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质量评估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5864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4

1.选择题(共15题)

1.
如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装置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利于通入氢气
B.在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
C.待药品完全反应后,需同时撤去酒精灯和通氢气的导管
D.该实验装置也可直接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2.
下列物质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A.H2SO4 HCl
B.CONa2CO3
C.Cu(OH)2NaOH
D.NaNO3Ba(NO3)2
3.
关于下列物质的转化过程:H2→H2O,CO →CO2,C→ CO2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C.都能通过和单质反应实现
D.变化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改变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B.金属都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C.铁与氧气反应一定生成四氧化三铁
D.含有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5.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Na2OB.NaOHC.CuSO4·5H2OD.H2SO4
6.
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图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根据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三种化肥中,尿素的含氮量最高
B.B物质为碳酸氢铵
C.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D.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则会使检验结果不准确
7.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哪种气体含量增加所致(  )
A.NO2B.CO2C.SO2D.氟利昂
8.
把足量的铁粉分别投入到各组物质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是(  )
A.Na2SO4和CuSO4
B.H2SO4和  CuSO4
C.HCl 和H2SO4
D.CuCl2和 Cu(NO3)2
9.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O2→H2CO3
B.CuO→Cu(OH)2
C.H2CO3→CO2
D.Cu(OH)2→CuO
10.
铁、稀硫酸、石灰水和氯化铜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类型或主要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处发生置换反应B.B处发生复分解反应
C.C处产生气泡D.D处生成白色沉淀
11.
下列对反应X+3NaOH=3Y+Fe(OH)3↓的分析,错误的是(  )
A.X中含有三价元素
B.X可能是Fe2(SO4)3
C.Y中一定含有Na元素
D.Y可能是NaNO3
12.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
A.氧化钾、氧化铁、氧化铜B.氧化钾、氢氧化钠、氧化铁
C.氧化银、氧化钠、氧气D.氧化钠、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13.
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C、CO、CO2
B.H2O2、H2O、O2
C.KOH、K2CO3、KNO3
D.Fe2O3、FeCl3、Fe(OH)3
14.
把6克碳在24克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30克B.22克C.32克D.44克
15.
“浙中生态廊道”不仅是深化金华“五水共治”的新战场,也是一条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浙中生态廊道”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有利于治理水污染
B.可以杜绝酸雨的形成
C.有利于治理雾霾污染
D.有利于保护水域生态系统

2.填空题(共8题)

16.
A、B、C、D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属于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C、D物质类别不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图中“→”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若C是二氧化碳,B是氢氧化钙,则B→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若C是锌,A和B都属于酸,写出D可能的化学式:_____(物质类别不同的两种即可)。
17.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点燃CH4之前应_____。8g CH4完全燃烧消耗32g O2,生成a g CO2和18g H2O,则a=_____。
②由CH4在该流程中的作用表明: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有_____变化(选填“能量”或“原子个数”)。
(4)尿素属于_____(选填“氮肥”“磷肥”或“钾肥”);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18.
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_____。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3)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
19.
下列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一些物质: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铜。它们进行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花束能从A传到G。其中A的固体俗称干冰。请回答:

(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_____上。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反应。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是_____。
(3)当G换成另一个同类别物质时就能将花传回起点A,它是_____(填名称)。
20.
A~E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已知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属于碱;E属于盐。则C的化学式为_____;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1.
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所加试剂均足量)。

(1)操作Ⅰ、Ⅱ的名称是_____。
(2)无色气体的质量是_____g。
(3)固体甲的成分是_____。
(4)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_。
(5)求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_____
22.
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kg,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3.
某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用煤约400kg,所用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约为1%。若其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那么该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向大气中排放约_____kg的二氧化硫。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