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5题)
1.
如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装置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利于通入氢气 |
B.在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 |
C.待药品完全反应后,需同时撤去酒精灯和通氢气的导管 |
D.该实验装置也可直接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
3.
关于下列物质的转化过程:H2→H2O,CO →CO2,C→ CO2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
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
C.都能通过和单质反应实现 |
D.变化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改变 |
6.
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图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根据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三种化肥中,尿素的含氮量最高 |
B.B物质为碳酸氢铵 |
C.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
D.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则会使检验结果不准确 |
8.
把足量的铁粉分别投入到各组物质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是( )
A.Na2SO4和CuSO4 |
B.H2SO4和 CuSO4 |
C.HCl 和H2SO4 |
D.CuCl2和 Cu(NO3)2 |
10.
铁、稀硫酸、石灰水和氯化铜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类型或主要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处发生置换反应 | B.B处发生复分解反应 |
C.C处产生气泡 | D.D处生成白色沉淀 |
13.
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C、CO、CO2 |
B.H2O2、H2O、O2 |
C.KOH、K2CO3、KNO3 |
D.Fe2O3、FeCl3、Fe(OH)3 |
15.
“浙中生态廊道”不仅是深化金华“五水共治”的新战场,也是一条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浙中生态廊道”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有利于治理水污染 |
B.可以杜绝酸雨的形成 |
C.有利于治理雾霾污染 |
D.有利于保护水域生态系统 |
2.填空题- (共8题)
16.
A、B、C、D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属于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C、D物质类别不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图中“→”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若C是二氧化碳,B是氢氧化钙,则B→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若C是锌,A和B都属于酸,写出D可能的化学式:_____(物质类别不同的两种即可)。

(1)若C是二氧化碳,B是氢氧化钙,则B→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若C是锌,A和B都属于酸,写出D可能的化学式:_____(物质类别不同的两种即可)。
17.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点燃CH4之前应_____。8g CH4完全燃烧消耗32g O2,生成a g CO2和18g H2O,则a=_____。
②由CH4在该流程中的作用表明: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有_____变化(选填“能量”或“原子个数”)。
(4)尿素属于_____(选填“氮肥”“磷肥”或“钾肥”);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点燃CH4之前应_____。8g CH4完全燃烧消耗32g O2,生成a g CO2和18g H2O,则a=_____。
②由CH4在该流程中的作用表明: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有_____变化(选填“能量”或“原子个数”)。
(4)尿素属于_____(选填“氮肥”“磷肥”或“钾肥”);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18.
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_____。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3)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_____。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3)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
19.
下列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一些物质: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铜。它们进行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花束能从A传到G。其中A的固体俗称干冰。请回答:

(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_____上。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反应。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是_____。
(3)当G换成另一个同类别物质时就能将花传回起点A,它是_____(填名称)。

(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_____上。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反应。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是_____。
(3)当G换成另一个同类别物质时就能将花传回起点A,它是_____(填名称)。
20.
A~E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已知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属于碱;E属于盐。则C的化学式为_____;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1.
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所加试剂均足量)。

(1)操作Ⅰ、Ⅱ的名称是_____。
(2)无色气体的质量是_____g。
(3)固体甲的成分是_____。
(4)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_。
(5)求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_____

(1)操作Ⅰ、Ⅱ的名称是_____。
(2)无色气体的质量是_____g。
(3)固体甲的成分是_____。
(4)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_。
(5)求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_____
22.
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kg,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
(2)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3)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kg,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