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8题)
A.讲演比赛中,王小丽那落落大方的风度,喋喋不休的言语,给观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
B.经调解,梅亚公司放弃了对起达公司的起诉,双方化干戈为玉帛,纠纷变成了愉快的合作。 |
C.刚开始在众人面前讲话,人们往往会心有余悸,表达不能放松自如,但这种经历多了,适应了,也就放开了。 |
D.我们不应该因为工作中出了点错误便悲观泄气,奄奄一息,更不应该因为有了些错误就否定改革开放。 |
A.横暴(héng)埋怨(mái)媛女(yuàn)掩苒摇飏(yáng) |
B.揩油(xié) 蓦然(mù) 嫁奁(lián)起伏跌宕(dàng) |
C.乜斜(miē) 膝盖(qī) 投奔(bēn) 流水潺潺(chán) |
D.聒噪(guō) 喑哑(yīn)脊髓(suǐ) 叱咤风云(zhà) |
A.相与枕藉乎舟中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B.余以光绪己亥四月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C.乃伏行沙土中 乃溢而西南流 |
D.有泉焉,其始出石罅 有君子之德焉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
B.相与枕藉乎舟中 互相枕着垫着 |
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山和水互相对着。 |
D.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
①凌万顷之茫然(凌:迫近,临近) ②苏子愀然(愀然:忧愁的样子)
③正襟危坐(危坐:端坐) ④而卒莫消长(卒:到底,最终)
⑤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薄:靠近) ⑥浸为小渠(浸:灌溉)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②③④ |
D.①⑤⑥ |
2.诗歌鉴赏- (共2题)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小题1】问:诗歌三、四句中的“吹”、“逐”很富表现力,试具体分析二字的作用。【小题2】问:“春”字在抒发感情方面起什么作用?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县郭外高唐、孤岐诸山多虎。一樵者朝行丛箐中,忽失足堕虎穴。两小虎卧穴内。穴深,樵踊而蹶者数,不得出,泣待死。日落风生,虎啸入穴,口衔生麋,分饲两小虎。见樵蹲伏,张牙奋搏。俄巡视若有思者,反以残肉食樵,入抱小虎卧。明日,复衔一麂来,饲其子,仍投馂与樵。樵馁甚,取啖。如是者弥月,浸与虎狎。
一日,小虎渐壮,虎负之出。樵急仰天大号:“大王救我!”须臾,虎复入,拳双足俛首就樵。樵骑虎,出。虎置樵,携子行。阴崖灌莽,禽鸟声绝,风猎猎生于黑林。樵益急,呼“大王”。虎却顾,樵跽告曰:“蒙大王活我,今相失,惧不免他患。幸终活我,导我中衢,我死不忘报也。”虎颔之,遂前至中衢,反立视樵。樵复告曰:“小人西关之穷民也,今去将不复见。归当畜一豚,候大王西关外邮亭之下,某日时过飨。无忘吾言。”虎点头,樵泣,虎亦泣。
迨归,家人惊讯。樵语故,共喜。至期具豚,方事宰割,虎先期至,不见樵,竟入西关。居民见之,呼猎者闭关栅,矛梃铳弩毕集,约生擒以献邑宰。樵奔救告众曰;“虎于我有大恩,愿公等勿伤。"众竞擒诣县,樵击鼓大呼。官怒诘,樵具告前事,不信。樵曰:“请验之,如诳,愿受笞!”官亲至虎所樵抱虎痛哭曰救我者大王耶虎点头大王以赴约入关耶复点头我为大王请命若不得愿以死从大王言未讫虎泪堕地如雨。观者数千人,莫不叹息。官大骇,趋释之,驱至亭下,投以豚,矫尾大嚼,顾樵而去。后名其亭曰“义虎亭”。
(取材于王猷定《义虎记》)
【小题1】用斜线(/)为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官亲至虎所樵抱虎痛哭曰救我者大王耶虎点头大王以赴约入关耶复点头我为大王请命若不得愿以死从大王言未讫虎泪堕地如雨。
【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樵踊而蹶者数 蹶:跳跃 |
B.如是者弥月 弥:满 |
C.拳双足俛首就樵 就:凑近 |
D.众竞擒诣县 诣:到 |
A.①今相失,惧不免他患 ②洛阳人有相仇者 |
B.①小人西关之穷民也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C.①我为大王请命 ②为人请求事 |
D.①驱至亭下,投以豚 ②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A.饲其子,仍投馂与樵 理解:饲养它的幼子,仍然把剩余的食物投给樵夫 |
B.幸终活我,导我中衢 理解:希望最后能让我活下来,把我引到大路上去 |
C.方事宰割,虎先期至 理解:正忙着宰杀(猪)的时候,老虎提前到了 |
D.官大骇,趋释之 |
【小题5】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樵夫在野外不慎落入虎穴,反而得到老虎的照顾,人虎日渐亲近。 |
B.老虎携幼虎出洞后没有忘记樵夫,主动帮他脱离险境并送他回家。 |
C.樵夫与老虎分别时,许诺回家后专门养一头猪来报答老虎的大恩。 |
D.老虎被猎户等围捕后,樵夫舍身为虎请命作证,义虎才得以生还。 |
4.现代文阅读- (共4题)
《傻子的村庄》
村庄很美丽。山,奇形怪状的,美;水,清凌凌的,美。
美丽的村庄,出了个叫美丽的姑娘。谁也没有想到,村庄因为有了美丽姑娘而改变了。
那年,19岁的美丽走出了村庄。
美丽走的那天,被傻子给拦住了。
据说,傻子小时候不傻,后来发烧,烧坏了大脑。傻子爹出车祸死了,娘嫁人时带着他,可傻子又偷偷跑回来了。傻子说话只会说一个字,傻子爱干净,家徒四壁,却连个草刺都见不到。
傻子双手一伸说:“回。”
美丽说:“不。”
傻子固执地说:“回。”
美丽固执地说:“不。”
美丽走了。傻子号啕大哭。村庄的人不明白傻子为啥哭得那么伤心。
3年后。美丽回来了,成为少妇的美丽比原来更美丽了。让美丽锦上添花的是一个比美丽大20岁的画家。画家很有钱,给村庄的家家户户都买了很贵重的礼品,给美丽父母的礼品更是重上加重。
画家一下子就平息了村庄的愤怒。
傻子也收到了同样一份礼品。
画家在村庄待了半个月,他对大家说:“我会给大家带来幸福的。”
画家说这话时,看看美丽,美丽就小鸟依人般靠在画家肩上。
果然,画家走后,就有推土机隆隆开进来,村庄修上了水泥路,一直伸进大山深处。先是有人来玩,说这里真美,而后有许多青年男女来这里写写画画。
画家原来是一所学院的院长,他把村庄变成了他的学生们写生的基地。
村庄里来的人多了,就得吃饭呀。有人开了家庭饭店。最先开饭店的是村支书。村支书跟画家签了协议,要把村庄变成最美乡村农家游。
来的人越多,开饭店的人也越多,几乎家家都热闹起来。
小车如潮水般,一拨一拨的人来,一拨一拨的人走,来时大包小包的,走时轻手轻脚的。
村里人都高兴。只有傻子一人不高兴。
傻子成天嘴里嚷一个字:“脏。”
大家都忙着挣钱,谁还管小溪里漂着垃圾袋,草丛里扔着鸡骨头甚至脏兮兮的卫生纸呢。
傻子有了营生,天天捡垃圾。矿泉水瓶子、饮料盒子、垃圾袋、餐盒,还有扔掉的面包火腿肠。傻子背一个大麻袋,就像一个蜗牛背着一个重重的壳儿,吃力地行走在沟坡谷地。每天把这个大麻袋送到镇里的收购点,来来回回走10里。
收破烂的说:“那些卫生纸啦、塑料袋啦,我们不要。”
傻子就把剩下的半麻袋东西背回来,放一把火烧了。
就有人跟傻子抢破烂了。这些人专门捡能卖钱的。傻子每天只能捡到一些废纸塑料袋卫生纸之类的,卖不了,就堆到自己家里,天天烧。
村支书很生气,就在大喇叭里嚷嚷:“大家不要跟傻子抢饭吃。谁再抢,就把谁家的星星给摘了。”
被评为精神文明户有5颗星,谁家少一颗,寒碜呢。
有一回,美丽回家,傻子就把一麻袋垃圾放到了美丽面前,恨恨地说:“脏!”
美丽赶紧捂住鼻子嘴,掉头钻进屋里。傻子悻悻地把麻袋又背走了。
后来,画家来到村庄,这回没有带美丽,而是带来一个比美丽年轻、比美丽还漂亮的女孩。
画家是来和村支书签协议的。画家负责投入,村支书负责管理。
临走时,傻子把一大麻袋垃圾放在了画家的小车的车盖上,小山一样。
傻子喊:“脏。脏。脏。”
那个姑娘掩住鼻口直恶心。村支书拉住傻子说:“小二,别闹了,听话。”
村里只有村支书把傻子叫小二。
傻子很听支书的话,就使劲儿瞪了画家一眼,把麻袋背走了。
傻子出事是在一天下午。
傻子背着大麻袋,像背一座山,缓缓往前走,村支书去镇里办事,刚好追上傻子。这时,一辆小轿车快速开过来,就见傻子像一只大鸟一样飞了起来,又“噗”的一声落在地上。
开车的画家傻了。
村支书急了。
村支书哭着说:“乖乖,你惹大乱子啦!”
傻了的画家连忙说:“支书,你快救我!”
村支书说:“小二这孩子挺可怜的,没爹没妈的,村里人不让你。”
画家说:“我愿意多赔偿。咱就私了吧。”
画家给了30万赔偿金,还给傻子买了上好的棺材,给傻子立了一块很高的石碑。
村支书跟大家说:“小二的这些钱,就叫傻子基金吧,专门用来奖励保护咱村环境的人。
一家出一个,共同管理,转款专用。”
大家开始想念傻子了。
村庄没有了傻子,依旧干净。
美丽从城里又回到了村庄。
美丽准备在傻子家的原址上建一处“老年人之家”。
美丽推开傻子落满尘埃的屋门,看见当年她和画家送给傻子的礼品,完好无缺地放在那里。
美丽无言,唯有泪水挂满两腮。
那年,美丽因为要离开村庄,与父母吵架,想跳崖,是傻子救了她。
(取材于孟宪歧《傻子的村庄》,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傻子跟娘离开村庄后,又独自偷偷跑回来,源于他对村庄有感情。 |
B.村支书在村里最先开饭店,带头成为推动村庄经济发展的尝试者。 |
C.有人与傻子抢破烂,掠夺了他的营生,暴露出其以强凌弱的本质。 |
D.画家很聪明,但他做的一些事并不美好,作品隐含了对他的批评。 |
【小题3】第二段中“村庄因为有了美丽姑娘而改变了”,综观全文,概括美丽姑娘给村庄带来了哪些改变。
【小题4】有人评论说:傻子是“村庄”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你是否同意这种评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②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④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⑤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小题1】“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中的“恰是到了好处”是指()A.虽是满月,却不能朗照。 |
B.既能酣眠,又可小睡 |
C.在这种环境气氛中酣眠 |
D.在这种环境气氛中小睡 |
(二)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懂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小题1】说说节选部分第一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小题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总是积极的”一句反映了水生嫂对丈夫报名参军的复杂感情,请试做具体分析
(三)
片断一
〔松二爷和常四爷都提着鸟笼进来,王利发向他们打招呼。他们先把鸟笼子挂好,找地方坐下。
松二爷 好象又有事儿?
常四爷 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
〔二德子,一位打手,恰好进来,听见了常四爷的话。
二德子 (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
常四爷 (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
松二爷 (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
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二德子 你管我当差不当差呢!
常四爷 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二德子 甭说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要动手)
片断二
〔秦仲义,穿得很讲究,满面春风,走进来。
王利发 哎哟!秦二爷,您怎么这样闲在,会想起下茶馆来了?也没带个底下人?
秦仲义 来看看,看看你这年轻小伙子会作生意不会!
王利发 唉,一边作一边学吧,指着这个吃饭嘛。谁叫我爸爸死的早,我不干不行啊!好在照顾主儿都是我父亲的老朋友,我有不周到的地方,都肯包涵,闭闭眼就过去了。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儿顶要紧。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您坐下,我给您沏碗小叶茶去!
秦仲义 我不喝!也不坐着!
王利发 坐一坐!有您在我这儿坐坐,我脸上有光!
秦仲义 也好吧!(坐)可是,用不着奉承我!
王利发 李三,沏一碗高的来!二爷,府上都好?您的事情都顺心吧?
秦仲义 不怎么太好!
王利发 您怕什么呢?那么多的买卖,您的小手指头都比我的腰还粗!
秦仲义 你这小子,比你爸爸还滑!哼,等着吧,早晚我把房子收回去!
王利发 您甭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买热茶去!
【小题1】片段一中三个人物的不同语言,显示了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选出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A.胆小、懦弱 | B.凶残、狡诈 | C.正直、刚强 | D.凶狠、霸道 | E.诚恳、老实 | F.耿直、机敏 |
【小题2】本幕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根据那些台词可以推断出来?
【小题3】阅读片断中王利发的台词,结合剧情,分析王利发的人物性格特点。
5.情景默写- (共1题)
(1)《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其成功得益于对语言的巧妙运用。例如连用三个比喻描写静态的荷花,“_____,_____,_______”绘出了月下荷花的美质;运用通感描写荷花的清香,“_____,_____,_______”更使人联想到荷香的若有若无、沁人心脾,语言出神入化。
(2)《前赤壁赋》苏东坡与客秋江应答,提到曹孟德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诗句出自《短歌行》。这篇赋中还描写了曹孟德吟咏此诗的情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材料作文- (共1题)
①阅读,我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与作者一起旅行,一起探索,一同悲欢;现实,我们用在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体味生活,思考人生,认识自我。请以“书里书外”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700字。
②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塑造了很多精彩的人物形象。理解这些人物是理解作品、社会、人生的重要途径。如果你能和文学作品中的某个人物相遇,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以“我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请从《红楼梦》《论语》《茶馆》等经典文学作品中任选一个人物,填在横线上,将补充完整的作文题抄写在作文纸上,运用合理的想象。
7.语言表达- (共1题)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③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④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⑤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⑥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⑦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⑧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⑨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述学习的语录:_____________论述治国之道的语录:______________
8.小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诗歌鉴赏:(2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4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小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