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2.选择题- (共16题)
4.
在严寒的冬季,怡臣同学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凝固 | B.凝华 | C.升华 | D.液化 |
5.
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A.初春,薄雾缥缈 |
B.盛夏,夜深露重 |
C.深秋,天降浓霜 |
D.寒冬,滴水成冰 |
6.
下雪了,小宇从外面捧回一团雪放在杯子中,插入一支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降到-6℃,他将杯子放在盛有许多热水的盆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是( )
A.一直不变 |
B.先不变,后变大 |
C.一直变大 |
D.先变大后不变,后来又变大 |
7.
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但水蒸气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空气中、后者是由热水汽化生成 |
8.
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A.液化放热 | B.蒸发吸热 | C.凝固放热 | D.升华吸热 |
9.
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
10.
假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一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
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
C.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
D.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比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
11.
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加热到某一定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
金属 | 钠 | 镁 | 铝 | 铜 | 铁 |
熔点/℃ | 97.5 | 649 | 660 | 1083 | 1535 |
沸点/℃ | I883 | 1090 | 2467 | 2567 | 2750 |
A.铁一铜合金 | B.镁一铁合金 |
C.钠一铝合金 | D.铁一铝合金 |
14.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 |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
C.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
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 |
15.
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在天晴的中午,小强用同样的半杯水分别泼展在室内、有风的阳台上的一块或二块瓷砖上.记录地面变干的时间(砖的大小均相同),并记录在表格内,根据表格内容可以得出与结论是( )
半杯水 | 室内 | 阳台 | ||
1块砖 | 2块砖 | 1块砖 | 2块砖 | |
变干时间 | 2.5h | 1h | 45min | 20min |
A.只能得出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
B.只能得出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
C.只能得出与液体的温度和表面积有关 |
D.能得出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表面空气流速都有关 |
16.
20世纪60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蒿的水溶液使其沸腾,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高温破坏了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


A.用微火加热使水溶液慢慢沸腾 |
B.用旺火加热水溶液缩短沸腾的时间 |
C.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
D.用高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
17.
通常情况下,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8.9℃,利用液态空气提取气体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最先分离的是()


A.氦气 | B.氧气 | C.氮气 | D.无法确定 |
18.
如图是用水壶烧开水的情景,下列关于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比较浓,而靠近壶嘴的地方却没有“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液化需要时间,靠近壶嘴处的水蒸气来不及液化 |
B.靠近壶嘴处的温度比较高,水壶喷出的高温水蒸气难以液化 |
C.靠近壶嘴处的温度比较高,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难以液化 |
D.离壶嘴较远处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比靠近壶嘴处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多 |
19.
如图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第4min时,水开始沸腾 |
B.在第4-6min的过程中,水不吸热 |
C.在第6min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100℃ |
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 |
3.填空题- (共5题)
20.
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_做测温物质;
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__做测温物质。
物质 | 水银 | 酒精 | 甲苯 | 萘 |
熔点/℃ | -39 | -117 | -95 | 80.5 |
沸点/℃ | 357 | 78 | 111 | 8 |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_做测温物质;
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__做测温物质。
21.
如图为一款火箭动力自行车,最快行驶速度可达333km/h.将常温状态下的过氧化氢气体通过 的方法液化成液态,再与催化剂一起放于燃料罐中,反应后向火箭尾部喷出650℃的高温水蒸气,自行车即可获得向前的巨大推力,从而高速前进。图中火箭尾部产生大量的白气现象,是因为尾气中的 发生了 现象。

22.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小莉从冰箱里拿出根冰棒吃了起来,顿时感觉凉爽了.冰棍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__热量;哥哥从冰箱中取出瓶矿泉水,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23.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