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2.简答题- (共1题)
3.单选题- (共1题)
3.
表内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
A | 步骤1 | 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运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 |
B | 步骤2 | 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
C | 步骤3 | 在一个培养基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
D | 步骤4 | 通过几次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
A.A | B.B | C.C | D.D |
4.选择题- (共14题)
4.
下列有关科学技术的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 |
B.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C.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 |
D.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只有积极作用,没有负面影响 |
5.
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
A.小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十大美景 |
B.杭州植物园内哪种花开的最鲜艳 |
C.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
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
6.
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
C.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 |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
9.
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要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 |
B.要搞清量筒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
C.量筒只能测液体体积不能测固体体积 |
D.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形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
11.
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分别是2.12 cm、2.13 cm、2.13 cm、2.44 cm,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2.12 cm |
B.2.127 cm |
C.2.13 cm |
D.2.21 cm |
12.
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体温,测得甲的体温是38℃,在忘了甩体温计,用酒精消毒后又用它去测乙和丙的温度,已知乙是正常体温,丙的实际体温是40℃,那么测乙丙后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A.38℃和40℃ | B.37℃和40℃ |
C.都是38℃ | D.37℃℃和38℃ |
15.
生活处处是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A.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0.15米 |
B.课桌高度约为750毫米 |
C.义乌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
D.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35立方米 |
16.
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正确的是()
A.4℃ | B.一定是-40℃ |
C.0℃ | D.应该略高于-40℃ |
17.
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要研究的是()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
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
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
5.填空题- (共10题)
18.
小明平时很爱动脑子,有一些问题引起了他的兴趣:蜗牛有没有视觉?蜗牛有没有嗅觉?蜗牛有没有听觉?为了弄清这些问题,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用书本遮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在阴影中,蜗牛爬向阴影部分。
实验二:离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0.5米处,用力鼓掌,蜗牛无明显反应。
实验三:用棉花蘸一点米醋,放在蜗牛前3 厘米处。蜗牛有反应,开始难受,然后两对触角回缩或身体缩回壳内,最后调头爬走。
(1)实验一说明蜗牛有 ,实验二说明蜗牛没有 ,实验三说明蜗牛有 。
(2)关于蜗牛,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实验一: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用书本遮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在阴影中,蜗牛爬向阴影部分。
实验二:离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0.5米处,用力鼓掌,蜗牛无明显反应。
实验三:用棉花蘸一点米醋,放在蜗牛前3 厘米处。蜗牛有反应,开始难受,然后两对触角回缩或身体缩回壳内,最后调头爬走。
(1)实验一说明蜗牛有 ,实验二说明蜗牛没有 ,实验三说明蜗牛有 。
(2)关于蜗牛,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20.
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其他物体的是_________,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常用来搅拌的是________,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是_________.用来添加少量固体的是________,可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烧杯 ②胶头滴管 ③试管 ④酒精灯 ⑤玻璃棒 ⑥药匙 ⑦显微镜 ⑧放大镜
①烧杯 ②胶头滴管 ③试管 ④酒精灯 ⑤玻璃棒 ⑥药匙 ⑦显微镜 ⑧放大镜
21.
某同学用一把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科学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_______ .
(3)蒸发液体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________ .
A.防止药品污染 |
B.防止试管破裂 |
C.防止实验误差 |
D.防止液体溅出 |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3)蒸发液体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