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甲在铁水管的一端敲一下,乙把耳朵贴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三下响声,这三下响声传播的介质依次是( )
A.铁、空气、水
B.铁、水、空气
C.水、空气、铁
D.空气、水、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2-15 06:24: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气温有关,下表提供了声速随气温变化的规律。
声速(m/s
) 331.5
332.7
333.9
335.1
336.3
337.5
温度/℃
0
2
4
6
8
10
12
(1)根据表中数据推算,12℃时声音在静风中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m/s。
(2)一山谷宽 675 米,小金站在山谷中某处大喊一声,他听到前后两次回声的时间间隔为 0.4秒,求小金距两侧峭壁各多远?_________ (山谷气温为 10℃)
同类题2
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同类题3
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同类题4
观察下表中两种物质的声速(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请判断:声速的大小可能是与
有关。
物质
空气(15℃)
空气(25℃)
蒸馏水(25℃)
蒸馏水(80℃)
声速/m·s
-1
340
346
1497
1543
同类题5
蛇是没有耳朵的,但是打草却能惊蛇,这是因为()
A.打草时使草和周围的地面发生振动,蛇感知到危险所以离去。
B.蛇的舌尖能探测到人体气味,所以“知趣”地离开。
C.蛇有探测红外线的功能,所以“知趣”地离开。
D.蛇的皮肤被草弄得痒痒的,所以只得离开。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