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下图为过滤装置,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b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b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1)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2)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100g的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物质是 ;
(4)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序号);
①升高温度 ②加溶质硝酸钾 ③加水 ④恒温蒸发水
(5)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 的方法提纯,对上述提纯后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8 | 36.0 | 36.3 | 36.6 | 37 | 37.3 | 37.8 |
碳酸钠 | 12.2 | 21.8 | 39.7 | 53.2 | | | | |
硝酸钾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2)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100g的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物质是 ;
(4)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序号);
①升高温度 ②加溶质硝酸钾 ③加水 ④恒温蒸发水
(5)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 的方法提纯,对上述提纯后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剩余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
B.剩余溶液一定是氯化钠不饱和溶液 |
C.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
D.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硝酸钾 |
2.选择题- (共16题)
7.
硫酸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B.点A对应的硫酸锌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
C.点B对应的硫酸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能达到饱和 |
D.40℃时,硫酸锌的溶解度为41g |
8.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不一定都是混合物 |
B.将100g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5g固体,则氯化钾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25g |
C.常温下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加热到50℃,会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
D.从25%的硫酸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溶液的质量分数仍为25% |
10.
如图所示的甲图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摩擦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 )


A.2.8×103kg/m3 | B.2.3×103kg/m3 | C.0.6×103kg/m3 | D.3.2×103kg/m3 |
11.
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B.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
C.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氢原子和氧原子 |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12.
如图,将同一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立在液体中,如果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


A.F甲=F乙ρ甲>ρ乙 |
B.F甲=F乙ρ甲<ρ乙 |
C.F甲<F乙ρ甲<ρ乙 |
D.F甲<F乙ρ甲>ρ乙 |
13.
在探究浮力问题时,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则实验中F1、F2、F3、F4的关系式是( )


A.F1=F2=F3=F4 | B.F1 – F2 = F4 – F3 |
C.F1=F2,F3=F4 | D.F1 – F3 = F4 – F2 |
15.
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先下沉然后上浮 |
B.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
C.先上浮然后下沉 |
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
16.
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 |
B.乒乓球和玻璃球均浸在水中,则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 |
C.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物体的重力要变小 |
D.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铁球所受浮力不变 |
18.
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和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
B.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 |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
19.
日前,我省嘉兴市正式成为全国首批16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海绵城市是指降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海绵城市要求的是( )
A.植树种草,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
B.疏浚河道、沟渠,建设并保护湿地 |
C.采用透水材料铺装城市的绿道、广场 |
D.大量建设水泥道路,改善城市交通 |
3.填空题- (共5题)
20.
(1)已知:水的密度为1.0g/mL.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2.5g,需要量取水 ml;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21.
将一小物块A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72g的水溢出;再将
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64g的酒精溢出.则A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A的体积是_________cm3,A的密度是______g/cm3。
(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64g的酒精溢出.则A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A的体积是_________cm3,A的密度是______g/cm3。
(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