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检测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44354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4

1.选择题(共20题)

1.
现有一杯水和一杯酒精,用以下四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其中不能用来区别两者的实验组合是(  )
A.B.C.D.
2.
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
3.
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①蒸发水分    ②加入熟石灰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
4.
利用水电解器电解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或解释不合理的是( )
A.正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正极玻璃管与负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负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被点燃时有淡蓝色火焰
D.电解前可向水中滴入少量稀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5.
下列过滤操作不正确的是()
A.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处
B.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多余部分要剪去,并用水润湿贴紧,不留气泡
C.过滤时将液体沿玻璃棒注入过滤器,并使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6.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
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
D.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7.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100克,若要使其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则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氯化钠10克B.将溶液中的水蒸发掉一半
C.加入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D.把水蒸发掉50克
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溶解的过程就是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中的过程
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分子的运动速率
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
9.
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中溶液都为不饱和溶液B.②③中都含有未溶解的固体
C.①②③中溶液的质量相等D.③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10.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10 mL(密度为1.84g·mL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
A.180 mLB.170 mLC.162 mLD.88 mL
11.
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并作出判断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将硝酸钾和水的混合物分离不可以用降温结晶法
B.某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液组成不变
C.恒温蒸发某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过滤后的滤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不相同
D.固体的溶解性跟溶剂和溶质的性质有关,固体溶解度大小也只与这些因素有关
12.
如图所示,在室温下,广口瓶中盛有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瓶底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木块漂浮在硝酸钾溶液中。当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木块上浮B.硝酸钾溶液温度上升
C.U形管的左侧液面下降D.瓶底的硝酸钾固体增多
13.
在配制5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时,小刚配得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
A.称量氯化钠时把砝码放在天平左边的托盘上
B.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读数
C.天平左边的托盘上垫纸片而右边的托盘上没有垫等质量的纸片
D.烧杯洗净后没晾干就用来溶解氯化钠
14.
下列有关电解水和海水淡化的说法,合理的是( )
A.电解水和海水淡化过程中,水分子均发生了变化
B.图中①②③所示气体,依次为氧气、氢气和水蒸气
C.从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15.
高氯酸钾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20℃时,将2 g高氯酸钾溶解于98 g水可配制2%的溶液
C.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
D.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
16.
如图,A、B是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当同时将它们的绳子剪断后,在木块上浮未露出水面和铁块下沉未着底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所受的浮力增大,铁块所受的浮力减小
B.木块所受的浮力减小,铁块所受的浮力增大
C.木块所受的浮力增大,铁块所受的浮力不变
D.木块所受的浮力不变,铁块所受的浮力也不变
17.
将一方形木块(体积为V)放于水中,再将一方形冰块(体积为V)放于木块上,静止时水面正好和木、冰交界面共面(如图),已知水、冰、木密度之比为10∶9∶8,则VV为(说明:图中冰块、木块大小不具暗示意义)( )
A.9∶8B.8∶9C.1∶8D.2∶9
18.
一个鱼缸注满水,另一个注满水的相同鱼缸中浮有一只“小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浮在鱼缸中的“小船”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把两个鱼缸分别放在台秤上,台秤的示数相同
C.往鱼缸中加一些盐,“小船”受到的浮力增大
D.有“小船”的鱼缸底受到的水的压强较大
19.
如图所示,甲图台秤上放一只装满水的溢水杯,乙图台秤上放一只未装满水的烧杯。现将一手指浸入水中,手指与容器底、壁均不接触,在手指浸入水的过程中,两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甲变小,乙变大B.甲变大,乙不变
C.甲变小,乙不变D.甲不变,乙变大
20.
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100g的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1 N
B.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
C.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g
D.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cm3

2.填空题(共8题)

21.
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4%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一: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
(1)所需的氢氧化钠质量为_________g;
(2)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 g/cm3),应选择的量筒的规格是______mL(填“10”“100”或“250”)。
实验二:水的电解实验
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已知氢氧化钠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只起到增强水的导电性作用。
(3)开始反应前a、b两管内都充满溶液,关闭活塞,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两管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则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4)若实验中用4%的氢氧化钠溶液100 g,通电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为6.25%,则分解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22.
小红家有25℃某浓度的氯化钾溶液20kg,为了确定该氯化钾溶液的浓度,小红取出80克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下列数据:
蒸发水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冷却到25℃时析出氯化钾的质量/g
0
0
0
2.6
6.2
 
(1)蒸发50克水后,剩余溶液有多少克?它是饱和溶液吗?其中还含有氯化钾多少克?__
(2)原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
(3)小红家的氯化钾溶液中有多少克溶质?__
23.
某同学在探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B试管内是硝酸钾的_______溶液,C试管内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由实验可知,把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可用_________的方法,并可推测,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用_________的方法。
(2)由图乙可知,要使食盐饱和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可用________的方法。
24.
请用溶液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芳往新鲜冬瓜内加入饱和食盐水(冬瓜会失水),经过一天后将冬瓜中的食盐水倒出,在相同温度下发现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食盐水是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如表是氯化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将50克氯化钾加入到100克40℃的水中,最多可形成的溶液质量为__g。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25.
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B、C三个步骤。

(1)A中的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B步骤称为_________。
(3)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②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③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26.
金属块重10 N,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它全部浸在水中(金属块不接触盛水容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8 N,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___N。如金属块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该___N。如果把金属块全部浸没在酒精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___N。(ρ酒精=0.8×103 kg/m3)
27.
已知木块A的体积为1×10-3m3,重力为6 N,与固定在容器底部的轻质弹簧相连,如图甲,现向图甲容器中缓慢注水,直至木块A完全浸没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乙。

(1)在向容器中注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逐渐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木块完全浸没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对木块的拉力为__N。
28.
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其中海陆之间的循环包括:①___;②___;③陆上降水;④地表、地下径流。过程①需要___热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