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福建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41381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5/6/24

1.单选题(共10题)

1.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垂直于平面,则“”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下列函数为奇函数的是(   )
A.B.C.D.
3.
若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其导函数满足,则下列结论中一定错误的是( )
A.B.
C.D.
4.
已知,若点是所在平面内一点,且,则的最大值等于(   ).
A.B.C.D.
5.
 是函数 的两个不同的零点,且 这三个数可适当排序后成等差数列,也可适当排序后成等比数列,则 的值等于(    )
A.6B.7C.8D.9
6.
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的最小值等于()
A.B.C.D.2
7.
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在双曲线上,且,则等于()
A.11B.9C.5D.3
8.
为了解某社区居民的家庭年收入所年支出的关系,随机调查了该社区5户家庭,得到如下统计数据表:
收入(万元)
8.2
8.6
10.0
11.3
11.9
支出(万元)
6.2
7.5
8.0
8.5
9.8
 
根据上表可得回归直线方程,其中,据此估计,该社区一户收入为15万元家庭年支出为( )
A.11.4万元B.11.8万元C.12.0万元D.12.2万元
9.
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的结果为()
A.2B.1C.0D.
10.
若集合 ( 是虚数单位), ,则 等于   (   )
A.B.C.D.

2.填空题(共4题)

11.
若函数)的值域是,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2.
一个二元码是由0和1组成的数字串,其中称为第位码元,二元码是通信中常用的码,但在通信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码元错误(即码元由0变为1,或者由1变为0)
已知某种二元码的码元满足如下校验方程组:
其中运算定义为:
现已知一个这种二元码在通信过程中仅在第位发生码元错误后变成了1101101,那么利用上述校验方程组可判定等于
13.
如图,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函数,若在矩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等于  
14.
若锐角的面积为,且,则等于 .

3.解答题(共2题)

15.
已知函数的图象是由函数的图象经如下变换得到:先将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横坐标不变),再将所得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1)求函数的解析式,并求其图象的对称轴方程;
(2) 已知关于的方程内有两个不同的解.
(i)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ii)证明:.
16.
已知椭圆过点,且离心率.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直交椭圆两点,判断点与以线段为直径的圆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