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2.填空题- (共6题)
3.解答题- (共6题)
1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
x+
和直线l2:y=﹣
x+b相交于y轴上的点B,且分别交x轴于点A和点C.
(1)求△ABC的面积;
(2)点E坐标为(5,0),点F为直线l1上一个动点,点P为y轴上一个动点,求当EF+CF最小时,点F的坐标,并求出此时PF+
OP的最小值;
(3)将△OBC沿直线l1平移,平移后记为△O1B1C1,直线O1B1交l2于点M,直线B1C1交x轴于点N,当△B1MN为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C1的横坐标.



(1)求△ABC的面积;
(2)点E坐标为(5,0),点F为直线l1上一个动点,点P为y轴上一个动点,求当EF+CF最小时,点F的坐标,并求出此时PF+

(3)将△OBC沿直线l1平移,平移后记为△O1B1C1,直线O1B1交l2于点M,直线B1C1交x轴于点N,当△B1MN为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C1的横坐标.

16.
如图1,某物流公司恰好位于连接A,B两地的一条公路旁的C处.某一天,该公司同时派出甲.乙两辆货车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其中,甲车从公司出发直达B地;乙车从公司出发开往A地,并在A地用1h配货,然后掉头按原速度开往B地.图2是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S(km)与他们出发后的时间x(h)之间函数关系的部分图象.

(1)由图象可知,甲车速度为 km/h;乙车速度为 km/h.
(2)已知最终乙车比甲车早到B地0.5h,求甲车出发1.5h后直至到达B地的过程中,S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x的取值范围,并在图2中补全函数图象.

(1)由图象可知,甲车速度为 km/h;乙车速度为 km/h.
(2)已知最终乙车比甲车早到B地0.5h,求甲车出发1.5h后直至到达B地的过程中,S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x的取值范围,并在图2中补全函数图象.
17.
某校八年级甲、乙两班各有学生50人,为了了解这两个学生身体素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査,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
(1)收集数据
从甲、乙两个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测试成绩(百分制)如下:
甲班:65,75,75,80,60,50,75,90,85,65
乙班:90,55,80,70,55,70,95,80,65,70
(2)整理描述数据
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
在表中:m= ,n= ;
(3)分析数据
①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表所示:
在表中:x= ,y= ;
②若规定测试成绩在80分(含80分)以上的学生身体素质为优秀,请估计乙班50名学生中身体素质为优秀的学生有 人.
(1)收集数据
从甲、乙两个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测试成绩(百分制)如下:
甲班:65,75,75,80,60,50,75,90,85,65
乙班:90,55,80,70,55,70,95,80,65,70
(2)整理描述数据
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
成绩x人数班级 | 50≤x<60 | 60≤x<70 | 70≤x<80 | 80≤x<90 | 90≤x<100 |
甲班 | 1 | 3 | 3 | 2 | 1 |
乙班 | 2 | 1 | m | 2 | n |
在表中:m= ,n= ;
(3)分析数据
①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表所示:
班级 | 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 |
甲班 | 75 | x | 75 |
乙班 | 72 | 70 | y |
在表中:x= ,y= ;
②若规定测试成绩在80分(含80分)以上的学生身体素质为优秀,请估计乙班50名学生中身体素质为优秀的学生有 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填空题:(6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