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看了以上图画,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假如你要参加以“当今儿童成长方式”为主题的沙龙活动,想就以上图画写一篇发言稿,你会怎么写?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作文 更新时间:2019-05-11 05:46: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静静地看书是一种高尚的享受,陶醉其中并幸福其中。读书是一个人毅力、学习力的长跑,读书是一个人借智最有效的路径,读书是一个人思想力丰满的源泉。读书是为了享受他人的思考,同时激发自己的思考。读书使自己精神分子不断增长,读书是“自己走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路上。让我们怀揣梦想,走在阅读大道上……
请根据以上材料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斗是万物之父。——陶行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长歌行》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佛系青年语录
要求:(1)综合材料意思,联系生活,以材料任意两句或两句以上为关联组合;(2)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3)不得抄袭和套作;(4)字数不少于800字。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两个作文题,请选择其中一题进行写作。
(1)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在多样的表现形式背后,我们可以感觉到一种共同的文化根源。请从以下表现形式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的感悟或者理解。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甲骨文、中国结、京戏脸谱、武术、兵马俑、景泰蓝、对联、谜语、文房四宝、风筝、剪纸、年画、筷子、大花轿、旗袍、茶、中药、鞭炮、中秋、长命锁、桃花扇
(2)中国泱泱五千年文明,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有人说,“文明”意味着一个国家高度繁荣的文化、高度自觉的精神;有人说,“文明”意味着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也有人说,“文明”意味着一个人拥有健康的思想、得体的举止和优雅的语言。《周易·贲卦》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你是怎样看待“文明”的?请写一篇文章,加以论述。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沈从文说:“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
顾城说:“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有人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遥远的距离不再遥远;古人舟车劳顿月余,今人高铁飞机不过数小时。
有人说:面对遥远的事物,有时觉得与之相契;而身边人事,却常觉疏离与陌生。
一位哲人说:“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处看不出所以然,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远和近是个相对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远和近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请以“远和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与抄袭,不少于700字。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以为青春只是一段时间,原来我没懂;我以为母爱只是一顿早餐,原来我没懂;我以为友情只是一个玩伴,原来我没懂;我以为春天只是一些花朵,原来我没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以“懂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1)符合文体要求,突出故事情节及行文线索;(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相关知识点
写作
成长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