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二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语文必修四模块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109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4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丰(yú)  阿(yú)  酿(yùn)   畅淋漓(hān)
B.涸(zhé) 清(chè)  (cuì)   心力交(cuì)
C.倾(Pǐ)  谬(cì)   (fěi)    文采然(fěi)
D.造(chì) 免(shè)  丽(xuàn)  私舞弊(xùn)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近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直属机关党政领导干部会议上再次重申,各部门领导要勤勉工作,廉洁自律,绝不允许 枉法。
②季羡林先生治学严谨,为了弄清每句话的出处,判断对方说法的真伪,他跑了好几家图书馆, 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③经朋友 ,我终于认识了这位让人景仰的在学术上卓有成就的老前辈。
A.徇情  批阅  引荐B.殉情  披阅  引荐
C.徇情  披阅  引见D.殉情  批阅  引见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足球不干净”,已经是国人共识。不论在什么名义下,“假、黑、赌”盛行必然产生一个腐败、肮脏的足球环境,这样的环境绝对不利于中国足球的健康发展。
B.生态学家高吉喜博士指出,能否防治沙尘暴的关键是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应以生态恢复为主,生态重建为辅。
C.卫生部颁发的文件对建立城乡一体医疗保障体系的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做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D.为维护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劳动保障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全国性的保证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专项检查工作。
4.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藐视  白驹过隙  脉搏  以老卖老
B.迥然  委曲求全  历练  察言观色
C.恣意  精美绝伦  照相  鞠躬尽瘁
D.忖度  栩栩如生  缉拿  言简意赅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B.市政府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决定大力发展公交事业,更新设施,增加线路,降低票价,便利市民,真是众望所归
C.他虽然是第一次,但由于写的都是那年耳濡目染的事情,因此写得新鲜,现实感强。
D.国宝级画家黄永玉大师在北京家中把一幅漫画赠与罗洗河,画上的人物憨态可掬,惟妙惟肖,跃然纸上,与罗洗河颇有几分神似。

2.句子默写(共1题)

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2)_______________,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3)使天下之人,_______________。独夫之心,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以舒其愤,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5)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王勃《腾王阁序》)
(6)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_______________?(王勃《腾王阁序》)
(7)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怀古》)

3.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这首杜诗,并回答问题。

所思

杜甫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酒定常开。

九江落日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

[注] ①司马:指崔漪,时由吏部贬荆州司马。②向人尽:面对世人无言可诉。③锦水:锦江,流经杜甫草堂,注入岷江,岷江注入长江。④滟滪堆:长江中的险滩。
【小题1】填空:首联中说明好友精神痛苦的一个字是_________,表明作者对好友的境况进行想象的一个字是_________。
【小题2】题目是“所思”,结合颔联与颈联具体解说思念的内容。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先是,太尉(称段秀实,时为泾州刺史。后反对朱泚称帝,遇害,追赠太尉)在泾州,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逊,使人求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用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曰:“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医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谷代偿,使勿知。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人求谌 谕:告诉。
B.谷代偿 市:市场
C.朱泚致货币 幸:表“或许”之意。
D.之梁木上 栖:放置
【小题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农饥死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B.然终不在吾第  曼辞自饰,无益
C.太尉在泾州,营田官    前长君奉车,从至雍棫阳宫
D.太尉大泣曰:“我困汝!” 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段秀实公正清廉的一组是
①太尉判状,辞甚逊,使人求渝谌。 ②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③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    ④泚固致大绫三百匹。
⑤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⑥果不用吾言。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⑥
【小题4】下列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焦令谌占民田给农民耕种,农民受灾后仍按原先约定索取一半收成,段秀实据实判状,以求焦令谌宽免,焦令谌竟将告状的农民打成重伤。
B.段秀实亲自为重伤灾农包扎上药,喂饭食,并贱卖了自己骑的马,买了粮食交纳给焦令谌,还让刚直的军帅尹少荣责骂了焦令谌。
C.段秀实被朝廷征召做司农官,预先告诫家族人不要收朱泚送的礼物,可是他的女婿没能拒绝,还是收下了朱泚送的三百匹大绫。
D.段秀实生气他的女婿没有听他的话,并且不许把三百匹大绫放在家中,而是原封不动地送到司农官的治事堂,放在梁木之上。
【小题5】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
(2)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医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学术通俗化不是学术娱乐化

近些年,学术突然与大众亲近起来。不少具有学者身份的人,在电视上以时髦的话语方式,谈先秦诸子,谈三国风云,或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出版界自然也不甘落后,趁机大出这类以浅显易懂而又充满噱头的方式谈论“学术问题”的书。有人对之非议,也有人出而辩护。辩护的理由是:学术的通俗化是必要的,学术走向大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学术通俗化与学术娱乐化,是极易混淆却又大不相同的两回事。
学术研究的目的,最终是要影响社会,影响大众的生活。实际上,我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许多常识,当初都是高深的学术观点。抽烟有害,如今尽人皆知,当初却不过是实验室里的结论;人权的意识和观念,在中国也日渐普及,起先却仅仅是象牙塔里的呼声。学术的通俗化,其实一直以各种方式在进行着。过去的学者,是很注重这方面的工作的,他们往往一方面从事很专业很艰深的研究,一方面又致力于将自己专业艰深的成果尽可能向社会普及。并使这种普及性的著作成为经典。费孝通、萨孟武,都是在学术上颇有造诣的学者,他们都另有多种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行世;至于他们的《乡土中国》、《水浒传与中国社会》这样的著作,则是在非专业的报刊上发表文章的结集,都是民国时期的“通俗经典”。
在将学术通俗化时,必然要考虑到大众的接受水平,必然要将那些最专业最难懂的部分牺牲掉。但这丝毫不意味着迎合大众、讨好大众。如果说,一个学者,在从事艰深的学术研究时,应该心怀一种神圣感,应该有着对学术的敬畏,那他在从事将学术通俗化的工作时,这种神圣感,这份敬畏之心,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学术通俗化,目的是在教育大众、启迪大众、唤醒大众,仍然是以对大众启蒙为目的。它不是要强化而是要摧毁、改变大众心中某些固有的东西。
以这种眼光来看今日学术与大众的“零距离接触”,称之为学术娱乐化或许更合适。将学术娱乐化的目的,无非是名与利,迎合和讨好大众,就是他们的基本策略。大众最想听什么,听了什么最开心,他们就说什么。而将学术通俗化绝不这样。不妨以萨盂武的《水浒传与中国社会》为例。在这本通俗性的学术著作中,萨孟武对梁山泊集团予以坚决的批判和否定。他强调,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造反集团,在中国历史上屡屡起着极其恶劣的作用。这样一种对“梁山好汉”的评说,显然与大众心目中原有的情感观念相冲突。而萨孟武的目的,就是要摧毁改变大众长期以来对“梁山好汉”的仰慕崇拜,就是想清扫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水浒气”。如果让今天的那些热衷于将学术娱乐化的“学者”来讲《水浒传》,他们决不会这样讲。他们一定会极力歌颂“梁山好汉”的“义”与“勇”,一定不敢对他们的滥杀无辜、打家劫舍有半句微词。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名与利,他们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迎合社会上的“水浒气”。为了讨得大众更多的喜爱,也不妨顺便称林冲为“帅哥”,说李逵是“猛男”。而大众呢,大众自然乐得合不拢嘴。在这合不拢嘴的过程中,大众身上原有的“水浒气”,就被进一步强化了。
【小题1】根据文意,下列对“学术通俗化”的理解,确切的一项是
A.学术走向大众,影响大众的生活,与大众亲近起来,让大众最开心。
B.将学术专业艰深的成果以“通俗经典”的形式尽可能地向社会普及。
C.牺牲掉学术著作中那些最专业最难懂的部分,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好恶。
D.浅显易懂,但与大众心目中原有的情感观念相冲突,不会讨得大众的喜爱。
【小题2】下列对画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零距离接触”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名与利。
B.“零距离接触”是为了迎合大众,讨得大众更多的喜爱。
C.与大众“零距离接触”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大众、启迪大众、唤醒大众。
D.学术娱乐煞费苦心在一定程度上更强化了大众心中某些固有的认识。
【小题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今尽人皆知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常识,都是由当初高深的学术观点,借助学术通俗化方式逐渐普及形成的。
B.无论是从事艰深的学术研究,还是从事学术通俗化的工作,学者们都应心怀一种神圣和对学术的敬畏。
C.今日学术与大众的“零距离接触”,常常以时髦而又充满噱头的话语方式,来解读古今中外的“学术问题”。
D.对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水浒气”,将学术通俗化的学者和将学术娱乐化的学者持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冬日香山

梁衡

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随处抛撒的果皮、罐头盒,手提录音机里的迪斯科音乐,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静的世界。

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色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子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连路边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宫。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遒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的绿。树皮在寒风中成紫红色,像壮汉的脸。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东西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新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与松做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做一些铺垫。你看它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它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它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

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霜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她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做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妖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靠着这骨这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小题1】本文要写冬日香山的特点,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春夏秋三季的香山景象?
【小题2】结合文章前后内容,具体说明一下春、夏、秋三季的香山各有怎样的特点?
【小题3】结合文章,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第五段中“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一句话的含意的。
【小题4】作者说:“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在文章中,冬天的“松柏”什么样?表现出什么样的品质?

6.材料作文(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比尔·盖茨说:“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比尔·盖茨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请依据这句话的内涵,自己立意,自己命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7.语言表达(共3题)

12.
下面是两例电视剧用语,分别指出谬误并改正。
①张都监夫人问养女玉兰:“你可知道今晚这一同赏月的武教头他是什么人吗?”玉兰答道:“我只听说他是打死了老虎,杀了人的配军。”张夫人说:“他是景阳冈上的打虎英雄,为了给家兄报仇,才连杀二命,发配到这里来的。”
②欧阳修要离开为官之地,地方父老乡亲感念他的政绩,准备了一些礼物送给他,这使欧阳修十分为难,但大家的盛情难却,于是欧阳修便说:“这礼物饱含着大家的情谊,我一定笑纳。”
将①例的“______”改为“ ______”;将②例的“_____”改为“______”。
13.
请揭示出下面普京所说话语所包含的潜台词。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06年11月21日向他们的所有公务员发出警告说:“如果你们想赚钱,那就去做生意,如果你们想继续做公务员,那就请你们靠一份国家工资生活。”
潜台词:
14.
把下面一组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句,语序要合理,不得丢掉语句中的信息(可以适当增删词语)。
①博客是一种简便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
②博客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
③博客能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
④博客能提供符合通用标准的内容摘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