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4.
我国古代名著《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意思为:一尺的木棍,每天截取一半,永远都截不完.现将该木棍依此规律截取,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功能就是计算截取20天后所剩木棍的长度(单位:尺),则①②③处可分别填入的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2.选择题- (共1题)
3.填空题- (共4题)
7.
如图所示,有三根针和套在一根针上的
个金属片,按下列规则,把金属片从一根针上全部移到另一根针上.
(1)每次只能移动一个金属片;
(2)在每次移动过程中,每根针上较大的金属片不能放在较小的金属片上面.
将
个金属片从1号针移到3号针最少需要移动的次数记为
,则
__________ .

(1)每次只能移动一个金属片;
(2)在每次移动过程中,每根针上较大的金属片不能放在较小的金属片上面.
将




9.
已知抛物线
焦点为
,经过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
,点
,
在抛物线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
,
,以下四个结论:①
,②
,③
,④
的中点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的最小值为2.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 | B.2 | C.3 | D.4 |
4.解答题- (共4题)
13.
已知点
,
的坐标分别为
,
,三角形
的两条边
,
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是
。
(I)求点
的轨迹方程:
(II)设直线
方程为
,直线
方程为
,直线
交
于
点,点
,
关于
轴对称,直线
与
轴相交于点
。若
面积为
,求
的值。








(I)求点

(II)设直线
















14.
某市对高二学生的期末理科数学测试的数据统计显示,全市10000名学生的成绩服从正态分布
,现从甲校100分以上(含100分)的200份试卷中用系统抽样中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了20份试卷来分析(试卷编号为001,002,…,200)统计如下:
注:表中试卷编
(1)写出表中试卷得分为144分的试卷编号(写出具体数据即可);
(2)该市又从乙校中也用与甲校同样的抽样方法抽取了20份试卷,将甲乙两校这40份试卷的得分制作了茎叶图(如图)在甲、乙两校这40份学生的试卷中,从成绩在140分以上(含140分)的学生中任意抽取3人,该3人在全市排名前15名的人数记为
,求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和期望.

附:若随机变量
服从正态分布
,则
,
,
.

试卷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试卷得分 | 109 | 118 | 112 | 114 | 126 | 128 | 127 | 124 | 126 | 120 |
试卷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试卷得分 | 135 | 138 | 135 | 137 | 135 | 139 | 142 | 144 | 148 | 150 |
注:表中试卷编

(1)写出表中试卷得分为144分的试卷编号(写出具体数据即可);
(2)该市又从乙校中也用与甲校同样的抽样方法抽取了20份试卷,将甲乙两校这40份试卷的得分制作了茎叶图(如图)在甲、乙两校这40份学生的试卷中,从成绩在140分以上(含140分)的学生中任意抽取3人,该3人在全市排名前15名的人数记为



附:若随机变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