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材料一)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材料二)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材料三)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这是利用了它的___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若某地全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
A.30% B.40% C.50% D.60%
(4)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____);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________℃

(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将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汽车防冻液
(材料一)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材料二)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材料三)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这是利用了它的___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若某地全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
A.30% B.40% C.50% D.60%
(4)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____);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________℃

(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将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
有一空瓶质量为1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60g,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70g,求:
(1)瓶子的容积。
(2)该液体的密度。
(3)若往装满水的上述瓶子中加入一个质量为79g的铁球,球沉入底部,一部分水溢出,测得此时的杯子(包括剩余水和球)总质量为119g,则该球是否实心?若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为多大?(已知ρ铁=7.9×103kg/m3)
(1)瓶子的容积。
(2)该液体的密度。
(3)若往装满水的上述瓶子中加入一个质量为79g的铁球,球沉入底部,一部分水溢出,测得此时的杯子(包括剩余水和球)总质量为119g,则该球是否实心?若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为多大?(已知ρ铁=7.9×103kg/m3)
2.选择题- (共19题)
4.
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7℃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测得的结果是()
A.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 |
B.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7℃ |
C.体温计的示数降到0℃以下,无法读数 |
D.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易损坏 |
5.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2℃,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102℃,现测得室内气温为25℃,那么室内实际的气温是()
A.23℃ | B.25℃ | C.27℃ | D.29℃ |
6.
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火柴,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
B.为了节约药品,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
C.为了加热液体,用酒精灯直接给装有液体的烧杯加热 |
D.为了得到80g的水,用100ml的量筒进行量取 |
7.
某同学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36.2毫米、36.3毫米、36.1毫米、36.3毫米。则他的测量结果应写为( )
A.36.2毫米 | B.36.22毫米 |
C.36.225毫米 | D.36.3毫米 |
12.
以下关于观察植物细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错误的是()
A.观察时若细胞有严重的重叠现象,则可以重新撕几次,挑选较薄的表皮重新装片进行实验。 |
B.观察时若细胞结构不太清楚,可以加滴红墨水,使结构更清晰。 |
C.观察时出现黑色圆圈时,可以换高倍物镜或目镜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
D.观察时若视野太暗,可重新按正确方法调整显微镜的反光镜和通光孔。 |
13.
以下关于生物体蜗牛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外形,发现蜗牛有口、足、触角、壳、眼等部分。 |
B.蜗牛爬行时,两对触角充分展开,慢慢地活动,其作用是起触觉作用,也起听觉作用。 |
C.在蜗牛前方3cm处放上蘸有酒精的棉花,蜗牛向远离酒精的方向爬行,这说明蜗牛有嗅觉。 |
D.蜗牛是生物,所以它能生长、繁殖、能对环境中的刺激做出反应。 |
15.
如图所示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P可以表示在陆地上产卵 |
B.Q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
C.E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
D.F可以表示生物体结构层次具有系统 |
17.
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第10分钟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分钟 |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
18.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的过程主要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
B.气体的收集方法只取决于所收集气体的密度、水溶性等物理性质 |
C.将少量自来水置于烧杯中自然晾干后杯底有白色固体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
D.钨丝通电后能发光发热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
21.
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由魏格纳创建的
②板块构造学说已经得到了大量的证据证明,是最正确的地球构造理论
③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
④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⑤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由魏格纳创建的
②板块构造学说已经得到了大量的证据证明,是最正确的地球构造理论
③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
④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⑤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⑤ |
3.填空题- (共12题)
22.
科学要研究各种_ ,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_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同学动手做了一个小实验:在一个塑料饮料瓶内倒入少量热水,摇晃后倒出热水并立即拧紧瓶盖。过了一会儿,你看到的现象是_ ,原因是_ 。
23.
以下是某同学开展探究活动的几个步骤,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①小明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了很久。②他想这是什么生物呢?③于是取出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④原来是草履虫。以上叙述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_ ,属于进行实验的是_ 。
24.
有①镊子、②烧杯、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药匙、⑥燃烧匙、⑦坩埚、⑧10ml量筒、⑨100ml量筒、⑩托盘天平等仪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最必要的仪器(填写相应的序号)。
(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 。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 。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_ 。
(4)量取8ml的水用_ 。
(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 。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 。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_ 。
(4)量取8ml的水用_ 。
25.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等液体________的特性制成的。把手指浸入到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也不热,则用液体温度计测量出的这杯水的温度大约为________。把以上液体温度计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一段时间后,取出读得温度是-11.5℃,这个温度读作________。
26.
为了较准确地测出一金属丝的直径,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由图可知,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毫米。若在数匝数时多数了2匝,则测量值将偏________;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将偏________。

27.
将下列名词依照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进行分类(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肺、企鹅、分生组织、胃、桃树、细菌、草履虫、茎、动物皮肤的表皮、人体全身的骨骼与肌肉。
属于细胞的是:_ ;属于组织的是:_ ;属于器官的是:_ ;属于系统的是:_ ;属于个体的是:_ 。
属于细胞的是:_ ;属于组织的是:_ ;属于器官的是:_ ;属于系统的是:_ ;属于个体的是:_ 。
29.
如图所示是皮肤的结构。皮肤由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在人的皮肤结构中,四大基本组织是怎样分布的?

(1)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表皮主要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_ 组织构成。
(2)真皮内有许多血管、汗腺以及触觉小体、毛囊、立毛肌、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等、触觉小体、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能感受外界给予皮肤的触碰、挤压、冷和热等刺激。它们主要是由_ 组织构成。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属于_ 组织。当人体遇到寒冷或某些刺激时,汗毛会竖起来,这是立毛肌在起作用,立毛肌主要由_ 组织构成。
(3)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能缓冲撞击,储藏能量。

(1)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表皮主要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_ 组织构成。
(2)真皮内有许多血管、汗腺以及触觉小体、毛囊、立毛肌、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等、触觉小体、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能感受外界给予皮肤的触碰、挤压、冷和热等刺激。它们主要是由_ 组织构成。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属于_ 组织。当人体遇到寒冷或某些刺激时,汗毛会竖起来,这是立毛肌在起作用,立毛肌主要由_ 组织构成。
(3)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能缓冲撞击,储藏能量。
30.
某同学在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1)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

(2)当载玻片刚放上时,需把显微镜的镜筒下降,靠近物镜。此时,你的眼睛应注视显微镜的 。
(3)用显微镜观察一个写有字母的玻片,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要把字母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 )移动。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②视野中显示的字母“d”,则可判断玻片标本上的字母是( )。
A.d B.p C.q D.b
(4)如图所示有A、B、C、D、E、F六种镜头,在观察时,要使看到的物像最小,则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5)若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是细胞质流动方向(图中箭头),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_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1)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

(2)当载玻片刚放上时,需把显微镜的镜筒下降,靠近物镜。此时,你的眼睛应注视显微镜的 。
(3)用显微镜观察一个写有字母的玻片,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要把字母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 )移动。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②视野中显示的字母“d”,则可判断玻片标本上的字母是( )。
A.d B.p C.q D.b
(4)如图所示有A、B、C、D、E、F六种镜头,在观察时,要使看到的物像最小,则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5)若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是细胞质流动方向(图中箭头),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_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31.
五泄风景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72峰、36坪、25崖、10石、5瀑、3谷、2溪、1湖,为五泄构成了天然的山水画卷。景区内生态环境一流,青山绿水,生物种类繁多。
(1)夏天,景区与城区相比气温要低,这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_。
(2)景区断崖上的岩石有明显的层状结构,根据岩石的成因分类,这些岩石属于(_____)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3)景区内,一些未开发地区有滑坡和泥石流的痕迹。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的自救方法,错误的是(_____)
A.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
B.山区扎营,应选择在避风的谷底
C.要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跑
(4)小敏同学在景区捡到一块体积较大的鹅卵石,为了测量鹅卵石的密度,先测得鹅卵石的质量是172.3g,再进行如下图实验:鹅卵石的体积是________cm3;则计算得到鹅卵石的密度是________g/cm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第(4)小题实验中从图A→图B→图C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1)夏天,景区与城区相比气温要低,这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_。
(2)景区断崖上的岩石有明显的层状结构,根据岩石的成因分类,这些岩石属于(_____)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3)景区内,一些未开发地区有滑坡和泥石流的痕迹。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的自救方法,错误的是(_____)
A.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
B.山区扎营,应选择在避风的谷底
C.要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跑
A.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

(5)第(4)小题实验中从图A→图B→图C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