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A.间或jiān 执拗niù 忖度 寒喧 |
B.吞噬shì 嗜杀shì 简捷 惊骇 |
C.飞湍tuān 吮血rǔn 狡黠 狰嵘 |
D.庠序yáng 放诞dàn 隔阂 烟蔼 |
A.《孟子》全书共7篇,每篇分上下,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
B.贾谊是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所著政论以《过秦论》最为有名,“过秦”的意思是指出秦朝的过失。 |
C.绝句是一种古代诗歌体裁,形成于唐初。分为四言、五言、七言几种。它由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组成,格律较严,要求每一联的两句诗都对偶。 |
D.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创作前期以讽喻诗为主,后期以感伤诗和闲适诗为主,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等。 |
A.会盟而谋弱秦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宽厚而爱人 |
C.吞二周而亡诸侯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D.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
例: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D.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
2.句子默写- (共1题)
(1)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2)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
(3)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5)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
(6)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9)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
3.诗歌鉴赏- (共1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①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②,棋未收,叹新丰孤馆③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过“嘉兴路吏”,创作此曲时,他旅寄江湖,已十年不归。 ②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③新丰孤馆:《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受尽店家冷遇。【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声梧叶一声秋”一句,写秋雨绵绵,梧叶声声,烘托出秋天萧瑟的氛围。 |
B.“三更归梦三更后”一句,写作者半夜才回到故乡,更显出漂泊江湖的凄苦。 |
C.“一声”、“一点”、“三更”的反复咏叹,更使人感到长夜难捱的凄凉和寂寞。 |
D.末句“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却有引人遐思、令人回味之功。 |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
B.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江汉》) |
C.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 |
D.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秋思》) |
4.文言文阅读- (共2题)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武器 |
B.数罟不入洿池 数:多次 |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
D.王无罪岁 罪:归咎,归罪 |
A.寡人之于国也 移其粟于河内 |
B.则移其民于河东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C.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D.然而不王者 填然鼓之,兵刃相接 |
A.填然鼓之 |
B.七十者衣帛食肉 |
C.树之以桑 |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A.梁惠王认为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已经费尽心力了。因为他在灾年能迁徙灾民,调运粮食,及时救荒。 |
B.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使梁惠王认识到他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与邻国并没有区别。 |
C.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地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
D.在使梁惠王明白了自己做法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自己关于民本的最高理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文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注],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 “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注)釐:(xī)胙肉,祭过神的宝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遑:闲暇,空闲 |
B.乃短贾生曰 短:短处 |
C.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 用:采纳 |
D.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居:过了,表经过的时间 |
A.以能诵诗属文闻于郡中 文帝召以为博士 |
B.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 堕马而死 |
C.文帝之少子 非古之制 |
D.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
A.河南郡太守吴廷尉很赏识贾谊的才学,又因为贾谊与李斯是同乡,曾经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他为廷尉。 |
B.汉孝文帝即位后提议任命贾谊为公卿,受到了一些人的嫉妒,而向皇帝进谗言,皇帝渐渐疏远了贾谊。 |
C.贾谊被任命为长沙王太傅,向孝文帝辞行后就向长沙出发。到了长沙,看到此处环境如此恶劣,心情也压抑起来。 |
D.贾谊被征召到京城后,成了梁怀王的老师,又屡次上书,主张限制诸侯的势力,最终也未被孝文帝采纳。 |
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
【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分条列举贾谊“才华出众”的具体表现。
5.现代文阅读- (共1题)
老夫老妻
冯骥才
①他俩又吵架了。
②可是今天的架吵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就像大多数夫妻日常吵架那样,往往是从不值一提的小事上开始的——不过是老婆子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片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老婆子催他收拾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老婆子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老婆子们的唠唠叨叨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一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两人互相顶嘴,翻起许多陈年老账,话愈说愈狠。老婆子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一撩,又将烟灰缸打落地上。还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叭”地摔在地上,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老婆子直气得冲着老头大叫:“离婚!马上离婚!”
③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翻腾着。只见他嘴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不断发出声音,一边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带上门,好似从此一去就再不回来。
④老婆子火气未消,站在原处,面对空空的屋子,一种伤心和委屈爬上心头。她想.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得了那场病,她会有孩子的。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
⑤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吵架过后两小时,她的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好像节气一进“七九”,封冻河面的冰片就要化开那样。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么?——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也总该回来了。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了仍没回来。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吃晚饭,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出去了,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不会一不留神滑倒摔坏了吧?想到这儿,她竞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走出房子去了。
⑥雪正下得紧。雪是夜的对比色,好像有人用一支大笔蘸足了白颜色,把所有树枝都复勾一遍,使婆娑的树影在夜幕上白茸茸、远远近近、重重叠叠地显现出来。于是这普普通通、早已看惯了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了。
⑦一看这雪景,她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五十年前,他们同在一个学生剧团。她的舞跳得十分出众。每次排戏回家晚些,他都顺路送她回家。她记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在河边的那段宁静的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怀里。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直打得他像一个雪人。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从一场奇特的战斗开始的。
⑧多少年来,这桩事就像一张画儿那样,分外清楚而又分外美丽地收存在她心底。曾经,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年轻时,她几乎一见到雪就想到这事;中年之后,她只是偶然想到,并对他提起,他听了总要会意地一笑,随即两人都沉默片刻,好像都在重温旧梦;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了。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
⑨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一只手,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她想到楼上邻居李老头,文化大革命初期老伴被折磨死了。尽管有个女儿婚后还同他住在一起,但平时女儿、女婿都上班,家里只剩李老头一人。星期天女儿、女婿带着孩子出去玩,家里依旧剩李老头一人——年轻人和老年人总是有距离的。年轻人应该和年轻人在一起玩,老人得有老人为伴。
⑩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两人如同形影紧紧相随。尽管老头儿性子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一辈子没做过亏心的事;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
(11)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头儿仍不见,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只有先回去,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她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
(12)屋门推开了,啊!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地上的瓷片都被扫净了。炉火显然给老头儿捅过,呼呼烧得正旺。顿时有股甜美而温暖的气息,把她冻得发僵的身子一下子紧紧地攫住。她还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儿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边,自然是斟给她的……老头儿见她进来,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
(13)她站着,好像忽然想到什么,伸手从衣兜里摸出刚才夺走的烟嘴,走过去,放在老头儿跟前。什么话也没说,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还煎上两个鸡蛋……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对老夫妻吵架不止一次,但妻子在家强势,每次都是老头气得离家出走,小说结尾老头“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的细节正说明了这一点。 |
B.小说选择老夫老妻为对象,选择“吵架”这一生活小事为冲突点,正是要歌颂真挚感情的伟大,可贵。 |
C.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但又使用插叙来丰富情节,如插入“恋爱时”的场景,来说明他们是有很好的感情基础的,从而为和好作伏笔。 |
D.老婆儿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妇女形象,她生性好强,性情急躁,但又重情重义,还善于反省。 |
【小题3】结合文中第⑥段对“雪”的描写,简要分析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6.命题作文- (共1题)
(1)
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一种寻找,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一种寻找;朱自清在荷塘边寻找片刻的宁静,郁达夫不远千里,到故都寻找秋的意境;曹操穷其一生,寻找人才,希望“天下归心”,陶渊明愤然挂印,寻找世外桃源,想要回归自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的过程:寻找快乐,寻找友情,寻找财富,寻找知识,寻找幸福,寻找美景……相信你也有这方面的体验。
请以“寻找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700字。
(2)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设立的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网上展
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
甲:什么是浅阅读?
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浅阅读很时髦的。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
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