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5题)
1.
某人自从患上了糖尿病后就一直依靠肌肉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稳定。分析并回答问题:

(1)此患者在进行肌肉注射时,肌肉会出现不自主地颤栗,而后感觉到疼痛。“颤栗”是一种反射活动,图甲是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用图甲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完成此反射活动的途径:_____ ;此患者后来感觉到疼痛,这一现象说明脊髓具有_____ 功能。
(2)图乙为此患者(未注射胰岛素)和正常人摄入葡萄糖溶液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表示此患者的曲线是_____ (选填“A”或“B”)。
(3)如果在此患者摄入葡萄糖溶液1h后,给其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在图中绘出其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_____ (用虚线表示出大致趋势即可)。

(1)此患者在进行肌肉注射时,肌肉会出现不自主地颤栗,而后感觉到疼痛。“颤栗”是一种反射活动,图甲是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用图甲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完成此反射活动的途径:
(2)图乙为此患者(未注射胰岛素)和正常人摄入葡萄糖溶液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表示此患者的曲线是
(3)如果在此患者摄入葡萄糖溶液1h后,给其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在图中绘出其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
2.
实验室用足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来制取CO2为了分析反应后滤液的成分,取100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测得滴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1)通过计算求出图中m的大小___________
(2)随着滴加Na2CO3溶液质量的增加,烧杯中溶液的pH也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结合图像判断:b→c段烧杯中溶液pH如何变化?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通过计算求出图中m的大小___________
(2)随着滴加Na2CO3溶液质量的增加,烧杯中溶液的pH也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结合图像判断:b→c段烧杯中溶液pH如何变化?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称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放入大试管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实验测得固体混合物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反应中产生的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

(1)反应中产生的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
4.
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80cm2、质量为400g的圆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液体,弹簧测力计悬挂底面积为40cm2、高为8cm的圆柱体,从液面逐渐浸入直到浸没,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g=10N/kg求:

(1)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是多少?
(2)筒内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圆柱体浸没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1)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是多少?
(2)筒内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圆柱体浸没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5.
如图所示,一气球与所挂物体的总质量为5m,气球所受浮力始终保持40N不变,气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即f=kv(k为常数),此时气球以2m/s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减少所挂物体,使气球与剩余物体的总质量变为3m,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恰好以2m/s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浮力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10N/kg)

(1)画出气球与所挂物体以2m/s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2)计算出m的大小。
(3)若去掉所挂的所有物体,气球的质量为m,则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1)画出气球与所挂物体以2m/s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2)计算出m的大小。
(3)若去掉所挂的所有物体,气球的质量为m,则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选择题- (共20题)
6.
“等效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等都是在物理、化学问题中常常用到等科学方法.下列实例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
A.研究电流时,从分析水流的形成来分析电流的形成 |
B.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
C.在探究水的组成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
D.研究光的现象时,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
7.
图甲为小乐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图乙为使用显微镜观察该装片所看到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部分操作,正确顺序是①③②④ |
B.图甲操作②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清水 |
C.若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处理,则观察时应适当调暗视野 |
D.欲将图乙中的细胞a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
10.
下列各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甲表示向一定量硫酸铜和硫酸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B.乙表示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C.丙表示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双氧水 |
D.丁表示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
11.
家庭配置波尔多液的过程:①在塑料容器里加入1克胆矾(CuSO4•5H2O)再加水约90毫升,制成硫酸铜溶液;②在相同的另一容器里加入1克生石灰和少量的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熟石灰,再加水10毫升,配成石灰乳;③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制成波尔多液。实验中的现象或变化不合理的是
A.①中出现的现象是白色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
B.②中加入少量水发生了化学变化,之后加入的10毫升水发生了物理变化 |
C.③中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
D.配置的波尔多液是悬浊液 |
12.
电闪雷鸣的雨天,空气中发生的雷电固氮反应如下:①N2+O2═2NO②2NO+O2═2NO2③3NO2+H2O═2HNO3+NO,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NO气体由一个N原子和一个0原子构成 |
B.HNO3属于酸 |
C.这些化合物中N元素化合价最高为+4价 |
D.反应③属于复分解反应 |
1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多时,太阳活动强度小 |
B.人工降雨时,往云层中撒播干冰,可以增加云层的湿度,促使降雨 |
C.如果月球有和地球同样的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比实际少 |
D.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色球层 |
14.
某固体由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1)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得白色沉淀。(2)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3)在滤液中滴加足量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通过步骤1可以确定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离子只有铜离子 |
B.无法确定该固体中是否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 |
C.该固体由Na+、Cl-、CO32-、SO42-四种离子构成 |
D.将步骤1改为滴加硝酸钡溶液,则通过步骤3可以确定固体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
15.
若烧碱溶液不小心沾到皮肤上,可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的硼酸溶液。现要配制300g质量分数为3%的硼酸溶液,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称量硼酸固体的质量时,若托盘天平的指针稍偏向左盘,可尝试向右移动游码 |
B.量取水的体积时,将蒸馏水直接注入量筒,直至291mL刻度线处 |
C.溶解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和玻璃棒 |
D.装瓶过程中,若少量硼酸溶液洒出,则剩余硼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
17.
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用碱性溶液浸泡蔬菜能有效除去蔬菜上的残留农药,从而降低对人体的损害,学校食堂从市场上买回来的蔬菜,你认为应浸泡在( )
A.食盐溶液 | B.烧碱溶液 | C.纯碱溶液 | D.食醋溶液 |
19.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对相关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g |
B.铝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3 |
C.碳、铝、硅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
D.铝元素和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
20.
如图所示,用F=6N 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 A 时,物块 B 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N,则物块 B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A.4N,水平向右![]() | B.4N,水平向左 |
C.6N,水平向左![]() | D.6N,水平向右 |
21.
课堂上,老师用一质量为m的小磁块把一张质量为M的纸片吸在竖直放置的磁性黑板上,三个物体均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磁性黑板给小磁块的摩擦力大小为mg |
B.纸片不会掉落的原因是受到小磁块对纸片的压力 |
C.纸片受到黑板的摩擦力和纸片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D.纸片受到小磁块的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下 |
22.
小金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性质,设计了判断水温变化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源、热敏电阻、电磁铁、定值电阻R0由导线连接成一个串联电路,在线圈的上方固定一个弹簧测力计,其下端挂一铁块。实验时把热敏电阻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水温的变化会引起弹簧测力计示数发生变化;如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读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铁的上端是S极 |
B.t1到t2时间内水温升高 |
C.t2到t3时间内电压表示数最小 |
D.t3到t4时间内电路中电流变大 |
23.
如图所示,小物块A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向左移动物块A并压缩弹簧至B处,静止释放物块A,此后物块的运动状态是( )


A.一直加速 | B.一直匀速 | C.先加速后匀速 | D.先加速后减速 |
25.
2019年已发生了三次超级月亮(超级月亮是指处于近地点位置附近的满月),第一次发生在农历十二月十六,第二次邂逅元宵节,第三次发生在农历二月十五,巧遇春分日,有关超级月亮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出现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 B.出现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的中间 |
C.出现一周后月相变为下弦月 | D.第三次出现当天全球昼夜平分 |
3.填空题- (共7题)
26.
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片刻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学习了 CO2的相关知识之后,小明对 CO2 的性质进行三个实验。

图一:探究 CO2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①试剂瓶加满蒸馏水后,恰好 200 mL,塞紧橡皮塞;
②用针筒抽取 200 mLCO2;连接装置,缓慢推动活塞,将 CO2 注入瓶内;
③当注入 CO2 气体体积达到 120 mL 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则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________体积 CO2。
图二:验证 CO2 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选________装置易成功。
图三:验证 CO2 能否与 NaOH、Ca(OH)2 反应。
①关闭 K1,打开 K2,缓缓通入 600 mL CO2,丙、丁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打开 K1,打开 K2,继续通入 CO2,丁容器中出现浑浊。
根据上述现象,可推断 CO2________。
下列对NaOH和Ca(OH)2的性质叙述:
①都是白色固体 ②都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③溶液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④都能与酸发生反应 ⑤溶液通入CO2都变浑浊 ⑥与Na2CO3反应都变浑浊
以上表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

图一:探究 CO2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①试剂瓶加满蒸馏水后,恰好 200 mL,塞紧橡皮塞;
②用针筒抽取 200 mLCO2;连接装置,缓慢推动活塞,将 CO2 注入瓶内;
③当注入 CO2 气体体积达到 120 mL 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则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________体积 CO2。
图二:验证 CO2 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选________装置易成功。
图三:验证 CO2 能否与 NaOH、Ca(OH)2 反应。
①关闭 K1,打开 K2,缓缓通入 600 mL CO2,丙、丁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打开 K1,打开 K2,继续通入 CO2,丁容器中出现浑浊。
根据上述现象,可推断 CO2________。
A.一定能与 NaOH 反应 | B.可能与 NaOH 反应 |
C.一定能与 Ca(OH)2 反应 | D.可能与 Ca(OH)2 反应。 |
①都是白色固体 ②都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③溶液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④都能与酸发生反应 ⑤溶液通入CO2都变浑浊 ⑥与Na2CO3反应都变浑浊
以上表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
28.
氢氧化钙是常见的碱,在生产中有很多用途。
(1)氢氧化钙的俗称是________;
(2)由氧化钙制取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用石灰浆抹墙,墙面逐渐变得坚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除上述用途外,再举出一个应用氢氧化钙的实例_________。
(1)氢氧化钙的俗称是________;
(2)由氧化钙制取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用石灰浆抹墙,墙面逐渐变得坚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除上述用途外,再举出一个应用氢氧化钙的实例_________。
29.
测定人体体液的pH 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状况,如图是小茗同学体检报告单截图,看图后回答问题:
(1)小茗同学的指标中有一项出现异常,医生除了给他开了药物之外,还提醒他注意饮食,下列食物(近似PH如下)中适合该同学得有________。
A.番茄(4.0--4.4) B.苹果(2.9--3.3) C.牛奶(6.3-6.6) D.豆浆(7.4--7.9)
(2)小茗同学想到在实验室中可用pH试纸测量溶液酸碱度,于是他从家里找来苹果,并用湿润的pH试纸进行了测量,那么测得的pH比实际结果______。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项目 | 检测值 | 正常pH范围 |
血浆 | 7.4 | 7.35-7.45 |
胃液 | 0.8 | 0.9-1.5 |
胆汁 | 7.21 | 7.1-7.3 |
胰液 | 7.8 | 7.5-8.0 |
(1)小茗同学的指标中有一项出现异常,医生除了给他开了药物之外,还提醒他注意饮食,下列食物(近似PH如下)中适合该同学得有________。
A.番茄(4.0--4.4) B.苹果(2.9--3.3) C.牛奶(6.3-6.6) D.豆浆(7.4--7.9)
(2)小茗同学想到在实验室中可用pH试纸测量溶液酸碱度,于是他从家里找来苹果,并用湿润的pH试纸进行了测量,那么测得的pH比实际结果______。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30.
最近,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引起全球担忧,《巴黎协定》旨在减少排放、寄望能共同遏阻全球暖化趋势,“节能减排”应该成为各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到问题和应承担的责任。

(1)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提出的一份报告中,论述了过去100多年全球变暖趋势的情况,图甲中的黑点表示从1880年到2000年间的一些年平均气温,Ⅰ、Ⅱ、Ⅲ三条直线则分别表示了近120年来、60年来和20年来的平均气温变化趋势,通过比较这三条直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导致今年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是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如图乙是目前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途径,大气中的CO2进入生产者(植物)是通过___________完成的。在工业革命以前,大气中的CO2含量基本保持相对稳定,但之后通过_____(填字母)途径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大量增加,从而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3)在我国以汽油为燃料的轿车正在快速进入家庭,汽油的主要成分是己烷(C6H14),它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2C6H14+19O2==点燃==12CO2+14H2O,某种品牌轿车正常行驶100千米需燃油12升(C6H14质量为8.6千克),请通过计算回答:该轿车正常行驶100千米会产生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_________

(1)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提出的一份报告中,论述了过去100多年全球变暖趋势的情况,图甲中的黑点表示从1880年到2000年间的一些年平均气温,Ⅰ、Ⅱ、Ⅲ三条直线则分别表示了近120年来、60年来和20年来的平均气温变化趋势,通过比较这三条直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导致今年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是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如图乙是目前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途径,大气中的CO2进入生产者(植物)是通过___________完成的。在工业革命以前,大气中的CO2含量基本保持相对稳定,但之后通过_____(填字母)途径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大量增加,从而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3)在我国以汽油为燃料的轿车正在快速进入家庭,汽油的主要成分是己烷(C6H14),它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2C6H14+19O2==点燃==12CO2+14H2O,某种品牌轿车正常行驶100千米需燃油12升(C6H14质量为8.6千克),请通过计算回答:该轿车正常行驶100千米会产生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_________
31.
如图所示,边长为0.1m的正方体金属块恰有一半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上,金属块的密度为5×103kg/m3,当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强为4×103Pa时,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力是______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