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要研究的是()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3-09 06:14: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乒乓球_________________弹起(“会”/“不会”);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_________。
同类题2
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于介质
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等透明物质
D.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同类题3
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的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的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逻辑吗?为什么?______
同类题4
音乐会上正演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琴弦的
产生的,这动人的乐曲是通过
传到观众的耳朵里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句话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说的是
现象。
同类题5
如图所示,各项描述的实验图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
D.抽取玻璃罩内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