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放大、
(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如果图中h="40" 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
cm。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7-01-09 10:03: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a)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可以确定像的_____.如图(b)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应是倒立_____的实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向左移动时,应将光屏向_____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选填“左”或“右”).
同类题2
课间常见到同学在校园漫步散心。当你从拱形石桥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你在水中所成像的大小将( )
A.不断变大
B.先变小,后变大
C.不发生变化
D.先变大,后变小
同类题3
岸上景物在湖水中形成清晰的倒影(如图1所示),下列有关“水中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
D.“水中倒影”比岸上景物大一些
同类题4
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高一些
同类题5
小晨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
(1)实验时小晨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 A 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为______________;
A. 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实验中小晨要多次改变蜡烛A 的位置,她这么做的目的是_____;
(3)实验中,如果实验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 A 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两个清晰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 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cm;
(4)实验中如果玻璃板没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则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光的反射和折射
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