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0124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3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切实提高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含金量”,就必须动真格,而这个改革不可能一挥而就。
②他继承并发扬了前人的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岩的气势,写出了光照千秋的诗算。
③《中国在梁庄》以复杂多端的角色和角度,展示了在市场经济大湖冲击下农民的生存百态,可谓力透纸背。
④家长定要擦亮眼睛,现在各种辅导机构鱼龙混杂,一不小心,你就可能既损失金钱又浪费时间。
⑤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把学习西方的“长技“提高到关系民族安危的层面,这在当时可谓空谷足有。
⑥从那以后,施特劳斯圆舞曲才登堂入家,从普通舞会的通俗伴奏舞曲成为正统的音乐会的主要旋律。
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②⑥D.③④⑤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本届淮北食品博览会本着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检办会为原则,尽可能整合地方优势货源办会,简化活动的程序和环节。
B.与其说是人工智能战胜了李世石,还不如说是哈萨比斯及其领导的团队战胜了李世石,更确切地说是集体智慧战胜了个体智慧。
C.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不仅可能会延缓或者阻碍国家相关料研项目的决策与实施,甚至会影响公众作出科学、理性的判断。
D.为新农村的典范,淮北市南山村的民俗文化和乡土特产已成为发展旅游经济,吸引城市游客的重要资源。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亲爱的老师,请您放心,这本纪念母校创办110周年的珍贵影集,我一定会好好惠存,不会把它弄丢的。
B.家长应该把“感恩”的权利还给孩子,要知道,哪怕是孩子一张手写的贺卡,我们老师也会欣然笑纳的。
C.面对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乡长不禁也“文绉绉”了起来:“穷乡僻壤,无以招待,略具薄酒,聊表芹意!”
D.在离别故乡佛山70多年后,95岁的王奶奶近日在20多名后裔的陪护下,从海外回到了魂牵梦萦的佛山。

2.诗歌鉴赏(共2题)

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北戍琅琊城诗

江孝嗣

驱马一连翩,日下情不息。

芳树似佳人,惆怅余何极。

薄暮苦羁愁,终朝伤旅食。

文夫许人世,安得顾心忆。

按剑勿复言,谁能耕与织。

(注)①江孝嗣:南朝诗人,此诗作于诗人赴戍地之时。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句先写急赴戍地时的紧迫情形。“连翩”一词刻画出一位急国家事功的志士形象,“情不息”进一步刻画了志士汹涌翻腾的内心世界。
B.五、六句写诗人一路从早到晚,跋涉不止,不仅要忍受思念家人的痛苦,还要经受劳累和饥饿的折磨,为下文的叙事做了进一步的铺垫。
C.对于道路羁旅愁苦的渲染,诗人欲抑先扬,目的是表现诗人战胜与亲人离别、颠沛道路的磨难之后,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更为坚定。
D.最后四句连用“安得”“谁能”两个有力的反诘句,言尽旨远,强调诗人断然抛弃儿女情长的纠缠,追求远大抱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
E.全诗语言清劲,慷慨悲凉,充满慷慨刚劲之气,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一个身处国家河割裂、失地待复的多事之秋的爱国志士的英雄本色。
【小题2】本诗的三、四句“芳树似佳人,惆怅余何极”广受后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薄幸•送安伯弟

韩元吉

送君南浦。对烟柳、青青万缕。更满眼、残红吹尽,叶底黄鹂自语。甚动人、多少离情,楼头水阔山无数。记竹里题诗,花边载酒,魂断江干春暮。

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漫留君住。趁酴醿香暖,持杯且醉瑶台露。相思记取,愁绝西窗夜雨。

注:韩元吉,河南许昌人,是南宋初期主战派人物之一。
【小题1】下列选项中,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一开头开门见山,迅速入题。“南浦”两字是人们抒发惜别之情的常见意象,令
读者感受到一股感伤的意味。
B.“青青万缕”描写满眼的绿柳,让人产生分别的感伤的联想。“更满眼、残红吹尽”,使人去想象那残花在枝头片片被吹落的景象,增添了感伤的气氛。
C.“记竹里题诗”三句中“载酒”“题诗",是文人常见的交往活动。“魂断”二字,是“悲哀”的意思,直言今日别离的苦痛。
D.“闻鸡起舞” 是个典故。词的开头写送别,“漫留君住”三句,又回到惜别,劝安伯姑且停留片刻,持杯痛饮。
E.词的上阕主要写离别,下阕主要是抒发感慨。全词写眼前景当下事,感情深挚,读来有一种苦涩的韵味。
【小题2】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西魏的微笑
薛林荣
麦积山石窟第四十四窟,西魏造像,距今约一千四百七十年。
石窟中主佛高约一点六米,水涡纹高肉髻,结跏趺坐。举右手,五指前伸,掌向外,作“释迦五印”之一的“无畏印”;左手下垂膝前,作“与愿印”。舒指仰掌间若有甘露流焉。鼻梁高而修直,额头宽广。通肩袈裟自然下垂,衣褶如花朵般盖过双膝,覆于佛座前,比重几乎占到了整座雕塑的一半,质感厚重,线条飘逸,层次分明,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佛坐姿势极为沉静,衣褶的曲线却动感十足,其雕刻之精妙,光影之分配,开北朝造像之新境。这显然是西魏泥塑的巅峰之作,也是北朝石窟造像中的至尊之作。特别令人惊叹的是,这尊佛长眉入鬓,眼光下垂,细而长的眼角和微翘的嘴角流露出深情的笑意,慈悲庄严中有着温暖娴静的人间表情,她的微笑使密如蜂房的洞窟瞬间生动起来!
那么,她的原型是谁?
是西魏文皇后乙弗氏。
史料载,乙弗氏是河南洛阳人,容貌端庄,仁慈宽厚,是西魏文帝即位后册封的第一位皇后。南北朝时期,东魏强大,西魏弱小。后者存世仅二十二年,政权事实上掌握在权臣宇文泰的手里。作为弱国傀儡皇帝的皇后,乙弗氏显然是弱势群体,悲剧命运是必然的。彼时,东魏、西魏均对北方强敌柔然国采取和亲的乞求政策,先是东魏将公主嫁给柔然,西魏见状,慌忙废掉乙弗皇后,迎娶柔然公主,立为“悼后”。乙弗氏被悼后威逼西走秦州(今甘肃天水),在麦积山削发为尼。但这还远远不能令柔然国的公主心安。当柔然国再次兴师百万进犯西魏时,开出的退兵条件,竟然是要求西魏处死乙弗氏!积贫积弱的西魏连打仗的血性也失去了,魏文帝只好敕令乙弗氏自尽。乙弗氏一人自尽,可以退兵百万。在这种情况下,乙弗氏只能自尽。她选择了“引被自覆而崩”,自己活活蒙死了自己,年三十一岁。
一代皇后悲壮地退隐在历史的深处,但西魏雕塑史上最精湛的一笔才刚刚入题。以乙弗氏皇后的形象为蓝本,约一千四百七十年之前的麦积山,新落成了一尊佛陀的造像,后人编号第四十四窟,是麦积山唯一的皇家石窟。普遍的说法是,第四十四窟坐佛是乙弗氏之子武都王为纪念母亲所塑。
乙弗氏的儿子武都王应当从首都长安带来了最高水平的工匠,他们从渭河的下游溯流而上,为麦积山石窟发愿造像。这是一次技术、精神、思想乃至情感的支援,工匠们秉持先进理念,同时兼顾渭河流域对于“美丽庄严”的审美要求,所造西魏坐佛,比例尺度十分完美,庶几无纤毫遗失,人物的慈悲本性和内在神韵反映得恰到好处。第四十四窟的造像技术远远胜于同类石窟,不难理解,这是由于皇宫的眷顾。
她是渭河流域最雍容华贵的一尊佛。
印度的佛、菩萨造像,都是男性,传入中土后,逐渐趋于女性化。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所造佛像无不面相圆润、弯眉细目、鼻挺嘴小,女性化特征十分明显。这一趋势在西魏得到了延续。麦积山石窟第四十四窟更是创立了西魏“美丽女佛”的无上典范。
佛像的女性化,与其说是一个宗教学话题,不如说是一个民俗学话题。大慈大悲、美丽矜持、和蔼可亲……这些最能打动天下苍生的柔软词汇,更多地与女性联系在一起,佛陀在浩大的看不见的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作用下,由男相而女相,从至高无上的神坛走向众生,渗透着世俗化的情感。于是,工匠们以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塑造了庄严而又漂亮的佛陀女相!
初夏的麦积山,雨过天晴,烟树隐隐。二十年来,我去过很多次麦积山石窟,但拜谒第四十四窟,生平只有一次殊胜的机缘。美丽端庄、恬淡微笑的西魏坐佛,有着脱俗的仪容和正大的仪表,庄严如法,安详自在。我感到那股笑意从佛陀的曲眉丰颊间荡漾开来,由佛而人,由人而山,由山而树。
(节选自《散文》2014年第4期)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自然段写第四十四窟主佛像,先工笔细描写它的高度、手形、坐姿、装束等基本特征,再写它的微笑,形神兼备。
B.第五自然段交代这尊微笑佛像的原型是西魏文皇后乙弗氏,她被废掉后来到秦州,但仍难逃厄运,最后被逼自尽。
C.文中讲述印度的佛、菩萨造像都是男性化,是为了突出佛教中国化后,无论是佛像女性化还是女性的地位在北方民族都普遍得以体现。
D.文章写法灵活,开头描写精雕细刻,以微笑为线,贯穿起历史和现实,中国和印度的材料,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交替运用。
【小题2】结合文本,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小题3】结合文本,探究标题中的“微笑”包含哪些丰富意蕴。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超级演讲家霍金

   霍金的演讲之路建立在过去数十年对理论物理学的卓越贡献上。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他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被誉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在声望一步步提高的同时,他开始思考,科学应该是为世人所熟知的,若是一些科学成果只在业内存在震撼,却无法在大众中普及,那这些研究成果还有什么伟大可言呢?于是,除了写书和参加学术研讨会,他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作为“超级演讲家”的历程。
1987年10月,英国的伯明翰召开运动神经细胞协会会议,霍金受邀进行了一场演讲,题目是《我的病历》。霍金从自己的童年开始讲起,从那些“笨手笨脚”的先兆,一直讲到21岁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也讲到了“最多还能活两年”的预言。他表示,面对随时都会到来的死亡威胁,那种感觉很不好受,但是他依然在进行科学研究,依然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我并不比别人差什么”。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4月,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进行了一场题为《黑洞和婴儿宇宙》的演讲。霍金指出,大多数人会认为进入黑洞之后,就可以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区域,于是就出现了时空旅行的巨大可能。他提醒人们,不要渴望进入黑洞,如果人类跳入黑洞,瞬间就会被撕得粉碎,连构成他身体的粒子也不能避免。随后,这位“被撕得粉碎的人”就会通过婴儿宇宙,经过另一个黑洞被发射出来,重现于另一个区域。这次演讲吸引了众多对宇宙存在好奇的听众,霍金总能把一些枯燥的理论通过绮丽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
霍金试图通过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国及美国发表演说,l989年10月,他还来到西班牙的奥维多,此次的演讲题目是《公众的科学观》。霍金认为,社会对科学研究的态度大都漠不关心,对于科研成果为公众生活带来的改变,公众也是冷眼相待。现在的首要问题就是让科学在大众中普及,让大众能够对温室效应、酸雨、遗传工程甚至核武器的发展等问题得出较为科学的看法。中学的科学教育制度需要改善,要拓宽科学传播的途径,如电视节目,在娱乐的同时注重教育意义,让观众明白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霍金还把他的思想传播到了对他来说非常遥远的国度——中国。2006年6月17日,霍金以病残之躯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抵达北京。这是继1985年、2002年两次访华后,他第三次踏上中国的土地。6月18日,他面对中国的6300多名听众演讲他的《宇宙的起源》,他围绕“我们为何在此,又是从何而来?”的问题展开,宇宙是否会继续膨胀?会不会在某一个时点最终坍塌?这些都是充满神秘感的东西,在足球世界杯尽情演绎的夏日里,霍金掀起了又一轮科学的热潮。
霍金的演讲充满了科学的正能量,他的演讲实录被印刷成各类读物销往世界,演讲的视频被制作成各类纪录片畅播全球。霍金就这样在宇宙的星际当中影响着我们,像一颗耀眼的星辰熠熠生辉。

(摘编自荣楚欧《霍金传》)

相关链接
①在演讲时,靠电脑合成发音是一项艰辛的工作,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通常要准备10天,但这并没有削弱霍金同大众交流的愿望。在他看来,向大众揭示宇宙的神奇和宇宙学研究所反映出的哲学和科学思想,这是学者的本分。(蔡肖兵《生命还在希望就在》)
②在中国,霍金走近公众所引起的轰动有目共睹。2002年他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那次演讲的会场座无虚席,这说明一个事实:霍金正在用他非凡的个人魅力,吸引大众走近科学。丘成桐先生如此评价:“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大科学家应当带头做科普。”(2006年6月22日光明日报《霍金:一个巨大的科学磁场》)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霍金在宇宙论和黑洞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奠定了他在当代理论物理学界的地位,也成为他日后演讲成功的坚实基础。
B.霍金并不满足于只在科学界拥有声望,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能为世人所熟知,从而开始了为大众普及科学的演讲家历程。
C.在《黑洞和婴儿宇宙》的演讲中,霍金谈到了人类能否进入黑洞实现时空旅行的问题,巧妙地为大众解释了枯燥的黑洞理论。
D.霍金试图通过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他的演讲没有只局限在英国和美国,他曾经前后三次到中国访问。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霍金21岁时面对死亡的威胁,仍投身科学研究,自强不息,掌控自己的命运,体现出非凡的人格魅力。
B.大科学家霍金没有只埋头于书斋和学术研讨会,他将主要精力都放在演讲事业中,带头做科普,值得其他科研工作者学习借鉴。
C.霍金的演讲有对遥远宇宙的探讨,但主要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他不仅是一个研究宇宙的科学家,更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思考者。
D.本文侧重对霍金演讲内容的介绍,对其科研经历叙述不多,但读者仍能从中了解到霍金是如何成长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和超级演讲家的。
E.霍金在名为《公众的科学观》的演讲中认为,当下的首要问题是让科学在大众中普及,对此我们可以从改善中学的科学教育制度、拓宽科普渠道入手。
【小题3】为什么霍金被誉为“超级演讲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情景默写(共1题)

8.
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白处。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礼拜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书法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___”的结局。
(5)《琵琶行》中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作文(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石悦,2006年某省理科高考状元,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业完成于北京大学,在校成绩非常突出,读研期间拿到了含金量极高的国家奖学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但她目前是一名网络游戏主播,某网络直播平台拥有109万的关注量,新浪微博90万粉丝。石悦坦言从名校毕业却做游成主播的“转型”是兴趣驱动,此举在网上引发争议。
有人说。“学了那么多年的专业,又学得那样好,转行做网络主播,可惜了。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更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有人言辞激烈:“名校毕业做网络主播,是讽刺还是玩笑?浪费国家教育资源!”当然也有人表示理解“游戏媒体人和清华北大学霸,这两个身份并不矛盾,用心做自己爱做的事情,活出自我,挺好!”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 请根据材料,联系现实,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语言表达(共1题)

10.
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逻辑不当的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双十一”“双十二”已经成为消费者“血拼”的节日。商家打出“买一送一”的大优惠,把商品捆绑在一起,给消费者优惠的同时,也增加了销量。“凡购返现”……买得越多,省得越多,刺激着人们的购买欲望,在售后方面,不少商家更是做出了“质量保证,商品包退换”的承诺,目的是令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舒心。在消费者协会提醒大家,在消费时,要多留个心眼,防止消费陷阱。

①“包退包换”的“商品”可能不指所有的商品,是有前提条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