、CPAE及苯乙醇都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及消去反应 |
B.用FeCl3溶液可以来检测上述反应中是否有CPAE生成 |
C.苯乙醇是最简单的芳香醇,与邻乙基苯酚互为同系物关系 |
D.1mol的咖啡酸最多可与4mol Br2发生反应 |

A.在A、B间的任意一点上都存在:c(K+)>c(HCOO-)>c(OH-)>c(H+) |
B.在B点:c(K+)= c(HCOO-)>c(OH-)=c(H+),且a=7.5 |
C.在C点:c(HCOO-)>c(K+)>c(H+)>c(OH-) |
D.在D点: c(HCOO-)+ c(HCOOH)=2 c(K+) |
A.NaOH、NH4Cl |
B.KCl、CuSO4 |
C.KCl、NaOH |
D.KCl、NH4Cl |

按如图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和放置药品。加热浓硫酸约1分钟后撤去酒精灯,将铜丝插入液面,反应一段时间后拔出。实验结束后会看到两个试管的液体底部均有少量的白色固体。下列对该实验的现象分析或推断正确的是( )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
B.左边试管出现的白色固体是由于浓硫酸的脱水性所致 |
C.从该实验的描述中可以体会出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
D.本实验体现出了二氧化硫的酸性、漂白性和弱氧化性 |
①HNO3 ②CO2 ③糖类 ④CH4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③④ | D.全部 |
4.选择题- (共5题)
石墨烯于2004年问世,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诺沃肖洛夫教授凭着这一重大发现而于201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5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访问期间特别安排到曼彻斯特大学参观世界最先进的石墨烯研究院.习主席听取了诺沃肖洛夫教授介绍石墨烯研究情况,参观了石墨烯产品展示和生产石墨烯的地下超净实验室.
石墨烯既是最薄的材料,也是最强韧的材料,断裂强度比最好的钢材还要高200倍;同时它又有很好的弹性,拉伸幅度能达到自身尺寸的20%.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另一方面,它又非常致密,即使是最小的气体原子(氦原子)也无法穿透.不仅如此,石墨烯还是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被称为“黑金”,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极有可能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
是科技重要,还是资源重要?这个问题似乎没有标准答案.但是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真理的天平”倒向了科技的那一边.比如页岩油、页岩气以及新能源技术的进步,终结了石油的黄金时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页岩油、页岩气、石墨烯等的打击下,相当一批依靠石油致富的国家,可能被经济危机拖入深渊,陷入国家破产.
根据以上短文,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到: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而本文中提到的石油属于{#blank#}1{#/blank#}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大量使用石油能源同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不相符.
(2)石墨烯是一种超轻材料,这里的“轻”指的是{#blank#}2{#/blank#} 这个物理量.
(3)列举出文中提到的石墨烯的一个特点:{#blank#}3{#/blank#} ,依据该特点请你猜想一种石墨烯可能的应用:{#blank#}4{#/blank#}
石墨烯于2004年问世,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诺沃肖洛夫教授凭着这一重大发现而于201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5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访问期间特别安排到曼彻斯特大学参观世界最先进的石墨烯研究院.习主席听取了诺沃肖洛夫教授介绍石墨烯研究情况,参观了石墨烯产品展示和生产石墨烯的地下超净实验室.
石墨烯既是最薄的材料,也是最强韧的材料,断裂强度比最好的钢材还要高200倍;同时它又有很好的弹性,拉伸幅度能达到自身尺寸的20%.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另一方面,它又非常致密,即使是最小的气体原子(氦原子)也无法穿透.不仅如此,石墨烯还是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被称为“黑金”,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极有可能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
是科技重要,还是资源重要?这个问题似乎没有标准答案.但是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真理的天平”倒向了科技的那一边.比如页岩油、页岩气以及新能源技术的进步,终结了石油的黄金时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页岩油、页岩气、石墨烯等的打击下,相当一批依靠石油致富的国家,可能被经济危机拖入深渊,陷入国家破产.
根据以上短文,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到: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而本文中提到的石油属于{#blank#}1{#/blank#}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大量使用石油能源同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不相符.
(2)石墨烯是一种超轻材料,这里的“轻”指的是{#blank#}2{#/blank#} 这个物理量.
(3)列举出文中提到的石墨烯的一个特点:{#blank#}3{#/blank#} ,依据该特点请你猜想一种石墨烯可能的应用:{#blank#}4{#/blank#}
①总统制国家 ②议会制国家 ③多党制国家 ④两党制国家
①总统制国家 ②议会制国家 ③多党制国家 ④两党制国家
①总统制国家 ②议会制国家 ③多党制国家 ④两党制国家
5.多选题- (共2题)
A.标准状况下0.5NA个Br2所占的体积约为11.2L |
B.15.6g 过氧化钠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2NA |
C.1mol Cl2通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D.将0.2mol的硫化钾配成1升溶液,溶液中阴离子数目肯定多于0.2NA |
A.向含有1mol KAl(SO4)2的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时,沉淀的总的物质的量却并非是最大值 |
B.将0.12mol Cl2 通入到100mL 1mol/L 的FeI2溶液中,离子方程式是:12Cl2+10Fe2++14I-=10Fe3++7I2+24Cl- |
C.较高的温度下,可以测得0.1mol/L氨水的电离度为55%左右 |
D.十六烷的裂化产物中不饱和烃的分子数可能会超过50% |
6.填空题- (共2题)
(1)元素Y的原子其核外有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存在;
(2)在上述元素所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中,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的有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填写化学式);
(3)已知X2M的燃烧热为 187kJ/mol。(提示:燃烧热的定义:1mol可燃物充分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写出X2M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充电时,接电源负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写物质名称),该电池的电解质为_______(填写化学式)。
7.解答题- (共1题)

(1)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O和H2,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表:
物质 | H2 | CO | CH3OH |
浓度/(mol/L) | 0.2 | 0.1 | 0.4 |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___v逆(填“>”、“<”或“=”);若加入与上述同样多的CO和H2,在T2℃条件下反应,10 min后达平衡时c(H2)=0.4mol/L,则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 mol/(L·min);
(2)在一定条件的密闭恒容的容器中,下列式子或文字描述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
a.2v逆(CO) = v正(H2)
b.c(CO): c(H2):c(CH3OH) =1:2:1
c.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
a.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常数K﹤160
b.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会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若同比例地增加CO和H2的量平衡不会发生移动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甲醇的物质的量,正反应速率也会随之逐渐增大
(4)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来改善上述合成甲醇的条件一直是研究课题。现分别对X、Y、Z三种催化剂进行如下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①X在T1℃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②Y在T2℃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③Z在T3℃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1×106倍;
已知:T1>T2>T3,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在生产中应该选择的适宜催化剂并简述理由____。
8.实验题- (共2题)
Fe +H2SO4= FeSO4 +H2↑
FeSO4 + H2C2O4 + 2H2O =FeC2O4·2H2O↓+ H2SO4
2FeC2O4·2H2O + H2O2 + H2C2O4 + 3K2C2O4= 2K3[Fe(C2O4)3] + 6H2O
回答下列问题:
(1)铁屑中常含硫元素,因而在制备FeSO4时会产生有毒的H2S气体,该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下列吸收装置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2)在将Fe2+氧化的过程中,需控制溶液温度不高于40℃,理由是________;
(3)得到K3[Fe(C2O4)3]溶液后,再想获得其晶体,常加入_____溶剂(填编号)
a. 冰水 b. 无水乙醇 c. 四氯化碳
(4)晶体中所含结晶水可通过重量分析法测定,主要步骤有:①称量,②置于烘箱中脱结晶水,③冷却,④称量,⑤重复②~④步,⑥计算。
步骤⑤也被称做________操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重量分析法测定时,步骤③未在干燥器中进行,那么测得的晶体中所含结晶水含量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6)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用重量分析法测定时,2.810g的晶体经操作最终获得了2.480g无水物,则此次测定的相对误差为____________。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不使用化学试剂,使用实验室常用仪器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一:加入足量的试剂A______(填写A的化学式)可将HCO3-离子转化为沉淀并称重。操作1、2、3、4的名称依次是溶解、_______、洗涤和_______;
(2)方法二:在操作1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中,除了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用到的是_____,在操作2中应选择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
(3)在方法二中计算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流程图中的数据m、V(HCl) 填写有关的表达式];
(4)在方法三中:根据所用的实验装置,除了称量试样质量外,还需测定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
(5)仔细分析方法三中的实验装置,若由此测得的数据来计算实验结果,则有可能偏高也有可能偏低,偏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偏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均文字简述);
(6)方法四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