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选项中划线部分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B.相与枕藉乎舟中
互相枕着垫着
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山和水互相对着。
D.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02 03:50: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小题1】对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焉  叹:感慨
B.夫以近 夷:平坦
C.无物以之    相:帮助
D.又以夫古书之不存    悲:悲伤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叹焉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可以无悔矣
【小题3】下列不属于“此余之所得也”的“得”这一项的是:( )
A.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B.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小题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所,青州人。登进士第,历官为监察御史。高宗即位,遣所按视陵寝,还,上疏言:“河东、河北,天下之根本。昨者误用奸臣之谋,始割三镇,继割两河,其民怨入骨髓,至今无不扼腕。若因而用之,则可藉以守;不则两河兵民,无所系望,陛下之事去矣。”且论还京师有五利,谓国之安危,在乎兵之强弱、将相之贤不肖,不在乎都之迁不迁。又条上两河利害。上欲以其事付所,会所言黄潜善奸邪不可用,恐害新政。乃御史,改兵部郎中。寻责所凤州团练副使,江州安置。

后李纲入相,欲荐所经略两河,以其尝言潜善故,难之。一日,与潜善从容言曰:“今河北未有人,独一张所可用,又以狂言抵罪。不得已抆拭用之,使为招抚,冒死立功以赎过,不亦善乎?”潜善许诺,乃借所直龙图阁,充河北招抚使。赐内府钱百万缗,给空名告千余道;以京西卒三千为卫,将佐官属,许自辟置,一切以便宜从事。所入见,条上利害。上赐五品服遣行,命直秘阁王圭为宣抚司参谋官佐之。

河北转运副使张益谦附黄潜善意奏所置司北京非是且言自置招抚河北盗贼愈炽不若罢之专以其事付帅司。李纲言:“张所今留京师,招集将佐,尚未及行,益谦何以知其扰?朝廷以河北民无所归,聚而为盗,故置司招抚,因其力而用之,岂由置司乃有盗贼乎?今京东、西群盗公行,攻掠郡县,亦岂招抚司过耶?时方艰危,朝廷欲有所经理,益谦小臣,乃以非理沮抑,此必有使之者。”上乃命益谦分析,命下枢密院,汪伯彦犹用其奏诘责招抚司。李纲与伯彦争于上前,伯彦语塞。

所方招来豪杰,以王彦为都统制,岳飞为准备将,而李纲已罢相。朝廷以王圭代之,所落直龙图阁,岭南安置。卒于贬所。子宗本,以岳飞奏补官。

(节选自《宋史•张所传》)

(注)①黃潜善:南宋初年宰相,奸臣。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河北转运副使张益谦附黄潜善/意奏所置司北京非是/且言自置/招抚河北/盗贼愈炽/不若罢之/专以其事付帅司
B.河北转运副使张益谦附黄潜善意/奏所置司北京非是/且言自置招抚/河北盗贼愈炽/不若罢之/专以其事付帅司
C.河北转运副使张益谦附黄潜善意/奏所置司北京非是/且言自置/招抚河北/盗賊愈炽/不若罢之/专以其事付帅司
D.河北转运副使张益谦附黄潜善/意奏所置司北京非是/且言自置招抚/河北盗贼愈炽/不若罢之/专以其事付帅司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罢,义同免、解、黜、贬、夺、革、褫等,指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
B.御史,商周时史官,自秦朝开始,御史成为监察性质的官职,延续到清朝。
C.兵部,古代官署名,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长官为兵部尚书。
D.品服,始于隋朝,古代官员品级不同,其衣服的颜色、形制、质地也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所审时察势,敢于奏事。他巡视陵寝后,上疏皇帝,阐明守卫两河的重要性。
B.张所正直敢言,不惧权贵。他直言黄潜善是奸邪之人不可用,被免除御史官职。
C.张所受李纲赏识,再次被重用。他上疏条陈利害,被允许一切可以见机行事。
D.张所知人善任,招集豪杰。他担任河北招抚使时,任用王彦、岳飞等军事人才。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因而用之,则可藉以守;不则两河兵民,无所系望,陛下之事去矣。
(2)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节选)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秦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醉则更相枕卧,卧而梦。
B.诸侯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
C.是故燕虽小国后亡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闻者彰。
D.赵尝五战秦,二败而三胜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吾乎
【小题2】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洎牧以谗诛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父岳,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清泰中,为左拾遗。以母老乞归就养,改监察御史。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宋初,改刑部。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建隆三年,兼判吏部铨。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御楼也。”太祖善之。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温叟事继母以孝闻,虽盛暑非冠带不敢见。五代以来,言执礼者惟温叟焉。立朝有德望,精赏鉴,门生中尤器杨徽之、赵邻凡,后皆为名士。范杲幼时,尝以文贽温叟,大加称奖,以女妻之。太宗在晋邸,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雍熙初,子炤以贫诣登闻求注官。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太宗愀然,擢炤太子右赞善大夫。

(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
B.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
C.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
D.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楷隶,即楷书、隶书。隶书由篆书演变而成,是汉朝通行的字体;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也叫真书。
B.礼部,古代官署。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掌全国学校事务和科举考试、户籍登记等事务。
C.丁内艰,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称丁外艰。
D.重午,旧时称端午,也作重五。传统的重午节俗有龙舟竞渡、赠送扇子、悬挂艾蒿、吃粽子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温叟孝顺长辈,闻名一时。为了照顾年事已高的母亲,他放弃了左拾遗一职;他侍奉继母,严遵礼法,闻名于当世。
B.刘温叟善于识人,器重良才。他录取的进土中有部分人被黜免,他因替他们求情遭贬职;他赏识范杲,把女儿嫁给他。
C.刘温叟处事稳重,虑事周全。得知太祖等人夜登明德门西楼,他虑及太祖威名,没有前去谒见,而像寻常一样经过。
D.刘温叟为官清廉,晩年贫寒。他把太宗送给他的钱财都封存好,不予动用;他晚年患病,家里贫困,太祖赐予他财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御楼也。
(2)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