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专题复习训练卷二对环境的察觉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27662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4

1.选择题(共20题)

1.
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人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2.
如图所示,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玻璃砖A和半球形玻璃砖B放在报纸上,若正方体的边长和半球的半径相同,则从正上方沿图中虚线(中心线)方向往下看中心线对准的文字(    )
A.A和B中看到的都比实际的高
B.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比实际的低
C.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与实际的一样高
D.A和B中看到的都与实际一样高
3.
在年三十晚上,大家都喜欢燃放烟花爆竹。小芳发现远处的烟花燃放时,看到烟花后,过了大约2 s,才听到其爆炸的响声,则小芳离烟花燃放点的距离大约()
A.680 mB.340m
C.1360 mD.3×108m
4.
小华同学周末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照相时,发现同学们已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宇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
A.手机远离同学B.手机靠近同学
C.手机适当向左移动D.手机适当向右移动
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真空也能传声
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6.
到游泳池游泳时会有这样的经验,泳池的浅水区看上去好像很浅,但一脚踩下去会有种“踏空”的感觉,这是因为泳池的实际深度比看上去要深,原因是()
A.发生了光的折射
B.发生了光的反射
C.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D.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改变
7.
在一些大型晚会上,有时我们会看到演员服装的颜色会随着舞台追光灯颜色的变化而呈现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如果我们想让演员的一套单色服装在不同的灯光下呈现尽可能多的颜色,则演员服装的颜色应该是()
A.白色B.黑色
C.红色D.什么颜色都一样
8.
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9.
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10.
某同学在观看平静的湖水里慢慢游动的鱼,同时他还看到湖面上映出的岸边的大楼,他看到的鱼和大楼分别()
A.大楼是实像,鱼是虚像
B.大楼是虚像,鱼是实像
C.大楼和鱼都是虚像
D.大楼和鱼都是实像
11.
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它的翅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振动40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分辨出蜜蜂是飞出采蜜,还是采了蜜回来,养蜂人是根据蜜蜂飞行时的什么特征来辨别的()
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
C.飞行的高度D.飞行的路线
12.
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钟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使玻璃罩内成为真空,则()
A.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B.电铃继续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D.电铃停止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13.
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
物质
空气
氧气



物质的密度/(kg/m3
1.29
1.43
2700
7900
11300
声音传播的速度/(m/s)
330
316
5100
500
1300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14.
校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时,若终点裁判没有以发令枪的烟为准,而是以枪声为准记时,则会使运动员的成绩()
A.偏好B.偏差
C.没有影响D.可能偏好,可能偏差
15.
青少年时期若长时间不注意用眼卫生,且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发生近视,关于近视眼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眼球内晶状体前后径过大
B.在阳光直射下看书不容易近视
C.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的眼叫近视眼
D.看书一小时后远眺几分钟可以预防近视
16.
伞兵从飞机上跳下,下方正好有个湖,在下落过程中伞兵在水中的像大小会()
A.变大B.变小C.不变D.消失
17.
下图是四位同学作的平面镜成像图,图中MN为物体,M’N’为对应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18.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主要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 )
A.手影
B.镜中的像
C.放大镜把字放大
D.放在玻璃砖下的笔错位
1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照相机B.幻灯机
C.放大镜D.潜望镜
20.
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眼睛应该和视力表相距5米,如果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该是()
A.1mB.2m
C.3mD.4m

2.填空题(共9题)

21.
据文献记载,至今世界上已经发现了62例先天性无痛症患者,他们由于天生无痛觉,幼年时往往在进食时自己将舌头咬破,行走时将关节扭伤而不知晓。因此,他们必须学会如何防止烫伤、碰撞,这种患者容易死于内脏炎症或体表大面积感染。根据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痛觉对人具有 作用。
22.
晴天,我们常常可以在茂密的树下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由于光在空气中沿_______的结果。其实,这些小亮斑是___________的像。
23.
在光具座上,用蜡烛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应依次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且使它们的大致相等,当实验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可发现烛焰的像向上端移去,这是因为___________的缘故。
24.
下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放大、  (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如果图中h="40" 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  cm。
25.
光射到光滑平面时的反射现象为________反射,射到粗糙平面时的反射现象为___________反射,不论发生哪种反射时,每条光线都遵守___________定律。
26.
小强同学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告诉他己患了某种屈光性的疾病,并给他画了幅图(如图所示)来说明情况。

(1)你看了图后可判断小强同学的眼睛已经成为 (填“远视眼”或“近视眼”)
(2)若要使他能在正常情况下看清楚黑板上的板书,你认为应用  来矫正。(填“凹透镜”或“凸透镜”)
27.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大约是___________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m/s。
28.
如图所示,落地平面镜高0.8米。身高1.5米的姚安美同学站在镜前却看不到自己全身的像,她回想起科学课上所学知识就___________(填“适当后退一段距离”或“适当把镜子升高一段距离”),当她看到了自己全身像时,此像的大小与她本人相比应该是___________(填“大”“小”或“一样大”)
29.
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________引起的。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_______过程中减弱噪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