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九年级12.1月考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3775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6

1.简答题(共5题)

1.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转化关系如下:

①A的化学式为
②E物质的用途为(写出一条即可)
③写出一个由E→C的化学方程式   
④由D→E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
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试回答:(1)反应后第  分钟时氯酸钾已全部分解;
(2)原混合物种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3.
小军根据下列三种装置进行实验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①小军用上述装置用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含量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小军利用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小军用乙装置进行实验时,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丙装置进行实验,白磷在热水加热的条件下会着火燃烧,活塞移动情况_____________,充分冷却后活塞应停留在刻度______ 处。
③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______________。
4.
如图,电源电压为18V,R2是0~50Ω的变阻器,合上开关S后,电流表示数为0.5A,电压表为5V,求:

①R1和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部分的电阻分别是多少?
②如果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电压表的量程是0~15V,为了使电表不致被损坏,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多少欧?
5.
如图,灯泡L1的电阻是6 Ω,灯泡L2的电阻是4 Ω,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I1=0.8A;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2=0.5A。求灯泡L3的阻值和电源电压。

2.选择题(共19题)

6.
区别下列各物质的方法正确是
选项
区别的物质
区别的方法
A
蒸馏水和自来水
观察是否澄清透明
B
二氧化碳和氮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观察木条燃烧的情况
C
氢气和氧气
分别闻两种气体的气味
D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少量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A.AB.BC.CD.D
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固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B.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C.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的水蒸发
D.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这说明酒精分子不停地运动
8.
“一路一带”是跨越时空的伟大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烧制陶瓷B.蚕丝织布C.使用火药D.冶炼金属
9.
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31.6
0.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能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C.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D.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10.
2015年12月10曰,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出席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8%
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11.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错误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分子内原子的质子总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
D.元素化合价有正有负,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12.
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13.
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一切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改变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14.
图甲是一种杂技的道具,点燃一端封闭的金属盒内的火药,火焰从盒的开口端喷出,木棒连同金属盒由静止开始顺时针旋转起来。道具中的能量转化与图乙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能量转化相同的是
A.B.C.D.
15.
“酒驾”已经写入刑法.人体血液中酒精含量超20mg/l00mL为酒驾.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仪”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6O+4CrO3+6H2SO4═2X+2CO2↑+9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r2O3B.CrO4
C.Cr2(SO43D.Cr2S3
16.
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b端移动时, 安培表A、伏特表V的示数
A.安培表示数变小, 伏特表示数变小
B.安培表示数变大, 伏特表示数变大
C.安培表示数不变, 伏特表示数变大
D.安培表示数变小, 伏特表示数不变
1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B.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通草球时,能将其吸引过来,则这通草球一定带正电
C.在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D.接有电源的电路中一定有电流流过
18.
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3A,如果导体两端电压再提高6V,那么导体中的电流为
A.0.9AB.0.6AC.0.3AD.0.1A
19.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开关闭合后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3 V,小灯泡L2的电阻是12Ω,电源电压是9 V,则小灯泡L1的电阻是
A.6ΩB.9ΩC.12ΩD.24Ω
20.
某同学做实验时, 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 闭合开关后, 灯泡正常发光,但安培表指针不动,伏特表读数正常, 那么可能是
A.安培表已被烧坏, 致使电路不通
B.安培表完好, 但未与导线接牢
C.灯泡的灯座接线处碰线(短路)
D.安培表接线处碰线(安培表被短路)
21.
某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a的电阻大于b的电阻
C.当b两端电压是1V时,通过b的电流为0.1A
D.将a、b串联在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
22.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电压U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阻R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
B.当电流I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阻R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C.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不为零
23.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
24.
今年五一,吴力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8: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公园的气温和园内人工湖的水温进行了测量,如图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据图可以判断
A.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C.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3.填空题(共4题)

25.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①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蒸馏水 B 河水 C 自来水
②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③四川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④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
26.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A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
②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
③B、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E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D微粒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__。
27.
(1)春节期间,因儿童燃放鞭炮引爆下水井内沼气,致使下水井盖及部分路面被炸飞,因被飞起的井盖击中身体而受伤的事件屡有发生。在这类事故中,污水井管道中残留的易燃、易爆气体,遇明火后爆炸,井盖受到压力冲出,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__冲程相似。若沼气的热值是2×107J/m3,则完全燃烧2 m3沼气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J。
(2)为了促进广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我国推行了“学生饮用奶计划”。现有某种学生饮用奶,它的净含量为200mL,若它的密度为1.25×103kg/m3,比热容为4.0×103J/(kg·℃),冬天饮用时把它从10℃加热到40℃需要吸收___________J的热量。学生在饮用过程中,剩余牛奶的_____________(填物理特征)保持不变。
(3)如图所示,当甲电路中的开关S闭合时,两个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均为如图乙所示,则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4)现有两个电阻R1R2,分别标有“10Ω,1A”和“5Ω,3A”字样,为了保证电路元件均不损坏,若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则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________,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电路中的最大电压可以达到__________。
(5)如图所示,1、2均为电压表,开关S1、S2均闭合时,表1、2的示数之比为2∶5;则当1、2均为电流表,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表1、2的示数之比为__________。

(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当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5A,则R1的电阻为__________,R2的电阻为__________。
28.
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的装有液体、温度计的试管,且各个试管和温度计的规格相同,但各试管中液体种类不同;另有盛有沸水的烧杯一个,酒精灯一个、铁架台一套。

①小明选用的两个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先将烧杯内的水加热至沸腾,且用酒精灯持续加热,使水始终保持沸腾状态,水沸腾后,小明将甲、乙两试管同时放入沸水中,这样操作可保证两试管中液体的加热时间相同,其目的是使两种液体________________。通过观察,发现甲试管中插入的温度计示数升高得快,则______液体比热容大。
②小明随后将甲、乙两试管取出,再将装有等质量液体的丙、丁两试管同时放入沸水中。发现插入丙试管中的温度计示数升高得快,过了一会儿,它取出丙试管,同时记录丙试管中温度计升高的温度值Δt。又过了一段时间,当丁试管中插入的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也等于Δt时,取出丁试管。因为______液体加热时间短,所以______液体比热容较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