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大窾 顺着    天下之豪杰 所有的  吾击杀响马贼 屡次
B.技击 擅长    暴秦之欲无 满足    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即使
C.六国丧   相继    本其成败之迹   或者    乃中《经首》之    节奏
D.樯独夜舟 危险    而今重到须惊   料想    迷花倚石忽已 天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11 05:45: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前赤壁赋》的作者苏轼,字 ,号 ,北宋文学家。
【小题2】解释加点的词。
正襟坐( )    吾与子之所共( )
【小题3】下列文化知识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望”是指阴历每月十六。
B.“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中运用到了对偶、互文的修辞手法。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化用了《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诗句,原句为“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D.古人常用“美人”作为圣主贤君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小题4】下列短语构成形式不同的一组是( )
A.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B.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C.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D.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小题5】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山川相缪D.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小题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凌万顷茫然 ②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B.①扣舷歌之 ②耳得之为声
C.①挟飞仙遨游 ②余与四人拥火
D.①相与枕藉舟中 ②郁苍苍
【小题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在活用上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孤舟之嫠妇
A.襟危坐而问客B.方其破荆州,江陵
C.鱼虾而友麋鹿D.顺流而
【小题8】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今安在哉
A.渺渺兮予怀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而又何羡乎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往往有得
【小题9】下列对本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被贬为黄州做团练副使时,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
B.这篇赋在写法上仍受传统赋体的束缚,虽然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豪迈奔放,但仍保持了押韵和骈偶句式等特点。
C.苏轼在这篇赋中以“哀”“乐”对举,借主客问答以写志抒情,其实是作者本人矛盾心情的两个方面。最后,“乐”战胜“哀”,主客同达于“共适”之境界。
D.这篇赋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情因景发,景以情显,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兼具哲理。

同类题5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惴慄其隙也,则施施(yíyí)面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山水之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榛莽,焚茅夜,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袵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遯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shāng)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选自柳宗元《永州八记》)

(简注)①僇(lù)人:同“戮人”,即有罪的人。当时作者因王叔文案而被贬官到永州,故以此自称。②惴慄:害怕得发抖。柳宗元被贬官后,继续受到守旧派的攻击,所以他在永州一直惶恐不安,害怕遭受到更大的迫害。③袵席:席子,坐席。④岈然:凸起的样子。洼然:低陷,凹下的样子。⑤若垤(dié):好像小土堆。⑥攒:簇聚。蹙:压缩。⑦遯隐:隐藏。遯,同“遁”,逃道。⑧培:小山丘,小土堆。⑨颢气;“颢”同“灏”,浩。⑩万化:自然万物。冥合:暗合,自然吻合,浑然一体。⑪志:通“誌”,记。⑫元和四年:元和是唐宪宗的年号,元和四年即公元809年。
(阅读指要)

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文章记述了作者登临西山所见的广阔宏伟境界,以及贬官后忧惧心情借此而淡化的精神感受。作者在写西山美景之前,先写他自以为已经占有永州所有的美好山水。这样写,主要是用来显示西山的奇丽独特。作者还有意突出西山之“怪特”、“不与培为类”的品性,显然是为暗喻他那耻与肖小为伍而卓然独立的高洁品德。作者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感情与山水描写结合起来,通过对幽丽清奇的山光水色的精心描绘,暗写出自己长期遭受迫害的满腔幽愤。本篇描摹真切,寓情于景,笔力矫拔,是山水游记的佳作。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居是州,惴慄(______)   (2)得而起,起而归(______)
(3)榛莽,焚茅茷(______)   (4)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之”与“皆在袵席下”句中“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为凡是州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B.其高下势,岈然洼然,若峌若穴
C.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
D.故为文以志
【小题3】文中有些句子最后的字词与下一个句子开头的字词相同,例如:“幽泉怪石,无远不则披草而坐”,“倾壶而则更相枕以而梦”;“觉而而归”等等。上述句子系动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小题4】末段中写酒醉的一笔,点出了文题中的________字。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