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诺丁汉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820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2

1.选择题(共14题)

1.
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反问,夸张)
B.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夸张、比喻)
C.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赶走那妒忌的月亮。    (比喻、拟人)
D.车过故乡,钱塘江隔岸的青山,万笏朝天,渐渐露起头角来了。  (借代、拟人)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闻报道对于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讴歌时代英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B.大家习惯了加班加点、熬夜透支,对此都不以为然,这导致身体过劳现象更加普遍。
C.在竞技场上,要放松心态,专注比赛;一味追求完美,苛求自己,反而容易背上包袱。
D.蓝天保卫战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行百里者半九十,还应继续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改善民生需要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辩证关系。            
①说到底,民生改善要以经济发展实际为条件
②既要尽力而为,在经济发展可承受的范围内最大限度改善民生
③这样才是可操作、能落地、可持续提升的民生改善浙江考试
④也要量力而行,尊重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自身的规律
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C.①②④③D.②④①③
4.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度/宏观控   解/龙伏虎    绳/尘不染
B.视/吃俭用   本/落不羁    铜/乳未干
C.养/可可点   喷/厚古今    落/不边际
D.臧/极泰来   慰/声名狼    蔽/气凝神
5.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近年来,引人关注的夜间旅游正成为热门项目,也成了一些城市亮丽的明片。
B.各部门要让技术对结渠道畅通,形成高效协作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精准扶贫。
C.走进活动现场,感受演说者的睿智,领略辩论者弛骋古今、纵横捭阖的风采。
D.科学研究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敷衍了事。
6.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先(bǐ) 席(yán) 影(qiàn) 白泠(líng) 情不自(jīn)
B.笑(yǎn)挣(chuài)知(shěn) 时间(shà) 费苦心(shà)
C.乳(ǎo) 悔(chàn)玉(pēi)   者(náng)  九黄河(qū)
D.罗(wéi)谬(là)   静(tián)  阱(jiān)   风流傥(tì)
7.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涯海角    飞扬拔扈    防(dī) 道很高(héng)
B.呕心沥血    淋漓尽致    不屈不(ráo) 取教训(jí)
C.雪中送炭    笑容可掬    害(qiānɡ)   针时弊(biān)
D.朋比为肩    秘而不宣    像(fó) 家本领(kān)
8.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下(zài) 口(chuāng)心病(guàn) 首回望(qiáo)
B.吐(fān) 护(bì)    击机(jiān) 呱坠地(gū)
C.请(tiě) 文(fàn)   弃(bìng)   按不住(nà)
D.华(jīng)   可(nìng)  春寒(dào)  花惹草(niān)
9.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垃圾分类并不是小事,它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问题。
B.中国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关键是在于我们热爱学习。
C.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既需要春风化雨般的涵养润泽,也离不开制度化的刚性约束。
D.虽然童话讲的都像梦话,但梦话里有新鲜的空气,值得现实生活中的人进来呼吸。
10.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制(shè)  执(niù)    风景(shà)    长歌哭(dàng)
B.液(xuè)  脑(suī)    文绉(zhōu)   睚必报(zì)
C.录(jí)   守(kè) 细胞(gān)    数见不(xiān)
D.病(jí)   吸(shǔn)    马脚(lòu)    心如意(suì)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私心有所不尽
B.凡变矣 意气勤勤恳恳
C.桂影斑驳,树影移动    且勇者不必死节
D.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也   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12.
下列对文句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正宫)(端正好),与下文的《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等都是曲牌名。
B.归有光,明代散文家,有《震川文集》,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作者的远祖曾居住太仓的项脊泾,作者用它来作为室名,以示纪念。
C.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罗密欧与朱丽叶》跟《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是其著名的四大悲剧,影响深远。
D.《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回信。文章通过这封信向老朋友解释迟迟没有给他回信的原因,并借此一吐胸中的愤懑,表达准备毅然赴死的决心。
13.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臣具以表
B.故述往事,来者
C.而文采不于后也
D.太上不先,其次不辱身
14.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D.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2.句子默写(共1题)

15.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愿陛下________,听臣微志,________,保卒余年。
(2)恨相见得迟,________。________,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3)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
(4)屈原放逐,________;左丘失明,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

3.诗歌鉴赏(共1题)

16.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4.文言文阅读(共2题)

17.
阅读下文言文,完成各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节选自《项脊轩志》)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诸父异爨 迨:等到 先,庭中通南北为一  是:这
B.客庖而宴 逾:越过 东犬西吠 西,名作状,向西
C.二世 乳:喂养 庭中始为篱,为墙    已:不久
D.吾家读书久不 效:仿效 母立于兹    而:你
【小题2】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然余居B.鸡栖
C.室西连中闺D.而母立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所选取的材料多出自作者身边的琐事碎语,却无不浸润着他历久不忘的至情。
B.从“先是”到“凡再变矣”的描述,却蕴含着作者家道中落的浓浓悲伤。
C.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却句句动情;作者自小失母,闻之更心痛,热泪难忍。
D.作者忆及母亲往日对自己的关爱、期待和叮嘱,这一切直接引发他“长号不自禁”。
18.
阅读下文言文,完成各题

放鹤亭记

(宋)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草木天   际:交会B.纵其所如   如:往
C.时宾佐僚吏 从:跟随D.虽南面之君 南面:面南背北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纵所如,或立于陂田 安在不辱也
B.故《易》、《诗》比贤人君子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烦执事
C.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至激义理者不然
D.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至于鞭棰之间,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小题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
(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故乡眼

凸凹

回望故乡,它的存在,依托于几个老物件:一口古井、一盘石碾、一棵老柳树和老柳树身上悬挂的钟。

这些故乡的标志,对故乡人来说,那时与今天,所蕴含的意义有大不同。因为不同,所以故乡永在。

那口古井,是村里的唯一水源,因为年代久远,村里的老人也无人能讲得清它的来历。好像它是个天然的存在。即便是古井,也不长青苔,也不深,一人多高,清澈见底。一些怨妇也不在此寻短见,因为它清浅,不存留死亡。所以这口井,始终纯净。

在平常年份,虽供奉全村人畜的饮用,也不见水位下降,好像它用之不竭。只有到了大旱之年,人们才对它有了深刻记忆,才觉得它是人畜的生命之源。持续的干旱,使井水干涸,人们取水,要下到井底。井底有一凹陷,是水眼,洇着一汪水,只能容得下一把瓢,舀过一瓢之后,要等待片刻,等到它重新盈满,才能再舀。这么一个小小的凹陷,人们总担心它会被舀干了,有危悬一线的恐惧。但它总是不能被舀断,舀过又汪上,不让人绝望。古井就是这样维系着全村人的生存,让人惊惧着也感恩着。

到了平原,到了水量丰沛的地方,人们回望,不禁感慨:故乡的井才真的是井呢,它让人感到水的存在,懂得珍惜。

故乡的石碾与古井一样,也久远得不知来历。也因为是唯一,它要昼夜碾动。石碾的背后,是一堵石头花茬的墙,在墙缝里从上到下依次插着一把一把的笤帚,这是村人约定俗成的秩序证明。张三碾完了谷物,就把代表自己的那把笤帚取走,把下边那把移上来,意思是该你李四了。其实各家各户的笤帚都有相同的形状,上眼看去,并没有绝对的区别。然而,先后的秩序却从来都没乱过。

现在看来,故乡的石碾规定了本分的重量,提醒人们,和谐的生活,不是靠外在的法典和制约而形成的,关键的是每个人都自觉地养成和谐的信念,守信、守诚。故乡人对我说,“慧”字是“心”字上边有个向里的笤帚,这就形象地告诫人们,生活的智慧,源于时时能够清扫自己心灵的杂质,是自我的修炼,方使生活和事业都能双双有丰硕所得。

说到故乡的老柳树,也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儿时的那棵老柳树遭过一次雷劈,后来就朽了。但是从它的侧畔,又萌发了新芽,多年之后,也壮大、也老,延续了原来的地标形状。村里也不做严格的区分,认为它从来就是“本来”的那株。如此一来,就乡情凝聚,即便是游子归来,也能找到过去的来路。

至于老柳树上的那口钟,其实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钟,它只是一块铸铁,能敲出钟声。对这口钟,人们特别留恋。因为在过去的日子,它既带来公平,也激活了勤勉。无论尊幼、无论贫富、无论男女,只要它一响,你就得起床出工,不能懒。村里发生了事情,它一旦响过,就代表着对众人的召唤,一个不缺地参与论辩。统一意志、辨明是非、警示行为——它让村里人有“整体”的概念,不能游离其外,各行其是。

现在再看那口钟,不禁生出化不开的忧伤。过去的钟,天天要经受敲打,所以钟的表面闪闪发光、伤痕累累。但是,它不疼,因为被击打,它所以欢快,而欢快的响声给人的生活带来警醒,让人活得清明。而今天的钟被闲置了,锈迹斑斑,不过是一块废铁。所以我感到,它特别疼。因为死痂的下面,往往是不流通的血脉,预示着肌体的败腐。不被敲响的钟,意味着它已心死,是更深刻的疼痛。

而没有钟声响起的日子,常常是死寂、慵懒、昏聩这类东西无声登场。

所以我想,在生活中,怎么能够容忍没有钟声敲响的时光?

(本文有删改)

【小题1】如何理解作者写到“故乡的石碾”时提及“笤帚”和“慧”字?
【小题2】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
【小题3】本文为什么以“故乡眼”为题?谈谈你的看法。

6.材料作文(共1题)

20.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过上“租”生活。辣游逛街手机没电,可以在商家找到“街电”租用充电宝:想买些植物美化家居,可以找租赁公司获得专业的植株摆设与护养服务:学习生活缺少陪伴,可以在专门的平台上租时间找人陪学习陪健身……从房子到车子,从服装到电脑,从各类宠物到宝宝的玩具、婴儿车,甚至还有经验、技能和时间等全都可租。“租生活”已经演变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流行文化。
有人说,“租生活”是一种通权达变的生活智慧;有人说,“租生活”体现的是—种轻松自由的生活态度:有人说,这极大地提升了物品利用率:也有人说,  “租生活”说得再好听,背后的真相无非是短期支付能力不足而已。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发表你的看法。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