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图所示,在室温下,广口瓶中盛有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瓶底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木块漂浮在硝酸钾溶液中。当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木块上浮
B.硝酸钾溶液温度上升
C.U形管的左侧液面下降
D.瓶底的硝酸钾固体增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9-24 10:44: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 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提示: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同类题2
NH
4
NO
3
是常用的化肥,但在化肥生产和使用中,伴随着能源耗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利用生物固氮、雷电固氮等作用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请回答:
(1)能用水鉴别 NH
4
NO
3
、NaOH 和 NaCl 三种固体的原理是________ 。
(2)NH
4
NO
3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
(3)资料显示一公顷林地平均每年固定氮元素的质量约为 100 千克。这些氮元素如果从NH
4
NO
3
中获得,则需要施加多少千克 NH
4
NO
3
?(精确到 0.1 千克) _______
同类题3
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
2
℃下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
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
2
℃降至t
1
℃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向烧杯的水中加氢氧化钠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向烧杯的水加硝酸铵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同类题4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放、吸热情况。操作步骤为: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静置、测温;③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得到了如下数据: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Na
2
CO
3
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B.NaHCO
3
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C.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
D.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会降低
同类题5
用括号内的物质
不能
区分的一组是( )
A.NaCl、NaOH、NH
4
NO
3
三种固体(水)
B.K
2
CO
3
、Na
2
SO
4
、BaCl
2
三种溶液(稀硫酸)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稀盐酸)
D.NaOH、NaCl、Na
2
SO
4
三种溶液(酚酞)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