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浙江省余姚市子陵中学七年级下学期学科竞赛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39748

试卷类型:竞赛
试卷考试时间:2015/11/5

1.简答题(共2题)

1.
现有500g 20℃的A物质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水后,有5gA 析出,若再蒸发掉20g水后,又有7gA 析出,则在2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2.
现有溶质质量分数20%的硝酸钾溶液150g,将上述溶液平均分成三等分。
(1)往一份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固体全部溶解。求这时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2)将另一份溶液恒温蒸发10g水,未析出晶体,则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多少?______________
(3)若要将第三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成30%,需要加入40%的硝酸钾溶液多少克?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共21题)

3.
为了比较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两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两种汁液,如图所示,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①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
②两只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③两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A.①B.②
C.①和②D.②和③
4.
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称取一定量食盐
B.测量液体温度
C.往试管内加粉末药品
D.盖上盖玻片
5.
右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B.甲→乙→丙构成一条食物链
C.甲与乙、乙与丙为捕食关系D.甲与丙为竞争关系
6.
取出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精子,在试管中受精并培养成胚胎,移回母亲子宫着床,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试管婴儿”技术。与“试管婴儿”的产生相应的受精和生殖方式是(  )
A.体内受精、胎生B.体外受精、卵生C.体外受精、胎生D.体内受精、胎生
7.
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B.俗话说母子之间血脉相通,指的是胎儿与母体的血液是连通的
C.人类的受精过程发生在输卵管中
D.用母乳喂养比用奶粉喂养更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8.
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B.青蛙、蛇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C.苍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最主要特点是胎生、哺乳
9.
下图中的四粒玉米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了损伤(阴影部位表示有损伤,请你判断哪一粒种子肯定不会萌发(  )
A.AB.BC.CD.D
10.
用压力锅煮粥,灭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而普通铝锅却看不到这种现象。对此,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灭火时,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B.灭火时,锅内温度仍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还在沸腾
C.灭火时,锅内温度仍高于100℃,打开锅盖后锅内气压比原来低,所以重新沸腾
D.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灭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
11.
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集气瓶氧气置于天平的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同时迅速放入点燃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图所示),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后,此时的天平()
A.指针偏向右B.指针偏向左
C.仍处于平衡状态D.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
12.
如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的质量分数最大
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
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6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
D.在30℃~70℃范围内,硫酸钠饱和溶液在4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13.
如右图所示,容器底部放水,水上面浮有一层沸点比水高的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先沸腾,油后沸腾,但水和油同时蒸发
B.初始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同时沸腾
C.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水先沸腾,最后同时沸腾
D.油蒸发,水不蒸发,直到水全部汽化后,油才沸腾
14.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熔化的铁凝固成铁块B.酒精的挥发
C.人的呼吸D.电灯发光发热
15.
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涂抹一下温度计的玻璃泡,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各图能比较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
A.
B.
C.
D.
16.
如下图所示,下列四个容器中,装有不同比例的空气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我们可观察到U形管右侧b处上升最高的是(    )
A.B.C.D.
17.
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18.
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湿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B.只有①②④⑤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②③④⑤
19.
如图所示,经几小时后,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瓶内以及U形管左、右两边的液面会出现的情况是(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老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形管液面左边下降,右边上升
B.澄清石灰水不浑浊,U形管液面左、右两边都下降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形管液面左边上升,右边下降
D.澄清石灰水不浑浊,U形管液面左、右两边都不变
20.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A.AB.BC.CD.D
21.
阳光下盛开着一朵鲜红的月季花,你看到的月季花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
A.月季花瓣能发出红光
B.月季花瓣能反射阳光中的红光
C.月季花瓣能吸收阳光中的红光
D.月季花瓣能把各色光变为红光
22.
彩色电视机的图像呈现出的五彩缤纷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红绿蓝三种色混合的情况如图所示,若电视机因故障缺蓝色,则电视机画面的色彩将( )
A.偏白B.偏红C.偏黄D.偏青
23.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则()
A.前者是由于小孔成像,后者是影B.都是由于小孔成像
C.前者是影子,后者是由于小孔成像D.都是影子

3.填空题(共10题)

24.
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所需的条件,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装置(A,B和C),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B中的种子萌发。

(1)比较A和B装置,可以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仅比较A装置和C装置能否得出种子萌发需要空气(简要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知道:种子埋在泥土里能发芽。请问:如果把C装置中的不透光箱取走,种子能不能萌发___________。
(3)C装置实验中设计的油层主要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
A、反射阳光,使C装置内温度较低
B、防止水分蒸发
C、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水中
D、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水中
25.
根据昆虫发育模式图,请回答

(1)各个不同发育阶段中的名称为 B    D    
(2)从此模式图中,你可判断它是属于什么发育类型。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 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发育。
26.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这是关于花生的一则谜语。请根据下图回答:

(1)花生是我们非常喜爱的干果。谜语中的“麻屋子”是指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发育而来。
(2)图中所示为花生的可食用部分——种子,它是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3)图中的4将来发育成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食用的花生油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图中的1、2、3、4合起来是谜语中的“白胖子”,称为_______________,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27.
今年5月,广州某果蔬批发市场检出来自某地的“甲醛白菜”(喷洒甲醛溶液保鲜的大白菜)。甲醛(HCHO)有毒,易溶于水,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引起蛋白质变性。
(1)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这些属于甲醛的_____________性质。
(2)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根据以上信息,食用白菜前应减少可能由甲醛带来的危害,请
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17世纪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特殊的温度计,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某课题小组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个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

温度(℃)
17
19
21
23
25
27
高度h(厘米)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h(厘米)
 
5.1
5.2
5.1
5.2
5.2
 
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1)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数值从上往下看,上面的数值要 (填“大”或“小”);
(3)若对应的水柱高为40.3厘米,则此时所对应的温度是    
29.
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   而来的.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  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上,这就是露水,若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就形成    .深秋或冬天,夜晚温度迅速降到0℃以下,水蒸气会直接   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
30.
“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诸暨人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_____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煲盖不断跳动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
31.
2014年1月4日,小妍的家乡迎来2014年第一场雪。
(1)小妍同学说“下雪的时候倒不觉得怎么冷,化雪时好像更冷一些。”我们的感觉也是这样的,请你说说化雪更冷的科学依据是:     
(2)一天后是星期六,小妍乘汽车去看望奶奶,在路上,看到有除雪工人撒一些黑色的木炭粉末,请你说说这样做的科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5%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下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用天平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____。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平衡螺母往右调
D.平衡螺母往左调
 
(3)图③为小明同学在称量时的操作情景,若砝码的质量为15 g,游码的读数为3.5 g,则小明称得的蔗糖质量实际为_____________g。若所量取的水的质量没有错误,实际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33.
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实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作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A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____________(填“A”或“B”)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_____________。 
(2)检验二氧化碳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