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7题)
1.
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氢氧化钠、硝酸钠、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小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等分为两份;
②往一份无色溶液中加人稀硫酸,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③往另一份无色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产生白色沉淀。
请回答:
(1)仅根据②推测原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
(2)原样品的所有可能组成是__________。

小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等分为两份;
②往一份无色溶液中加人稀硫酸,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③往另一份无色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产生白色沉淀。
请回答:
(1)仅根据②推测原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
(2)原样品的所有可能组成是__________。
2.
如图中的a、b、c、d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连线的两物质(或其水溶液)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其中甲是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乙为氯化物,是家庭做菜时必要的调味品;a为常见的单质,它的制品在生活中应用极广,其组成元素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所必需的;c中含有三种元素,c和d相混时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物丙。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c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c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
3.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1)白色沉淀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
(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________(填化学式)组成的。

(1)白色沉淀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
(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________(填化学式)组成的。
4.
某KCI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钾的流程如下。(氯化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1)沉淀a是__________。
(2)操作1是__________。
①冷却热饱和溶液②蒸发结晶
(3)若KC1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K2SO4,小科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增加一步实验:在“加入过量K2CO3。溶液”与“过滤”操作之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小江认为这种方案不合理,会导致所得KC1固体中含有新的杂质,新杂质是__________

(1)沉淀a是__________。
(2)操作1是__________。
①冷却热饱和溶液②蒸发结晶
(3)若KC1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K2SO4,小科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增加一步实验:在“加入过量K2CO3。溶液”与“过滤”操作之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小江认为这种方案不合理,会导致所得KC1固体中含有新的杂质,新杂质是__________
5.
采用“双碱法”使烟气(含SO2)脱硫是我国目前环保领域的的经济、实用、高效的一种方法。其脱硫(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工业流程如下,试回答:

(1)吸收塔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NaOH溶液喷洒成雾状来吸收SO2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沉淀室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碱法”中实际使用的碱原料只有_______________(填名称或化学式)。

(1)吸收塔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NaOH溶液喷洒成雾状来吸收SO2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沉淀室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碱法”中实际使用的碱原料只有_______________(填名称或化学式)。
6.
小金同学为了寻找含碳酸钙质量分数超 85%的石灰石,现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为了测定该碳酸钙混合物是否符合标准,小金同学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操作如图所示)(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四组实验教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计算:
(1)分析表中数据,判断实验三中的样品是否已完全反应并写出理由:________。
(2)表中 a 的值为________;求表中 m=________。
(3)通过计算推断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否符合要求。________

四组实验教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稀盐酸质量/g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混合物质量/g | 3.0 | 6.0 | 9.0 | 12.0 |
所得溶液质量/g | 101.9 | 103.8 | 105.0 | a |
剩余固体质量/g | 0 | 0 | m | n |
(1)分析表中数据,判断实验三中的样品是否已完全反应并写出理由:________。
(2)表中 a 的值为________;求表中 m=________。
(3)通过计算推断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否符合要求。________
7.
铝在生活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久了,其银白色光泽会变暗淡,故又称假银箔,铝箔放置很久表面暗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新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上图所示。在0~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的速度逐渐放缓,直到反应停止时,铝箔还有大量剩余。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速度放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测量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小柯取2克铝箔样品与5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铝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51.8克。计算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_____

(1)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久了,其银白色光泽会变暗淡,故又称假银箔,铝箔放置很久表面暗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新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上图所示。在0~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的速度逐渐放缓,直到反应停止时,铝箔还有大量剩余。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速度放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测量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小柯取2克铝箔样品与5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铝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51.8克。计算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_____
2.选择题- (共15题)
8.
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有① ② | B.实现③ 转化,可通至氯化钠溶液 |
C.实现⑤ 转化,可加入碳酸钙粉末 | D.实现⑥ 转化,可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
10.
粗盐必须除去其中所含的Ca2+、Mg2+、 SO42-及泥沙后,才能配制成饱和食盐水做电解工业的原料。先将粗盐溶于水,过滤除去泥沙,然后进行下列各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②⑤③ | B.④①②⑤③ | C.②⑤④①③ | D.④②⑤①③ |
11.
下列实验中,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方法都符合实验目的的是验目的( )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主要操作方法 |
A |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 各成分的溶解性差异 | 蒸发 |
B | 分离水与酒精的混合物 | 各成分的密度差异 | 蒸馏 |
C |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酸根离子的化学性质差异 | 加碳酸钠溶液,观察产生气泡快慢 |
D | 除去FeSO4、CuSO4混合溶液中的CuSO4 | 金属活动性差异 | 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 | B.B ![]() | C.C ![]() | D.D |
12.
将两份质量分数相同的Ba(OH)2溶液分别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HNO3的CuSO4溶液和混有少量稀H2SO4的CuSO4溶液中,所得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变化有图a、b两种情况,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图第①阶段反应结束时,溶液中含有Cu2+、NO3-和SO42- |
B.两种情况下,第①阶段生成的都是BaSO4沉淀 |
C.b图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导电性越来越弱 |
D.两种情况下,若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Ba(OH)2溶液质量相等,则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相等 |
13.
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A.CuSO4、NaCl、Zn(NO3)2 ![]() | B.MgCl2、Na2SO4、NaOH |
C.CaCl2、NaNO3、Ba(NO3)2![]() | D.H2SO4、NaNO3、NH4HCO3 |
14.
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物质组成的.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已知:①氯化镁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②氯化钠和氯化镁都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①氯化镁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②氯化钠和氯化镁都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 B.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镁 |
C.该融雪剂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和硝酸钠 | D.该融雪剂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或硝酸钠 |
15.
某同学对Fe2O3做了如图探究活动,已知氯气在水溶液中能将Fe2+转变为Fe3+,且每一步都充分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无色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B.黑色粉末是Fe3O4 |
C.① 过程Fe2O3中的氧元素全部转人无色气体 | D.② 过程有置换反应发生 |
16.
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OH、HCl、FeCl3 | B.K2CO3、HCl、NaNO3 |
C.K2SO4、Ba(OH)2、Na2CO3 | D.Na2CO3、BaCl2、Na2SO4 |
17.
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
B.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生成的水倒流,也有利于将试管内的空气完全排出 |
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再通入气体,以防止发生爆炸 |
D.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 |
18.
实验室的试剂常与空气中的一些成分作用而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对试剂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铁粉生锈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有关 |
B.氢氧化钠潮解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
C.浓盐酸变稀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 |
D.氧化钙的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
19.
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
A.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都是有机物 |
B.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所以电离能产生的化合物是酸 |
C.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 |
20.
图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①和③属于有机物,物质④属于氧化物 |
B.物质③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C.参加反应的物质①和②的分子个数比为1﹕2 |
D.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21.
为了研究和识别物质,需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 酸 | 碱 | 盐 | 氧化物 |
A | HNO3 | Na2CO3 | Cu(NO3)2 | Fe3O4 |
B | HCl | NaOH | NaCl | C2H6O |
C | H2SO4 | KOH | NH4NO3 | H2O |
D | H2O2 | Ca(OH)2 | ZnSO4 | O2 |
A.A | B.B | C.C | D.D |
22.
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①单质、②化合物 ![]() | B.④碱、⑤氧化物 ![]() |
C.④碱、⑤含氧化合物 ![]() | 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 |
3.填空题- (共4题)
23.
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识含有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
图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装置编号。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为使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________。
(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不正确的地方,如何改进?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装置连接正确进G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图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装置编号。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为使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________。
(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不正确的地方,如何改进?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装置连接正确进G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24.
新材料的研制和使用促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用下列对应序号填空.
①金属材料 ②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合成材料 ④复合材料
(1)钒钢用于制造高铁的铁轨,它属于________ .
(2)特种陶瓷用于制作月球车中的超声电动机,它属于________ .
(3)国产大飞机的轮胎是用合金钢和橡胶等物质制成的,它属于________ .
①金属材料 ②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合成材料 ④复合材料
(1)钒钢用于制造高铁的铁轨,它属于________ .
(2)特种陶瓷用于制作月球车中的超声电动机,它属于________ .
(3)国产大飞机的轮胎是用合金钢和橡胶等物质制成的,它属于________ .
25.
药品分类存放是实验室管理的基本要求。某校实验室的药品柜里已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1)若要在每个柜子门上贴上物质类别的标签,则③号柜的标签上应写________。
(2)上述柜子中的有些物质间能发生置换反应。请从柜中选择两种物质,写出它们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药品柜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药品 |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 盐酸 硫酸 | 二氧化锰 氧化铜 | 氯化钠 硫酸铜 | 锌粒 铜片 |
(1)若要在每个柜子门上贴上物质类别的标签,则③号柜的标签上应写________。
(2)上述柜子中的有些物质间能发生置换反应。请从柜中选择两种物质,写出它们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7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