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请分析计算:
(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_________组。
(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______
(3)表中a的值为______。
(4)求表中m的值。______
实验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稀盐酸质量/g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混合物质量/g | 3.0 | 6.0 | 9.0 | 12.0 |
所得溶液质量/g | 101.9 | 103.8 | 105.0 | a |
剩余固体质量/g | 0 | 0 | m | n |
(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_________组。
(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______
(3)表中a的值为______。
(4)求表中m的值。______
2.
某兴趣小组进行纯碱样品(杂质仅含NaCl)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测定实验。主要操作流程如下图。

(1)请指出图中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节约药品,可先向呈碱性的Na2CO3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__色,再向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至颜色恰好消失,即可停止滴加。
(3)以下操作过程会导致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值偏小的有__。

(1)请指出图中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节约药品,可先向呈碱性的Na2CO3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__色,再向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至颜色恰好消失,即可停止滴加。
(3)以下操作过程会导致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值偏小的有__。
A.称量沉淀质量时忘记读取游码所示的值(不为零) |
B.沉淀未完全烘干就进行称量 |
C.溶解时,充分搅拌后,样品未能完全溶解即进行下步操作 |
2.选择题- (共15题)
3.
爱国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该方法是将CO2和NH3通过饱和的NaCl溶液中充分反应,其中的一步反应是NH4HCO3+NaCl===NaHCO3↓+NH4C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
B.该反应中四种物质都是盐 |
C.反应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NaHCO3 |
D.反应后的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NaCl |
4.
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人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E段发生的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
B.PF段有沉淀生成 |
C.G点溶液的pH >7 |
D.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6.
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在水中会电离出 OH - |
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 pH 降低 |
C.碳酸钠溶液中存在 OH - |
D.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 |
7.
向一定质量的 Na 2CO 3、Na 2SO 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 BaCl 2、HCl 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 段发生了一个反应 |
B.c 点沉淀的成分为一种 |
C.m=2.33 |
D.取 d 点对应的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加入的盐酸已过量 |
9.
除去食盐水中CaCl2和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③①②⑤④ | B.①⑤③②④ | C.①③②⑤④ | D.①③⑤④② |
10.
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粗盐提纯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
B.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是①④⑤ |
C.配制溶液时,①所用烧杯内壁沾有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 |
D.⑤操作中待溶剂全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
11.
中国丝绸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处理丝绸,该“碱剂”可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这种“碱剂”可能是( )
A.食醋 | B.烧碱 | C.草木灰 | D.生石灰 |
12.
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炒完菜后,应及时擦掉锅底水分,这样可以防止铁锅生锈 |
B.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可用做治疗胃酸的胃药 |
C.被蚊虫叮咬后可以涂抹肥皂水或小苏打水以减轻疼痛 |
D.工业酒精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主要成分为甲醇 |
13.
市场上出售的紫葡萄,表皮上常附有一些浅蓝色的斑点,它是为防治霉菌而喷洒的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中含有一种有毒的盐,因此在吃葡萄之前,应将葡萄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这种有毒的盐是( )
A.BaCl2 | B.CuSO4 | C.AgNO3 | D.Na2CO3 |
14.
硫酸铜溶液能用于植物灭菌治病。配制好的溶液,若用铁制容器盛放,铁制容器内壁上会产生一层红色物质。下列解释和结论正确的是 ( )
A.铁的表面被腐蚀了,使铁生锈,该红色物质是铁锈 |
B.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铁置换出铜,红色物质是铜 |
C.铁与硫酸铜发生了置换反应,红色物质是铁锈 |
D.铁与硫酸铜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红色物质是铜。 |
16.
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炒菜时如果不放食盐,菜将食之无味。它有许多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是它的用途的是( )
A.医疗上用它来配制生理盐水 |
B.农业上用氯化钠选种 |
C.生活中用食盐来腌渍蔬菜、肉 |
D.常用晾晒海水的办法得到含较多杂质的粗盐 |
17.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aHCO3是纯碱 |
B.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NH4Cl |
C.配制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 |
D.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
3.填空题- (共10题)
18.
硫酸钡不容易被X射线透过,在医疗上可用作检查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小柯将硫酸镁溶液滴入硝酸钡[Ba(NO3)2]溶液中得到硫酸钡,如图表示该实验过程中溶液总质量随加入硫酸镁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C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有___。

19.
碳酸钠(Na2CO3):俗称___________,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_____性,它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在常温下干燥的空气里,该晶体会又会失去结晶水。
23.
硫酸铜(CuSO4):_____色粉末,易溶于水,溶液为___色。硫酸铜晶体为___色晶体(俗称胆矾、蓝矾),无水硫酸铜也易吸水变成胆矾,利用这一特性检验某些物质中是否含有少量水分。
24.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某校在端午节开展了包粽子活动。粽子吃起来咸淡适中,有同学猜想其中一定含有食盐。于是从煮过粽子的锅里取少量的水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你认为这样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食盐的存在,并说明理由:______。
25.
以粗盐(含杂质
、
、
、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为除去
、
、
,并得到中性的食盐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①加过量的
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
溶液,④加适量的稀
,⑤加过量的
溶液,能达到目的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⑤③②①④ | B.③⑤①④② | C.③⑤①②④ |

26.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白色沉淀Ⅱ的化学式 。
(3)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 。

(1)白色沉淀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白色沉淀Ⅱ的化学式 。
(3)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