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无水氯化钙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以石灰石矿粉(含有SiO2、Fe2O3、MgSO4等杂质)为原料,生产无水氯化钙的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流程图中推知:Si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2)加入BaCl2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3)滤渣3中除有Ca(OH)2外,还有________(填化学式)。
(4)产品中的杂质除极少量H2O外,最有可能含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流程图中推知:Si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2)加入BaCl2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3)滤渣3中除有Ca(OH)2外,还有________(填化学式)。
(4)产品中的杂质除极少量H2O外,最有可能含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
某氢氧化钙粉末中含有碳酸钙杂质。取样品25g于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搅拌,再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g。
(2)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g。
(2)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
2.选择题- (共20题)
3.
物理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转换法”等研究方法,下列研究实例中,采用“转换法”的是()
A.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 |
B.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
C.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时,通过U形管压强计中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 |
D.探究两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串联时,可用一个阻值为2R的电阻来代替 |
4.
如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细胞质先平均分成两份 |
B.经过过程②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
C.过程①是细胞生长,过程②是细胞分化 |
D.A,B,C代表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组织 |
5.
下列关于实验中选择的实验试剂及用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做“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时要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
B.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可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 |
C.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
D.可用澄清的石灰水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
7.
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能产生大量的个体 |
B.在动物的生存斗争中,一定是体型较大的个体获胜 |
C.不同种生物之间有生存斗争,同种生物之间没有生存斗争 |
D.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
8.
向含有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被,所加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 B.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质量分数不变 |
C.沉淀完全时,x的数值为80 | D.N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7.55g |
9.
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A.CuSO4、NaCl、Zn(NO3)2 ![]() | B.MgCl2、Na2SO4、NaOH |
C.CaCl2、NaNO3、Ba(NO3)2![]() | D.H2SO4、NaNO3、NH4HCO3 |
10.
如图为物质转化关系,其中“→”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则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A.H2O2、O2、H2O |
B.NaOH、NaCl、NaNO3 |
C.CuO、Cu、Cu(NO3)2 |
D.Na2CO3、CO2、CaCO3 |
11.
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锌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u的活动性比Ag强,只用盐酸无法探究两者活动性强弱 |
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
C.c~d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Cu2+ |
D.从m1变化到m2时,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变大 |
12.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
B.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
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
13.
下列实验操作和目的都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目的 |
A | 将一小片pH试纸湿润后放在玻璃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 | 测定某溶液的pH |
B | 制取蒸馏水时,应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 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
C | 先将胶头滴管挤压,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 | 保证滴管的胶头部分也充满液体 |
D | 将水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稀释浓硫酸 |
A.A ![]() | B.B ![]() | C.C ![]() | D.D |
15.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至A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电源电压为20V | B.EF是V1表示数随A表示数变化的图像 |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 ![]() | D.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为14.4W |
16.
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平面内” |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
D.验证“反射角等于人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
17.
小关在探究磁现象的活动中能够实现的是( )
A.用小磁针吸起铜块或铝块 |
B.用放大镜能看到磁铁周围的磁感线 |
C.用磁铁吸起铜导线制成的通有电流的轻质螺线管 |
D.把小磁针放在磁铁周围的任何位置,静止后小磁针的北极都指向地理北极 |
18.
如图,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壁,右端与物块M连接,置于粗糙水平面上,当M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物块M拉至A处由静止释放,M向左最远可运动至B点.则物块()


A.从A到O一直加速运动 |
B.从A到O先加速后减速 |
C.从O到B先加速后减速 |
D.从O到B先匀速后减速 |
19.
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台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或者用厚度不同的衣服包裹同一机械闹钟,他所听到的声音响度都会发生改变。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响度会随离声源的远近而改变吗 |
B.响度为什么会随离声源远近而改变 |
C.响度会随隔声材料的厚度而改变吗 |
D.响度和隔声材料的厚度及声源远近有什么关系 |
20.
高层建筑的墙体中有三根绞在一起的电线,可以用如图乙所示的“测量仪”把它们区分开。小华将A、B连在一起时,小明将‘测量仪”连接在X、Z两端.灯泡发光;小华将B、C连在一起时,小明将“测量仪”连在X、Y两端,灯泡发光。则


A.A和Y是同一根电线,B和Z是同一根电线 |
B.B和Z是同一根电线,C和Y是同一根电线 |
C.A和Y是同一根电线,B和X是同一根电线 |
D.B和X是同一根电线,C和Y是同一根电线 |
21.
下列现象中,能够证明大陆漂移的是()
①非洲大陆西岸与南美洲大陆东岸轮廓线十分相似、吻合
②世界上所有的海洋是相通的
③我们脚下的大地是坚固的、稳定的,我们并没有看到它的变化
④非洲和南美洲分布的鸵鸟有共同的祖先
①非洲大陆西岸与南美洲大陆东岸轮廓线十分相似、吻合
②世界上所有的海洋是相通的
③我们脚下的大地是坚固的、稳定的,我们并没有看到它的变化
④非洲和南美洲分布的鸵鸟有共同的祖先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2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
B.每条经线长度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也相等 |
C.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地形越平坦 |
D.闭台等高线的中心肯定是山地 |
3.填空题- (共7题)
23.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此图回答:

(1)在此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生产者指的是图中________
(2)写出该生意系统中能量损失较少的食物链________。
(3)在此生态系统中若乙的数量突然减少,假设丁的数量不变,则其他生物在短时间内的变化可能是________。

(1)在此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生产者指的是图中________
(2)写出该生意系统中能量损失较少的食物链________。
(3)在此生态系统中若乙的数量突然减少,假设丁的数量不变,则其他生物在短时间内的变化可能是________。
24.
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相关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开花植物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之前,需完成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2)受精完成以后,图一中的________发育成图二所示结构。
(3)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消耗的有机物来自于图二中的[]________。([]填代号,横线填名称,下同)
(4)图三中的[]________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

(1)绿色开花植物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之前,需完成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2)受精完成以后,图一中的________发育成图二所示结构。
(3)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消耗的有机物来自于图二中的[]________。([]填代号,横线填名称,下同)
(4)图三中的[]________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
25.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生活中常用铜作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空气中的________和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3)为了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择Al、Cu和下列试剂中的______来达到实验目的。(选填字母序号)
(4)可“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不)________。
(1)生活中常用铜作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空气中的________和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3)为了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择Al、Cu和下列试剂中的______来达到实验目的。(选填字母序号)
A. Al2(SO4)3溶液 | B. FeSO4溶液 | C. CuSO4溶液 |
26.
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 :OB=1:2,甲对水平面的压强为零。当乙浸没在某液体中时,甲对水平面的压强为6000Pa,甲的底面积S甲=10-2m2 ,乙的体积V乙=2×10-3m3。则乙物体受的浮力F乙浮= ________N,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g=10N/kg)


27.
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利用箱子运送建材上楼.每改运送量不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材重量变化的图像如同乙所示,滑轮和钢绳的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g取10N/kg。

(1)若某次运送建材的质量为40 kg.求此时的拉力是多少?
(2)若工人在1min内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了12 m,作用在钢绳上的托力为200 N,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时,运送建材的重力是多大?

(1)若某次运送建材的质量为40 kg.求此时的拉力是多少?
(2)若工人在1min内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了12 m,作用在钢绳上的托力为200 N,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时,运送建材的重力是多大?
28.
某一型号飞机,它具备超音速巡航、电磁隐身等优异性能,该飞机最大起飞质量为40 t,最大飞行高度达18000 m,最大载油量为10 t,飞机航行时所受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见下表:
已知飞机发动机燃油完全燃烧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40%,飞机使用的航空燃油的热值为5×107J/kg。则
(1)完全燃烧10 t燃油,能够转化成的机械能是多少焦耳?______________
(2)若在飞机油箱中装了一半燃油,并且以500m/s的速度匀速前进时,飞机的最大航程约是多少,____
(3)当飞机以600 m/s的速度匀速前进时,飞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多少千瓦?______
速度v/(m·s-1)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阻力f/N | 0.3×104 | 1.2×104 | 2.7×104 | 4.8×104 | 7.5×104 |
已知飞机发动机燃油完全燃烧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40%,飞机使用的航空燃油的热值为5×107J/kg。则
(1)完全燃烧10 t燃油,能够转化成的机械能是多少焦耳?______________
(2)若在飞机油箱中装了一半燃油,并且以500m/s的速度匀速前进时,飞机的最大航程约是多少,____
(3)当飞机以600 m/s的速度匀速前进时,飞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多少千瓦?______
29.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是导致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某社团的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可以检测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电路图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为4.5 V,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0Ω,R0是一氧化碳气敏电阻,其阻值与其所接触空气中一氧化碳旅度变化规律如图,报警装置(可看成电压表)采集AB间输出的电压,搬警器设定AB间电压等于或大于3 V时报警,此时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刚好是触发报警装置报警的最小浓度。求:

(1)当AB间电压刚好达到报警电压时,R两端的电压是多少?通过R0的电流为多少?________
(2)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为400ppm时,通过计算说明报警器是否报警。_______
(3)请提出一种提高发动机效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浓度/ppm | 0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电阻/Ω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1)当AB间电压刚好达到报警电压时,R两端的电压是多少?通过R0的电流为多少?________
(2)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为400ppm时,通过计算说明报警器是否报警。_______
(3)请提出一种提高发动机效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