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1题)
在正常社会秩序下,如果大学生在进入职场之初,便希望寻找捷径“躺着把钱挣了”,只能是__________。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没经过多少正规考察程序,很容易让人入职,而且附加各种诱人的收入承诺和发展机会,那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一些警惕和求证——为什么天上会掉馅饼?这个公司是否正规、招聘人员是否靠谱……但现在,许多大学生缺少常识、_________,丧失了辨别是非曲直的意识和能力,最终可悲地走上了别人设下的圈套。
如果要给如今大学生的“常识缺乏症”找原因,互联网的影响是怎么也绕不开的。当前的大学生多数都是“90” 后,他们几乎从小开始接触互联网——学习、娱乐、沟通、搜索、求助等,几乎都在虚拟的网上解决,所以其生活方式和思维惯性,自然就和互联网绑在了一起。网络上,人们能更加便捷地获取知识、实现交流、传递信息,延长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边界。但________,网上知识一般都是碎片化的,很难提升人的思考水平和思辨能力,且长期接触容易滋生思考惰性,陷于肤浅、习惯轻信;网络交流也多是浅层次、与现实脱节的,缺少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相处等带来的情感体验,影响人格的健全发展。此外,网上各种一夜暴富、__________的事件和观点,也容易对那些急于改变自身命运的大学生形成误导,助长浮躁风气。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痴人说梦 急功近利 无可厚非 骇人听闻 |
B.信口雌黄 揠苗助长 不可否认 耸人听闻 |
C.信口雌黄 揠苗助长 无可厚非 骇人听闻 |
D.痴人说梦 急功近利 不可否认 耸人听闻 |
A.网络上,人们能更加便捷地实现交流、获取知识、传递信息,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边界。 |
B.网络上,人们能更加便捷地获取知识、传递信息、实现交流,延长了学习的时间和拓展了空间边界。 |
C.网络上,人们能更加便捷地传递信息、获取知识、实现交流,拓宽了学习时间和延长了空间边界。 |
D.网络上,人们能更加便捷地获取知识、传递信息、实现交流,拓宽了学习时间和空间边界。 |
①我们在学术研究上要始终秉持虚心向前辈请教的态度,切不要妄自尊大,以免见笑于大方之家。
②近日,印度的一架军用无人机坠落于中国边境,这虽然是突发事件,但其中可圈可点的疑点很多。
③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式。
④ 2001年开始,教育部出台放宽高校招生报考条件的政策,要求各高校对大龄考生和应届生等量齐观。
⑤过去的一年,五风十雨,夏秋季农作物歉收,但广大农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迅速调整种植结构,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⑥农村各地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一饭千金等现象有所回潮,这不但加重了群众负担,而且污染了社会风气,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①②⑤ | B.②③⑥ | C.①④⑥ | D.③④⑥ |
A.人以其雄健 秦以攻取之外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
B.提刀而立 赂秦而力亏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
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始臣之解牛之时 此天之亡我 |
D.呼余宿其家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何其衰也 |
A.椒房,后妃所住的宫殿,用花椒和泥涂壁,取其香暖兼有多子之意;妃嫔媵嫱,在《阿房宫赋》中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高,媵指陪嫁的人。 |
B.冠是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冕,是一种最尊贵的礼冠,最初天子、诸侯、大夫在祭祀时都戴冕;“冠冕”既可用作仕宦的代称,又被用来比喻“居于首位”。 |
C.《古诗十九首》被南朝萧统编入《文选》,代表了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后人把它们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如钟嵘称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
D.苏轼是宋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词体革新家。苏词不但在数量上居两宋词人之首,而且打破了前人“词为艳科”的旧传统,题材广泛。 |
①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②汉骑追者数千人 ③洎牧以谗诛 ④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⑤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⑥何为而在此 ⑦苟以天下之大 ⑧祸患常积于忽微 ⑨而告以成功
A.①③⑤/②⑥⑦/④/⑧⑨ |
B.①⑤/②③⑧/④/⑥⑦/⑨ |
C.①③⑤/②⑦/⑧⑨/④/⑥ |
D.①⑤/②⑧/③⑨/④/⑥⑦ |
A.导大窾 顺着 举天下之豪杰 所有的 吾数击杀响马贼 屡次 |
B.工技击 擅长 暴秦之欲无厌 满足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即使 |
C.六国互丧 相继 抑本其成败之迹 或者 乃中《经首》之会 节奏 |
D.危樯独夜舟 危险 算而今重到须惊 料想 迷花倚石忽已暝 天黑 |
A.不能独完 义不赂秦 礼天下之奇才 |
B.函梁君臣之首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日削月割 |
C.李牧连却之 则不快吾意 忧劳可以兴国 |
D.岸土赤而壁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辇来于秦 |
A.有俊鹘抟水禽 抓 进乎技矣 超过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接触 |
B.廊腰缦回 曲折 闾里之侠皆宗之 尊奉 方山子傥见之欤 或许 |
C.日益骄固 顽固 引之长丈许 拉 时座上有健啖客 善于 |
D.批大郤 空隙 四海一 统一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于 |
A.《登岳阳楼》颔联意境宽阔广大,颈联却变得狭窄,似乎不太相称,实则是以空阔境界反衬诗人的飘零孤独。 |
B.《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所写的是他幻想中的天姥山,这座天姥山是现实天姥山被夸张后的幻影,是浪漫主义艺术特征的体现。 |
C.《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中写诗人“起坐弹鸣琴”时清风吹拂,月光徜徉,这些景象都示意着诗人心神已经进入宁静悠远的境界之中。 |
D.“惟有幽人自来去”一句写诗人隐居在这里,与世隔绝,与自然相融,宁静悠然,但也隐约可见其仕进无望而生发的愤郁之气。 |
A.“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是说,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著,官倒是因年老多病而罢退。这体现了诗人素怀远大政治抱负,但因国家动荡及自身老病而不得施展的悲哀。 |
B.《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以昔日繁华和麦子繁茂的乐景来反衬扬州城残破的“悲”,仅以十字就暗示了扬州浩劫后的荒凉。 |
C.《湘夫人》中用了一些比兴的问句,如湘君所唱“鸟何萃兮蓣中,罾何为兮木上?”这句是用自然现象的错位、颠倒来起兴,比喻诗中主人公的爱情不顺利。 |
D.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蜀相》中诗人主要是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平乱,建立功业。《书愤》中诗人主要是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 |
A.《长相思》中,“夜深千帐灯”既是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
B.韦庄《菩萨蛮(其二)》的主旨是在描写江南好的背景上,述说作者漂泊异乡、有家难归的痛苦感情。 |
C.《越中览古》前面所写的战士着锦、宫女如花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的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 |
D.《蜀相》中“英雄”指那些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诗人自然谈不上英雄,但他郁郁不得志,一生坎坷,自与他们有共通处。 |
2.诗歌鉴赏- (共1题)
不遇咏
王维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①,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悦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②
[注释]①百人会:众多重臣被召的盛会。预:同“与”。②肯:岂肯。徒尔:仅能如此,意指平庸。【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献书报效朝廷却不被接纳,想要回归田园却又收成不好,表现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况。 |
B.诗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而无法如愿,然而又不肯违背自己的心志去趋附权贵、求取功名。 |
C.远赴他乡后,诗人虽然可以和友人一起饮酒、登山、临水,但仍不免触景生情,思念家人。 |
D.今人自私冷漠而友人知我心忧,两者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愤慨,对友人的感激。 |
3.文言文阅读- (共2题)
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垍弱冠举进士。贞元中,制举贤良极谏,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迁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垍考词判,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宪宗元和初,召入翰林为学士,再迁中书舍人。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感出涕。谓垍曰:“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且宰相职当进贤任能。君多精鉴,为我言之。”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吉甫籍以荐于朝,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三年秋,李吉甫出镇淮南,遂以垍代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垍虽年少,而明练时事,严持法度,虽宿贵大僚,不敢干以私。初,垍在翰林承旨,属宪宗新翦蜀乱,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既当国,齐整法度,请绳不轨,考课吏治,皆蒙垂意听纳。岭南节度使杨于陵为监军许遂振所诬,诏授冗官。垍曰:“以一中人罪藩臣,不可!”请授吏部侍郎。严绶在太原,其政事一出监军李辅光,垍劾其懦,以李鄘代之。建中初定两税,厘定常赋,而物重钱轻,其后轻重相反,民输率一倍其初,故赋益苛,民重困。及垍为相,奏请禁之,自是民少息矣。初,拾遗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三人皆迁,及过谢垍,垍独让休复曰:“君异夫二人孜孜献纳者。”休复大惭。垍为学士时,引李绛、崔群与同列。及相,又擢韦贯之、裴度知制诰,皆踵蹑为辅相,号名臣。五年,暴风痹,帝怅惜,居三月,卒,赠太子太傅。
史臣曰:裴垍精鉴默识,举贤任能,辅弼王道。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摘编自《旧唐书•裴垍传》和《新唐书•裴垍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
B.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
C.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
D.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
A.“对策”,指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是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
B.“课”即考核,朝廷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评价,以督促他们完成职务工作。 |
C.“监军”为唐代监督军队的官职;从文中看,监军一职由中正公允的人担任。 |
D.“拾遗”,唐代谏官名,分左右拾遗;杜甫曾任左拾遗,故又被称“杜拾遗”。 |
A.裴垍为官正直,不受请托。裴垍任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他主持考核词判,他能坚守正道,考核官员时注重才能政绩。 |
B.裴垍知人善荐,举贤任能。李吉甫请求裴垍为他推荐人才,裴垍为他推荐三十多位贤能官员;裴垍这一推荐获得当时人们的称赞。 |
C.裴垍忠君爱民,政绩卓著。宪宗平定蜀乱,裴垍参与各种机密事务,深得皇帝信任;又为民请命,废止不合理政策,为百姓减负。 |
D.裴垍选贤用能,贬抑庸劣。不管是任翰林学士还是担任宰相,裴垍均能任人唯贤;对懦弱无能的地方官员,他则另选官员替代。 |
(1)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
(2)垍独让休复曰:“君异夫二人孜孜献纳者。”休复大惭。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①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他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②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了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①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提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③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啮。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④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⑤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⑥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⑦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⑧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注)①挑费:京津冀方言,指家庭日常生活里的开支。
(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市井氛围,为捡烂纸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 |
B.小说注重细微处写人,煤站副经理黑黑的手指、旮旯位置等细节刻画了一个邋遢、怪异的人物形象。 |
C.小说结尾交代捡烂纸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 |
D.作者刻画捡烂纸老头,意在揭示主题:即使是看似微贱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 |
【小题3】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
5.情景默写- (共1题)
(1)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2)江流宛转绕芳甸,__________________。
(3)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5)《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生活奢侈,连梁柱上光彩夺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陋室铭》中从反面虚写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的高雅情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蕴含了飘零之感、迁谪之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无意于功名的情感。
6.材料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