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过“嘉兴路吏”,创作此曲时,他旅寄江湖,已十年不归。   ②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③新丰孤馆:《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受尽店家冷遇。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声梧叶一声秋”一句,写秋雨绵绵,梧叶声声,烘托出秋天萧瑟的氛围。
B.“三更归梦三更后”一句,写作者半夜才回到故乡,更显出漂泊江湖的凄苦。
C.“一声”、“一点”、“三更”的反复咏叹,更使人感到长夜难捱的凄凉和寂寞。
D.末句“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却有引人遐思、令人回味之功。
【小题2】“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三句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把自己的思念抒发得更加深婉动人。下列诗句中使用了类似手法的一项是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B.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江汉》)
C.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
D.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秋思》)
【小题3】“落灯花”一句源自南宋赵师秀的《约客》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请分析本曲与赵诗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9-20 11:06: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普、张抱、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唐才子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B.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C.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D.尝乘舟与祺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所涉及划线字的有关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常说的“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皇帝的命令称“诏”“赦”“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C.文中“不知翰林至此”,此处应指“翰林学士”,是朝廷中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的。古代负责诏书起草的工作非常重要,实际上是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工作。
D.辟:召。征召并授与官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陚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豪的推荐。担任翰林。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官府赦免李白的死罪。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2)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崔与之,字正子,少卓荦有奇节,不远数千里游大学。绍熙四年举进士,广之士繇大学取科第自与之始。授浔州司法参军。常平仓久弗葺,虑雨坏米,撤居廨瓦覆之。郡守欲移兑常平之积,坚不可,守敬服,更荐之。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民有窘于豪民逋负,殴死其子诬之者,其长欲流之。与之曰:“小民计出仓猝,忍使一家转徙乎?况故杀子孙,罪止徒。”寻特授广西提点刑狱,遍历所部,至浮海巡朱崖,秋毫无扰州县,而停车裁决,奖廉劾贪,风采凜然。朱崖地产苦簦,民或取叶以代茗,州郡征之,岁五百缗,琼人以吉贝织为衣衾,工作皆妇人,役之有至期年者,弃稚违老,民尤苦之。与之皆为榜免。其他利病,罢行甚众。
召为秘书少监,军民遮道垂涕,与之力辞召命,竟还。将度岭,趣召不已,行次池口,闻金人至边,乃造朝奏:“今边声可虑者非一,惟山东忠义区处要不容缓。”前后累疏数千言,每叹养虎将 自遗患。升秘书监兼太子侍讲,权工部侍郎。未几,成都帅董居谊以黩货为叛卒所逐,总领杨九鼎遇害,蜀大扰。与之以选为焕章阁待制、知成都府、本路安抚使,至即帖然。先是,军政不立,戎帅多不协和。与之戒以同心体国之大义,于是戎帅协和,而军政始立。
召为礼部尚书,不拜,便道还广。蜀人思之,肖其像于成都仙游阁,以配张咏、赵抃,名三贤祠。理宗即位,累迁,皆力辞:乃访以政事之孰当罢行,人才之孰当用舍?与之力疾奏。帝览奏嘉叹,趣召愈力,控辞至十有三疏。嘉熙三年,乃得致仕,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自领乡郡,不受廪禄之入,凡秦余皆以均亲党。薨时年八十有二,遗戒不得作佛事。累封至南海郡公, 谥清献。
(选自《宋史·卷四百六·列传一百六十五》,有删减)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停车裁决 停车:在某地停留
B.有至期年者 期年:满一年
C.趣召不已   趣召:“趣”通“促”,催促应召
D.以黩货为叛卒所逐   黩货:滥用物资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学生的出身多为官宦子弟,亦有家境贫寒者,入太学学习 可称为“受业太学”、“游太学”、“观太学”。
B.工部是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掌管土木、水利、屯田、手工业等事项。
C.祠是为纪念死去的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与庙有些相似,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 先的处所叫“祠堂”。
D.控辞即请求辞免,古人请求辞官的说法有很多,比如乞骸骨、致仕、挂冠等,原因不一定 就是年老退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与之勤奋学习才华出众,更是开创了广东学子从太学取士的先河,在之后的任职中 多次被委派到南方地区,造福当地百姓。
B.崔与之认为对仓促间失手将富豪之子打死的百姓应从轻发落,因为是富豪拖欠百姓款 项并诬陷百姓在先,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C.崔与之为政宽仁,在淮西任职期间废除了许多于百姓不利的政策,深得百姓爱戴,升迁 离开时,军民夹道送行,不忍他离开。
D.崔与之一辈子奔波劳累,在政务、军事方面都有建树,为国家殚精竭虑,深得皇帝信任 和重用,直到退休也没真正闲下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之戒以同心体国之大义,于是戎帅协和,而军政始立。
(2)乃访以政事之孰当罢行,人才之孰当用舍?与之力疾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