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7.
幻方的历史很悠久,最早记录可追溯到公元前2200年的“洛书”.如图是中国古代“洛书”的一部分,把“洛书”用今天的数学符号翻译出来(这里是指数出圈数和点数,用数字表示出来)就是一个三阶幻方(注:每行、每列或对角线上的三个数字之和都相等).则右上角的“?”代表的数是( )


A.7 | B.6 | C.2 | D.1 |
2.填空题- (共5题)
9.
某经销商销售一种小米,以
为标准质检部门抽检10袋小米的质量与标准质量的差值情况如下表所示:(比
多和少的小米质量分别记为正和负)
则这10袋小米的平均质量为______
.


袋数(袋) | 2 | 2 | 3 | 3 |
差值(![]() | -1 | -2 | 0 | +5 |
则这10袋小米的平均质量为______

10.
山西晚报讯7月22日,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8357.65亿元,同比增长
,超过全国0.9个百分点.数据8357.65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元.

11.
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正负术”的注文中指出,可将算筹(小棍形状的记数工具)正放表示正数,斜放表示负数.如图,根据刘徽的这种表示法,观察图①,可推算图②表示的数值为______.

3.解答题- (共7题)
16.
运算律是通过对一些等式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而抽象、概括出来的运算规律.应用运算律,通常可以使运算简便,如图,是老师讲解的两个例题:

请你参考黑板中老师的讲解,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
(1)
;
(2)
.

请你参考黑板中老师的讲解,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
(1)

(2)

17.
某学校组织七、八年级全体同学参观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城).七年级租用45座大巴车
辆,55座大巴车
辆;八年级租用30座中巴车
辆,55座大巴车
辆.当每辆车恰好坐满时:

(1)用含有
,
的代数式分别表示七、八年级各有学生数.
(2)用含有
,
的代数式表示七、八年级共有多少学生?
(3)当
,
时,该学校七、八年级共有多少学生?





(1)用含有


(2)用含有


(3)当


18.
观察理解,并解决问题.
问题情境:如图所示,用一些相同的小正方形,拼在一起,排成如下的一些大正方形:

问题解决:(1)完成下表:
(2)根据图形规律推测:
______(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3)像(1),(2)这样,根据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具有的这种性质的推理,叫做归纳推理.对于科学的发现,归纳推理是十分有用的,通过观察、实验,对有限个对象的性质作归纳整理,提出对某类事物带有规律性的猜测,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请观察下列等式的规律:第一个等式:
;第二个等式:
;第三个等式:
;…猜想并直接写出第
个等式.(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问题情境:如图所示,用一些相同的小正方形,拼在一起,排成如下的一些大正方形:

问题解决:(1)完成下表:
图序号 | 1 | 2 | 3 | 4 | … | ![]() |
每一行小正方形的个数 | 1 | 2 | 3 | ______ | … | ______ |
阴影小正方形的个数 | 1 | 3 | 5 | ______ | … | ______ |
(2)根据图形规律推测:


(3)像(1),(2)这样,根据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具有的这种性质的推理,叫做归纳推理.对于科学的发现,归纳推理是十分有用的,通过观察、实验,对有限个对象的性质作归纳整理,提出对某类事物带有规律性的猜测,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请观察下列等式的规律:第一个等式:





20.
综合与探究
阅读理解:数轴是学习有理数的一种重要工具,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这样能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一些问题.例如,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较大数与较小数的差来表示.例如:
在数轴上,有理数3与1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
在数轴上,有理数3与-2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
在数轴上,有理数-3与-2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
解决问题:如图所示,已知点
表示的数为-3,点
表示的数为-1,点
表示的数为2.

(1)点
和点
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2)若数轴上动点
表示的数为
,当
时,点
和点
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______;当
时,点
和点
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______.
(3)若数轴上动点
表示的数为
,点
在点
和点
之间,点
和点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点
和点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求
(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并进行化简)
(4)若数轴上动点
表示的数为-2,将点
向右移动19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3个单位长度终点为
,那么
,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阅读理解:数轴是学习有理数的一种重要工具,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这样能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一些问题.例如,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较大数与较小数的差来表示.例如:
在数轴上,有理数3与1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在数轴上,有理数3与-2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在数轴上,有理数-3与-2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解决问题:如图所示,已知点




(1)点


(2)若数轴上动点








(3)若数轴上动点













(4)若数轴上动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填空题:(5道)
解答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