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8373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7

1.单选题(共5题)

1.
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A.B.C.D.
2.
如图,△ABC≌△DCB,若∠A=80°,∠ACB=40°,则∠ACD 等于(   )
A.80°B.60°C.40°D.20°
3.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BC边上的高,点E是AC边的中点,点P是AD上的一个动点,当PC+PE最小时,∠CPE的度数是(    )
A.30°B.45°C.60°D.70°
4.
下列多边形中,内角和为720°的图形是(  )
A.B.C.D.
5.
如图,把矩形 ABCD 沿 EF 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   )
A.110°B.115°C.65°D.130°

2.填空题(共6题)

6.
多项式(mx+8)(2-3x)展开后不含 x 的一次项,则 m=_____.
7.
如果 x²-nx+16 是完全平方式,则 n 的值是_____.
8.
,则 =_____.
9.
如图,在△ABC 中,AC=9cm,DE 垂直平分 AB,△BDC 的周长为 16cm,则 BC=_____cm.
10.
如图,在△ABC 中,AB=AC,∠BAD=20°,且 AE=AD,则∠CDE=_____.
11.
如图,在△ABC 中,AD⊥BC,AB=6,∠B=60°,若 DC=3BD,则 DC=_____.

3.解答题(共7题)

12.
计算:
(1)
(2) 
13.
先化简,再求值:(2x-1)²+(x+2)(x-2)-4x(x-1),其中 x=
14.
阅读下列材料
在因式分解中,把多项式中某些部分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新的字母代替(即换元),不仅可以简化要分解的多项式的结构,而且能使式子的特点更加明显,使于观察如何进行因式分解我们把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称为“换元 法”.下面是小涵同学用换元法对多项式(x²+4x+1)(x²+4x+7)+9 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
解:设 x²+4x=y
原式=(y+1)(y+7)+9 (第一步)
=y²+8y+16   (第二步)
=(y+4)²   (第三步)
=(x²+4x+4)²   (第四步)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涵同学的解法中,第二步到第三步运用了因式分解的    .
A.提取公因式法B.平方差公式法C.完全平方公式法
(2)老师说,小涵同学因式分解的结果不彻底,请你写出该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    .
(3)请你用换元法对多项式(x²-2x)(x²-2x+2)+1 进行因式分解
(4)当 x=    时,多项式(x²-2x)(x²-2x+2)-1 存在最    值(填“大”或“小”).请你求出这个最值
15.
因式分解:
(1)2x²-8
(2)x³y-10x²y+25xy
16.
如图,点B、F、C、E在直线上(F、C之间不能直接测量),点A、D在异侧,AB∥DE,测得AB=DE,∠A=∠D。

(1)求证:
(2)若BE=10m,BF=3m,求FC的长度。
17.
已知:如图,点 E 是△ABC 外角∠CAF 平分线上的一点
(1)比大小:BE+EC    AB+AC(填“>”、“<”或“=”)
(2)证明(1)中的结论
18.
已知 C 是线段 AB 垂直平分线 m 上一动点,连接 AC,以 AC 为边作等边△ACD,点 D 在直线 AB 的上方,连接 DB 与直线 m 交于点 E,连接 BC
(1)如图 1,点 C 在线段 AB 上
①根据题意补全图 1;
②求证:∠EAC=∠EDC;
(2)如图 2,点 C 在直线 AB 的上方,0°<∠CAB<30°,用等式表示线段 BE、CE、D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填空题:(6道)

    解答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