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学习了 CO2的相关知识之后,小明对 CO2 的性质进行三个实验。

图一:探究 CO2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①试剂瓶加满蒸馏水后,恰好 200 mL,塞紧橡皮塞;
②用针筒抽取 200 mLCO2;连接装置,缓慢推动活塞,将 CO2 注入瓶内;
③当注入 CO2 气体体积达到 120 mL 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则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________体积 CO2
图二:验证 CO2 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选________装置易成功。
图三:验证 CO2 能否与 NaOH、Ca(OH)2 反应。
①关闭 K1,打开 K2,缓缓通入 600 mL CO2,丙、丁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打开 K1,打开 K2,继续通入 CO2,丁容器中出现浑浊。
根据上述现象,可推断 CO2________。
A.一定能与 NaOH 反应B.可能与 NaOH 反应
C.一定能与 Ca(OH)2 反应D.可能与 Ca(OH)2 反应。
下列对NaOH和Ca(OH)2的性质叙述:
①都是白色固体 ②都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③溶液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④都能与酸发生反应 ⑤溶液通入CO2都变浑浊  ⑥与Na2CO3反应都变浑浊
以上表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9-11-11 08:08: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想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研究CO2浓度增加是否增大地球“温室效应”。他们查阅的有关数据如表一:
表一
 
CO2
空气
25 ℃,1个标准大气压下气体的比热
0.684千焦/(千克·℃)
0.72千焦/(千克·℃)
0 ℃,1个标准大气压下气体的密度
1.96克/升
1.29克/升
 

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和操作步骤:
Ⅰ.在两只同样的玻璃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并编号为甲、乙,塞紧带有相同温度计的橡皮塞(如图所示)。再把两只玻璃瓶放在阳光下照射,观察甲、乙瓶中的温度变化。
Ⅱ.阳光持续照射,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两支玻璃瓶中的温度,并记录如表二:
表二
时刻
9:23
9:28
9:33
9:38
9:43
9:48
甲瓶温度(℃)
13.0
19.8
23.5
26.0
26.4
27.0
乙瓶温度(℃)
13.0
19.0
22.8
25.0
26.0
26.5
时刻
9:53
9:58
10:03
10:08
10:13
 
甲瓶温度(℃)
27.0
27.8
28.0
28.0
28.1
 
乙瓶温度(℃)
26.5
27.4
27.9
28.0
28.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2)往瓶中充CO2时,验证瓶中已充满了CO2的方法是  
(3)该实验中,照射相同时间,根据表一中的数据,比较甲、乙瓶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4)该实验中,在阳光照射下,影响甲、乙瓶温度不同的原因,除了CO2的温室效应以外,其他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
(5)有同学认为根据该模拟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你认为是 (写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