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练习_2.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3762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4

1.简答题(共3题)

1.
一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两倍,在6000m高空水平飞行.当你在地面上听到飞机在头顶上方的轰鸣声时,飞机已飞到前方多远的地方(水平距离)?
2.
拿一面锣来,将它敲响。用力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3.
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沈括的这段记载有何科学道理?

2.选择题(共5题)

4.
某人面对山崖大喊一声,1.2s后听到自己的回声,则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为( )
A.204m
B.408m
C.340m
D.170m
5.
下列四种环境不能传声的是()
A.有浓雾的早晨
B.冰天雪地的北极
C.宇航员走出飞船进入太空
D.潜水员潜入海水中
6.
三位同学在铁路边议论,用哪种方法尽早听到远在视野外的火车开过来的声音()
A.在路基上,全神贯注,侧耳细听
B.趴在路基上,把耳朵紧贴在枕木上听
C.趴在铁轨上,把耳朵紧贴在铁轨上听
D.三种办法都不行
7.
甲在铁水管的一端敲一下,乙把耳朵贴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三下响声,这三下响声传播的介质依次是( )
A.铁、空气、水
B.铁、水、空气
C.水、空气、铁
D.空气、水、铁
8.
停止敲锣后,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
A.虽然锣面振动停止了,但仍能发声
B.锣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
C.声音传到人耳需要一段时间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3.填空题(共8题)

9.
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如图所示,是扬声器构造示意图。当线圈中通过变化电流时,线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从而带动与线圈相连的纸盆______,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
10.
你试试能用哪些方法使下面的这些物体发声?
一根棉线或者橡皮筋_____________;
一个酒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笔帽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找一根长木棍,一位同学用针尖轻轻地刮木棍的一头(如图所示),刮木棍的沙沙声连他自己都听不清。另一位同学在木棍的另一头,把耳朵紧贴木棍,却能听到他拍来的“电报”。想想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_____________。
12.
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当抽气机开动时,将听见_______。
13.
不同物质对声音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通过时,________传播最快,___________传播最慢。
14.
看家的狗睡眠时把耳朵贴在地上,是为了能听到远处来人的脚步声,这是由于_________的原因。
15.
把一盆清水摆放在桌上,用两石块在水中互相撞击,将耳朵贴近盆边,听到水里石块相击的声音了吗?__________想想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_________。
16.
如图所示,把振动的音叉移近一个用细绳吊着的很轻的塑料球,音叉并没有碰到球,球发生了运动,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音叉的振动通过_____传给_____。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可以听到由音叉发出来的声音。当把音叉放在真空的瓶子中,音叉仍然振动,但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了,原因是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