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6题)
1.
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1)生成CO2的质量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求出反应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

求:(1)生成CO2的质量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求出反应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
2.
在学习酸的性质时,同学们发现实验室的工业盐酸呈黄色,老师解释说是因为里面含有氯化铁。为测定这瓶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含量(假设不含其他杂质),小霞做了如下实验:取20g工业盐酸加入到小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电子pH计不断读取反应时的pH,得出如图所示的关系。问:

(1)分析题意可得,与原溶液中的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克____
(2)该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_______
(3)计算A点时生成沉淀的质量。_________

(1)分析题意可得,与原溶液中的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克____
(2)该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_______
(3)计算A点时生成沉淀的质量。_________
3.
通过海水晒制可得粗盐,粗盐中除NaCl外,还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由粗盐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流程图:

分析该流程图,可知:
⑴试剂X为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化学式);
⑵试剂Y为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化学式);
⑶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该流程图,可知:
⑴试剂X为
⑵试剂Y为
⑶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溶液,理由是
4.
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2.5克该样品与0.5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1)加热时间t3后氯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反应?(填“是”或“否”)。
(2)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及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加热时间 | t1 | t2 | t3 | t4 |
剩余固体质量(g) | 2.12 | 2.08 | 2.04 | 2.04 |
(1)加热时间t3后氯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反应?(填“是”或“否”)。
(2)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及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5.
如图是某种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香料、苯甲酸钠、白砂糖等不显酸性。

(1)1个柠檬酸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柠檬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C:H:O= 。
(2)小明想利用此雪碧汽水验证柠檬酸的酸性。他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 试液,发现试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可他仔细一想,发现实验结论不够严密,他的理由是 。

(1)1个柠檬酸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柠檬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C:H:O= 。
(2)小明想利用此雪碧汽水验证柠檬酸的酸性。他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 试液,发现试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可他仔细一想,发现实验结论不够严密,他的理由是 。
6.
将知识网络化、体系化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
(一)如图1是某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绘制的知识网络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已知A是一种硫酸盐,其溶液呈蓝色,B能用于灭火,“﹣”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

(1)按物质分类,C属于_____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写出A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如图2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一)如图1是某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绘制的知识网络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已知A是一种硫酸盐,其溶液呈蓝色,B能用于灭火,“﹣”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

(1)按物质分类,C属于_____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写出A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如图2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选择题- (共16题)
9.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需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酸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酸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最相近的是()
A.有酸味的物质 | B.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
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 | D.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 |
10.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从溶液中先结晶出来,然后再经加热可以制得纯碱,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A.这个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B.NaHCO3一定是不溶于水的物质 |
C.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NH4+ | D.结晶出NaHCO3后的溶液中没有Na+ |
11.
为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CO2, H2O,H2这四种气体,现有无水硫酸铜, 澄清石灰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以及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能将CO转化成CO2,将H2转化成H2O)。能验证这四种气体的方法正确是()


A.依次通入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浓硫酸,甲装置,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 |
B.依次通入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浓溶液,甲装置,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 |
C.依次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浓溶液,浓硫酸,甲装置,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 |
D.依次通入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浓硫酸,甲装置,澄清石灰水 , 无水硫酸铜 |
12.
甲乙是某同学设计的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两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 |
B.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 |
C.甲装置具有控制反应进行与否的功能 |
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 |
13.
在一种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当pH=0时,会产生气体,pH=13时会有沉淀生成的离子组是( )
A.K+、NH4+、NO3-、SO42- | B.Na+、Ca2+、Cl-、HCO3- |
C.Cu2+、NH4+、Cl-、SO42- | D.Fe3+、Na+、Cl-、CO32- |
14.
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A.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可证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
B.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可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
C.氯化钠晶体不导电,说明氯化钠晶体中不存在离子 |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将浓盐酸放置于空气中浓度会减小 |
16.
“接龙”是化学扑克(和普通扑克相似,牌面标注物质的化学式)的一种游戏,其规则是:当上家出牌时,下家跟出的牌所标注的物质必须能与上家的反应。某局游戏中,甲到戊五人各有一张不同的牌,牌面标注“CuSO4”、“H2SO4”、“NaOH”、“Fe”、“Fe2O3”。若甲的牌为“Fe2O3”,且按甲-乙-丙-丁-戊依次出牌时能满足“接龙”规则,则丁的牌是()
A.NaOH | B.Fe | C.H2SO4 | D.CuSO4 |
18.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如果按照物质的组成对空气、纯碱、氧气、烧碱、水、硫酸六种物质进行分类,则图中虚线框内的物质①、②、③、④、⑤、⑥依次为()


A.空气、硫酸、纯碱、烧碱、水、氧气 |
B.空气、硫酸、烧碱、纯碱、水、氧气 |
C.空气、硫酸、烧碱、纯碱、氧气、水 |
D.空气、硫酸、纯碱、烧碱、氧气、水 |
19.
下面关于质量守恒定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A.铁锅放久后质量变大符合质量守恒定理 |
B.根据质量守恒定理,24克碳在16克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40克二氧化碳 |
C.因为质量守恒定理,所以10千克冰融化后仍是10千克水 |
D.4克氢气在16克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20克水仍符合质量守恒定理 |
20.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不合理的是( )
序号 | 化学反应事实 | 影响反应的因素 |
A | 过氧化氢遇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水遇二氧化锰不分解 | 催化剂 |
B | 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与盐酸不反应 | 反应物的种类 |
C |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 反应的温度 |
D | 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 反应物的浓度 |
A.A | B.B | C.C | D.D |
21.
如图所示,物体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假设在运动过程中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将()


A.立即停止运动 |
B.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
C.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
D.向右上方做匀速直线运动 |
22.
如图可以说明巨磁电阻的特性。闭合开关S1、S2并使滑片P向左移动,观察到指示灯变亮,那么()


A.电磁铁左端为S极 |
B.巨磁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 |
C.巨磁电阻随磁场增强而变大 |
D.巨磁电阻随磁场增强而变小 |
3.填空题- (共5题)
23.
小科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碘液,④亚甲基蓝溶液。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小科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图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完成以上正确操作后,小科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下图甲、乙两个物像,从物像甲到物像乙,小科操作的具体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碘液,④亚甲基蓝溶液。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小科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图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完成以上正确操作后,小科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下图甲、乙两个物像,从物像甲到物像乙,小科操作的具体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如图所示,将分别装有热水和冰水的甲、乙两只玻璃杯,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两杯壁都会出现小水珠,其中在内壁出现水珠的是________杯。乙杯中的冰在熔化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_。

25.
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y)与所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x)关系如图所示。OA段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点C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有C、H、O、Na四种元素,请选用这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只举一例即可)
(1)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___ ___;
(2)重要的化工原料,俗称烧碱__ __;
(3)非金属单质 __;
(4)盐 。
(1)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___ ___;
(2)重要的化工原料,俗称烧碱__ __;
(3)非金属单质 __;
(4)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6道)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