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5题)
1.
现有一瓶未开启的浓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请根据有关信息计算:

(1)该试剂瓶中浓硫酸的质量是 克?
(2)用100g该浓硫酸稀释成25%的稀硫酸,需加水 克。
(3)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正确操作,应该 。(A、浓硫酸倒入水中;B、水倒入浓硫酸中)

(1)该试剂瓶中浓硫酸的质量是 克?
(2)用100g该浓硫酸稀释成25%的稀硫酸,需加水 克。
(3)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正确操作,应该 。(A、浓硫酸倒入水中;B、水倒入浓硫酸中)
2.
为测定某NaCl、Na2CO3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小明同学取16g该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分五次加入稀盐酸(每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25g),待反应完全后,得到下面的质量关系:
请分析以上数据后计算:
(1)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______________。
(2)当加入稀盐酸至固体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
加入稀盐酸的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烧杯及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g | 122.2 | 146.1 | 170.0 | 193.9 | 218.9 |
请分析以上数据后计算:
(1)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______________。
(2)当加入稀盐酸至固体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
3.
如图是某种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香料、苯甲酸钠、白砂糖等不显酸性。

(1)1个柠檬酸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柠檬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C:H:O= 。
(2)小明想利用此雪碧汽水验证柠檬酸的酸性。他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 试液,发现试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可他仔细一想,发现实验结论不够严密,他的理由是 。

(1)1个柠檬酸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柠檬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C:H:O= 。
(2)小明想利用此雪碧汽水验证柠檬酸的酸性。他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 试液,发现试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可他仔细一想,发现实验结论不够严密,他的理由是 。
4.
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质情况进行了研究。把一小块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发现其固体表面逐渐湿润,部分溶化成液体后又逐渐形成晶体,最终变成粉末。请回答兴趣小组产生的下列问题:

(1) 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
(2)用酚酞试液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检验氢氧化钠变质。
(3)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全部变质,兴趣小组中小薇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变质固体样品,放在右图所示装置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确定是否全部变质。你认为这个方案__________(填“行”或“不行”)。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

(1) 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
(2)用酚酞试液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检验氢氧化钠变质。
(3)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全部变质,兴趣小组中小薇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变质固体样品,放在右图所示装置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确定是否全部变质。你认为这个方案__________(填“行”或“不行”)。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
5.
底面积为50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盛满某种液体后,置于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壁厚度不计)。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现将一个质量为0.08kg的金属块A用轻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再缓慢浸没于容器内的液体中,待金属块静止后,擦干容器外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求:

(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金属块排开液体的质量是多少?
(3)剪断细线,金属块下沉到容器底部,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比只盛满液体时对桌面的压强增大了多少?

(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金属块排开液体的质量是多少?
(3)剪断细线,金属块下沉到容器底部,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比只盛满液体时对桌面的压强增大了多少?
2.选择题- (共19题)
6.
关于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铜必须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溶解在稀盐酸中 |
B.盐酸遇到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 |
C.生锈的铁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得到氯化铁溶液 |
D.氯化银是一种不溶于水和酸的白色沉淀 |
7.
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
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
C.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 |
D.要使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
8.
有关专家提出了“以废治废”的治理污染新思路,并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如冶炼钢铁时,为减少煤中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造成的污染,在煤燃烧时添加生石灰或石灰石进行固硫(主要是利用氧化钙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根据这一原理,有人将造纸厂回收的碱白泥(主要成份:CaCO3和NaOH)掺进煤中进行固硫。用碱白泥固硫时,下列所写的化学反应会发生的( )
①S+O2
SO2②CaCO3
CaO + CO2③SO2+2NaOH ==Na2SO3+H2O
④CaCO3+2NaOH ==Na2CO3+Ca(OH)2⑤SO2+CaO
CaSO3
①S+O2


④CaCO3+2NaOH ==Na2CO3+Ca(OH)2⑤SO2+CaO

A.①②③⑤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9.
不久前,日本某一材料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碳纳米管温度计”,这种温度计被认定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6m,直径为10-7m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稼就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测量的范围可从30℃到490℃ ,并且精确度较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测量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0℃至50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
B.金属镓的熔点、沸点都很低 |
C.在30℃至490℃之间金属镓的体积与温度变化呈反比 |
D.金属嫁的体积在30℃至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
10.
不用其它试剂鉴别①Na2CO3②KCl ③Ba(NO3)2④CuSO4四种溶液,先直接鉴别出一种,再逐一鉴别出其余物质,则鉴别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④③② | B.④①③② | C.④②①③ | D.①③④② |
11.
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CsOH,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CsOH溶液能与CO2反应 |
B.CsOH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
C.CsOH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为CsSO4 |
D.CsOH在水中能电离出Cs+、OH- |
12.
向含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如右上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溶液的pH=7 |
B.c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 |
C.x处消耗的碳酸钠溶液为53克 |
D.a处消耗的盐酸质量为3.65g克 |
14.
将含有BaCl2和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溶于水得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根据这些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混合物溶于水后过滤,滤液中可能含有Na2CO3 |
B.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所产生的白色沉淀是AgCl |
C.混合物溶于水时所得白色沉淀是BaCO3 |
D.混合物溶于水后过滤,滤液中肯定不含Na2CO3 |
15.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或区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鉴别铁粉和石墨粉时,分别加入稀盐酸,若有气体放出,则证明为铁粉 |
B.若要除去硫酸铁溶液中混有的稀硫酸,可以往其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铁粉末 |
C.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证明该物质是碳酸盐 |
D.某化肥与碱共热,若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为铵态氮肥 |
16.
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Na2CO3、H2SO4、HCl、KNO3 |
B.CuSO4、KOH、NaCl、NaOH |
C.Na2SO4、Na2CO3、BaCl2、HNO3 |
D.NaNO3、MgCl2、KCl、Ba(OH)2 |
20.
研究发现,同一物体在地球的不同纬度所受的重力不同,物体越靠近赤道,所受重力越小;越靠近地球两极,所受重力越大。一艘军舰从我国青岛港出发,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若海水密度及舰艇质量不变,比较两地,则该舰艇( )
A.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小 |
B.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大 |
C.在两处所受浮力相等 |
D.在亚丁湾所排开海水的重力较大 |
21.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质量为5kg,用10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物体受到向左50N的摩擦力 |
B.物体受到向左10N的摩擦力 |
C.物体受到向右10N的摩擦力 |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零 |
22.
在人民广场上游玩时,小明将一充有氢气的气球系于一辆玩具小汽车上,并将玩具小汽车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无风时细绳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当一阵风沿水平方向吹向气球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汽车可能被拉离地面 | B.氢气球仍处于静止状态 |
C.小汽车一定沿地面滑动 | D.小汽车仍处于静止状态 |
24.
琦琦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用画像代替蜡烛,她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画像,实际大小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光具座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画像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成清晰像为止。此时画像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哪一个?( )


A.![]() | B.![]() | C.![]() | D.![]() |
3.填空题- (共5题)
25.
用一个放大倍数为10×的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装片。当视野中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装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时所观察到的一个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 )
A.![]() | B.![]() | C.![]() | D.![]() |
26.
密度计的上部是一个用来标刻度的圆柱形玻璃管,长为10cm,截面积为0.5cm2,管的下部还有一个玻璃泡;整个玻璃管、玻璃泡质量共2.4克,在玻璃泡内装入1cm3水银后封闭,当把它放入水中时,水面距离它的上端4cm (水银的密度为13.6 g/cm3),则①整个密度计的体积__________。②密度计上部玻璃管所能标的最大值______________g/cm3。
27.
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y)与所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x)关系如图所示。OA段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点C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