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3906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6

1.单选题(共11题)

1.
已知,条件甲:;条件乙:,则甲是乙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已知命题,,则( )
A.B.
C.D.
3.
函数y=sin2x的图象可能是
A.B.
C.D.
4.
已知函数,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
5.
如图所示,在著名的汉诺塔问题中,有三根高度相同的柱子和一些大小及颜色各不相同的圆盘,三根柱子分别为起始柱、辅助柱及目标柱.已知起始柱上套有个圆盘,较大的圆盘都在较小的圆盘下面.现把圆盘从起始柱全部移到目标柱上,规则如下: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且每次移动后,每根柱上较大的圆盘不能放在较小的圆盘上面,规定一个圆盘从任一根柱上移动到另一根柱上为一次移动.若将个圆盘从起始柱移动到目标柱上最少需要移动的次数记为,则(  )
A.33B.31C.17D.15
6.
已知,则的最小值为( )
A.B.C.5D.9
7.
已知为常数,圆过圆内一点的动直线与圆交于两点,当最小时,直线的方程为,则的值为( )
A.2B.3C.4D.5
8.
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B.C.D.
9.
设某大学的女生体重y(单位:kg)与身高x(单位:cm)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根据一组样本数据(xi,yi)(i=1,2,…,n),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回归方程为=0.85x-85.71,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y与x具有正的线性相关关系
B.回归直线过样本点的中心(
C.若该大学某女生身高增加1cm,则其体重约增加0.85kg
D.若该大学某女生身高为170cm,则可断定其体重比为58.79kg
10.
执行下边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出的值为1,则输入的值为(  )
A.0B.C.0或D.0或1
11.
若复数满足,则的虚部为(  )
A.5B.C.D.-5

2.选择题(共1题)

12.

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

3.填空题(共3题)

13.
已知,则的最小值为_____.
14.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
15.
曲线为参数)上的任意一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为______.

4.解答题(共4题)

16.
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高,且,求的取值范围.
17.
椭圆的离心率为,其右焦点到点的距离为,过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求最大值.
18.
2018年为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某事业单位共有职工600人,其年龄与人数分布表如下:
年龄段




人数(单位:人)
180
180
160
80
 
约定:此单位45岁~59岁为中年人,其余为青年人,现按照分层抽样抽取30人作为全市庆祝晚会的观众.
(1)抽出的青年观众与中年观众分别为多少人?
(2)若所抽取出的青年观众与中年观众中分别有12人和5人不热衷关心民生大事,其余人热衷关心民生大事.完成下列列联表,并回答能否有的把握认为年龄层与热衷关心民生大事有关?
 
热衷关心民生大事
不热衷关心民生大事
总计
青年
 
12
 
中年
 
5
 
总计
 
 
30
 
(3)若从热衷关心民生大事的青年观众(其中1人擅长歌舞,3人擅长乐器)中,随机抽取2人上台表演节目,则抽出的2人能胜任才艺表演的概率是多少?

0.100
0.050
0.025
0.010
0.001

2.706
3.841
5.024
6.635
10.828
 
.
19.
“工资条里显红利,个税新政人民心”,随着2019年新年钟声的敲响,我国自1980年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个人所得税(简称个税)改革迎来了全面实施的阶段,某从业者为了解自己在个税新政下能享受多少税收红利,绘制了他在26岁~35岁(2009年~2018年)之间各月的月平均收入(单位:千元)的散点图:

(1)由散点图知,可用回归模型拟合的关系,试根据有关数据建立关于的回归方程;
(2)如果该从业者在个税新政下的专项附加扣除为3000元/月,试利用(1)的结果,将月平均收入为月收入,根据新旧个税政策,估计他36岁时每个月少缴交的个人所得税.
附注:
参考数据,,其中;取
参考公式:回归方程中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
新旧个税政策下每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计算方法及税率表如下:
 
旧个税税率表(个税起征点3500元)
新个税税率表(个税起征点5000元)
税缴级数
每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
=收入-个税起征点
税率
(%)
每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
=收入一个税起征点-专项附加扣除
税率
(%)
1
不超过1500元的部分
3
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5
超过35000元155000元的部分
30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