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常山三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3929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7

1.综合题(共1题)

1.
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  
曲中的非生物有:

2.简答题(共1题)

2.
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哪几次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

答:________(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石蜡的体积是_____

3.单选题(共1题)

3.
表内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
A
步骤1
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运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
B
步骤2
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C
步骤3
在一个培养基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D
步骤4
通过几次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A.AB.BC.CD.D

4.选择题(共14题)

4.
下列有关科学技术的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
B.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
D.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只有积极作用,没有负面影响
5.
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
A.小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十大美景
B.杭州植物园内哪种花开的最鲜艳
C.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6.
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B.盖上盖玻片
C.测溶液PH D.使用测电笔
8.
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某同学仰视读数为70立方厘米,则量筒内水的实际体积是()
A.大于70立方厘米B.等于70立方厘米
C.小于70立方厘米D.无法确定
9.
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要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
B.要搞清量筒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C.量筒只能测液体体积不能测固体体积
D.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形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10.
如图所示四种测量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
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分别是2.12 cm、2.13 cm、2.13 cm、2.44 cm,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2.12 cm
B.2.127 cm
C.2.13 cm
D.2.21 cm
12.
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体温,测得甲的体温是38℃,在忘了甩体温计,用酒精消毒后又用它去测乙和丙的温度,已知乙是正常体温,丙的实际体温是40℃,那么测乙丙后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A.38℃和40℃B.37℃和40℃
C.都是38℃D.37℃℃和38℃
13.
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B.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
D.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14.
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
A.1立方米=100升
B.1微米=1000000纳米
C.5.6米=560厘米
D.1毫升=1000立方厘米
15.
生活处处是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A.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0.15米
B.课桌高度约为750毫米
C.义乌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35立方米
16.
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正确的是()
A.4℃B.一定是-40℃
C.0℃D.应该略高于-40℃
17.
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要研究的是()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5.填空题(共10题)

18.
小明平时很爱动脑子,有一些问题引起了他的兴趣:蜗牛有没有视觉?蜗牛有没有嗅觉?蜗牛有没有听觉?为了弄清这些问题,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用书本遮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在阴影中,蜗牛爬向阴影部分。
实验二:离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0.5米处,用力鼓掌,蜗牛无明显反应。
实验三:用棉花蘸一点米醋,放在蜗牛前3 厘米处。蜗牛有反应,开始难受,然后两对触角回缩或身体缩回壳内,最后调头爬走。
(1)实验一说明蜗牛有 ,实验二说明蜗牛没有 ,实验三说明蜗牛有
(2)关于蜗牛,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19.
请在下面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枚硬币厚度为2.1    
(2)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4.43    
(3)某位病人体温为39    
(4)一瓶娃哈哈纯挣水的体积为500  
20.
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其他物体的是_________,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常用来搅拌的是________,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是_________.用来添加少量固体的是________,可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烧杯 ②胶头滴管 ③试管 ④酒精灯 ⑤玻璃棒 ⑥药匙 ⑦显微镜 ⑧放大镜
21.
某同学用一把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如图所示,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cm.
23.
科学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_______
(3)蒸发液体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________
24.
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1厘米,合______米=_____千米;教室的体积是200m³,合___dm³。
25.
物体的________叫温度.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读出下图所示的甲、乙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值,甲是_____℃ ,乙是_____℃
26.
有下列现象:①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②火山爆发;③“海市蜃楼”;④含羞草开花;⑤人民币升值;⑥“神舟十号”上天;⑦种子发芽.
其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有     
27.
乌鸫(dong)食性较杂,摄食大量害虫,是一种农林益鸟。下图是某研究小组根据一天的观测记录绘制的图表。从图中可以知道:

(1)从9时到16时,乌鸫喂食幼鸟有________个高峰期;
(2)这一天中,主要担负喂食幼鸟任务的是________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