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3题)
2.
根的生长是由于( )
A.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
B.根冠不断的增加新细胞,分生区也不断的增加新细胞 |
C.根冠不断的增加新细胞,伸长区细胞不断的伸长 |
D.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成熟区形成了大量根毛 |
3.
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选取一个枝条,环剥1cm左右宽的树皮,露出木质部,用刀轻刮木质部表面以清除筛管,然后用凡士林涂抹环剥部位,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 )
A.环剥口的上侧长出枝瘤 |
B.环剥口的下侧长出枝瘤 |
C.环剥口的上、下侧都会长出枝瘤 |
D.被环剥的树枝死亡 |
5.
水分从土壤溶液中进入植物体,再由植物体返回大自然的途径可以表示为()
A.土壤中的水分→植物细胞→筛管→气孔→大自然 |
B.土壤中的水分→植物细胞→导管→气孔→大自然 |
C.土壤中的水分→导管→植物细胞→气孔→大自然 |
D.土壤中的水分→筛管→植物细胞→气孔→大自然 |
6.
有关八年级科学中的“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电解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阳极,阳极上产生氧气 |
B.医院里的“负”压病房,病房内的气压比病房外要大,空气从病房外流入病房内 |
C.在地球上植物的茎具有“负”向地性,会向下生长 |
D.扫地机器人在工作时,在机器人的内部会形成“负”压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垃圾被压进机器人内部 |
8.
生长素是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
B.生长素总是促进植物的生长 |
C.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
D.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还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
9.
12月9日~10日,2017美丽乡村·环浙江骑游暨首届江南之巅自行车赛在丽水举行。下列是有关运动员在骑车过程中体温调节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
B.运动员皮肤血管舒张以增加体表散热 |
C.运动的主要散热方式是汗液蒸发 |
D.运动员大汗淋漓,原因是体内的产热大于散热 |
10.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 |
B.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200毫升某溶液,密度为1.2克/厘米3,其中含溶质24克 |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
13.
已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时,2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5克甲;3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那么,在20℃时进行比较,正确的是( )
A.S甲=S乙 | B.S甲>S乙 | C.S甲<S乙 | D.无法确定 |
14.
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开酒精灯,下列说法:①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继续沸腾;②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停止沸腾;③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继续沸腾;④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停止沸腾,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15.
在研究大气压强时,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将一空的塑料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包装纸事先做成的小漏斗轻轻地放在杯口上(漏斗口做的大小适宜,且漏斗与杯口密切接触),他向漏斗中快速加入一定量的水,可观察到( )


A.部分水流入塑料杯后停止流入 |
B.水慢慢地全部流入杯中 |
C.水不流入杯中 |
D.水快速地全部流入杯中 |
16.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亮 |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变暗 |
17.
氢气球上升的过程中将出现的现象是( )
A.上升到最大高度后由于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所以会长期浮在空中 |
B.因为高空温度低,球内气体遇冷收缩,气球体积越来越小 |
C.由于氢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所以气球会一直上升 |
D.由于上升过程中球内压强大于球外压强,气球不断膨胀,一定高度后气球一定破裂 |
18.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将材料相同的a、b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a球体积大于b球体积。静止时,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悬浮在液体中,a、b两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 P甲、P乙,则( )


A.F甲=F乙;P甲=P乙 | B.F甲=F乙;P甲>P乙 |
C.F甲>F乙;P甲=P乙 | D.F甲>F乙;P甲>P乙 |
19.
如图所示,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闭合电键前,移动滑片P到最右端是为了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②闭合电键后,移动滑片P的作用是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③闭合电键后,移动滑片P的作用是控制通过电阻的电流保持不变
④闭合电键后,移动滑片P的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①闭合电键前,移动滑片P到最右端是为了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②闭合电键后,移动滑片P的作用是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③闭合电键后,移动滑片P的作用是控制通过电阻的电流保持不变
④闭合电键后,移动滑片P的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20.
如图为通电电路中一段导线内的电荷分布示意图。●表示带正电的原子核,
表示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关于导线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正确的是()



A.两种电荷都向左定向移动 |
B.两种电荷都向右定向移动 |
C.●不做定向移动,![]() |
D.●不做定向移动,![]() |
21.
将一个重为
的熟鸡蛋(蛋壳重量可忽略)放进盛有浓盐酸水的杯中,鸡蛋漂浮,然后逐渐向杯中加入清水,当鸡蛋下沉至杯底静止时停止加水,图中选项能粗略描述这个过程中浮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22.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4.5V,且保持不变R1=5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通过分析计算:说明滑动变阻器R2允许的取值范围( )


A.0Ω-10Ω | B.0Ω-20Ω | C.5Ω-20Ω | D.2.5Ω-10Ω |
23.
如图所示的电子体温计通过流过半导体制成的感温头的电流来反映人的体温,这利用了该半导体


A.良好的导电特性 | B.良好的绝缘特性 |
C.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 D.电阻随光照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
2.填空题- (共8题)
24.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春天剪取了一段柳树的枝条,到实验室来进行观察。

(1)他们将枝条插入到了稀释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将枝条横切做切片观察(如图),发现图中A部分被染成红色,这个部分应该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图中B所在的位置含有的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________。
(3)图中C所示的结构为_____,因为有了这一结构,所以该植物茎能够______。

(1)他们将枝条插入到了稀释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将枝条横切做切片观察(如图),发现图中A部分被染成红色,这个部分应该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图中B所在的位置含有的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________。
(3)图中C所示的结构为_____,因为有了这一结构,所以该植物茎能够______。
25.
小明放学回家,路过某居民小院时不慎被一只突然窜出的猫抓伤了手。请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小明被猫抓时,手立即缩回,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____________ (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
(2)小明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___________ (填序号)传达到 ___________产生痛觉。
(3)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家小院,小明的心跳和呼吸都会不由自主的加快,这属于_________反射;听到有人说到“猫”也会紧张,这是由于人类特有的 __________________中枢参与的结果。

(1)小明被猫抓时,手立即缩回,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____________ (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
(2)小明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___________ (填序号)传达到 ___________产生痛觉。
(3)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家小院,小明的心跳和呼吸都会不由自主的加快,这属于_________反射;听到有人说到“猫”也会紧张,这是由于人类特有的 __________________中枢参与的结果。
26.
下表是氯化钠(NaCl)和硝酸钾(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据此表我能回答:
(1)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g。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该溶解度可能是______g。
(3)在60℃时,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g。
(4)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应采取______的方法。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g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KNO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g。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该溶解度可能是______g。
(3)在60℃时,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g。
(4)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应采取______的方法。
27.
如图为某公司生产的车用尿素溶液的标签,用尿素[CO(NH3)2]溶液处理柴油汽车尾气,可以有效降低有害尾气的排放.

(1)实验室配制该尿素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
(2)某实验室中现有100kg15%的尿素溶液和50kg30%的尿素溶液,若选用这两种溶液混合配置一瓶该车用尿素溶液,应该如何进行?______

(1)实验室配制该尿素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
(2)某实验室中现有100kg15%的尿素溶液和50kg30%的尿素溶液,若选用这两种溶液混合配置一瓶该车用尿素溶液,应该如何进行?______
28.
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加入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
B.与b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29.
在水桶中装满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缓慢地按入水中,在饮料罐浸没之前,越往下按感觉浮力越________。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有关。用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它的重力和浮力大小________,液体的密度越大,它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密度计的位置也就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
30.
某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其中介绍了当乘坐的小轿车不慎落入水中时,所应采取的自救方法。如果河水较深,车沉入水中后将无法打开车门,此时不要惊慌,在水将要没过头部时深憋一口气,待水充满车厢后,就可以打开车门逃生了。这是出于最初轿车沉入水中时,车外水的压强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车内空气的压强,会产生一个向_____________(填“车内”、“车外”)方向的压力差,随着车内水面升高,车内外的压强差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等于”),车门就容易打开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3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