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437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阶级的观点?(2分)
(2)材料二中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派别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
(3)材料三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依据材料三和教材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具体内容。(4分)
(4)据上述材料,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22分)
材料一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
——《史记》卷68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
——《史记》卷87
材料三《史记·商君列传》中的一段材料:令民为什伍,而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材料四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

材料五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军事、经济、治安、外交四方面分析商鞅变法的成效。(8分)
(2)材料三涉及到民生问题的措施有哪些?(6分)
(3)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2分)
(4)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得与失的评价是否客观,请以王安变法评价为例,简要说明理由。(6分)要求:①先就张之洞对三次变法(或改革)得失的论述作出评价。
②就王安石变法论述,从背景.措施.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
99
11600
7854
1879
287
42000
51937
 
材料三 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项目
1888年
1894年
工厂数
1691
5985
蒸汽机数
409
1808
 
材料四   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材料五  此前,普通民众一年中的重大节日(如3月3日,5月5日,7月7日等),都是从中国传入的。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皇的生日等。
但是,由于旧历法及基于旧历法的各种节日活动同农业生产及习俗密切关联,所以在有些地域仍然长时间地延续着。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1分)
(2)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二,概述此举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3分)
(3)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结合材料三,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4分)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改变历法的原因。(1分)
(5)据材料五,概括日本节日改革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3分)

2.单选题(共30题)

4.
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国内的“立宪”、“专制”之争产生了很大影响。立宪派和主张君主专制的人对战争结局抱有不同期望。立宪派普遍希望()
A.日败俄胜B.日俄俱败C.日胜俄败D.日俄休战
5.
下列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②中共找到了革命的新路:工农武装割据
C.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地解决了党内问题
D.④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
6.
对包税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要取得包税权必须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
B.包税制既是土地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C.包税权不可以世袭、转让和出卖
D.包税人在包税区内享有绝对的权力
7.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8.
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解:“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他的这种叛逆精神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李贽
9.
《清史稿·列女传》记载:蔺氏许嫁于季斌敏,未及成婚,季斌敏亡故,“蔺年十八,矢不嫁。”二年以后,听说家人张罗自己的再嫁之事,就割下自己的右耳以明心志,三天后又割下左耳。蔺氏如此行为是受什么思想的毒害(  )
A.法家思想B.程朱理学C.道家思想D.明清君主批判思想
10.
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
①信仰得救 ②《圣经》是唯一的信仰依据
③简化仪式 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11.
郑燮的《墨竹图》,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属于
A.原始岩画
B.中国文人画
C.汉代帛画
D.民间绘画
12.
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
②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
③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④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
关于《诗经》,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精华的部分是“风”
B.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
C.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D.其中“颂”是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雅”是祭神和祭祀祖先时演唱的乐歌
14.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是评价( )
A.***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前期的指导思想
15.
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生产技术
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6.
“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比较热心改革,他具有最进步的思想。”(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常胜军”首脑戈登语)对这里的“最进步的思想”的正确理解是
A.“师夷之长技以制夷”B.改革封建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C.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清朝统治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
17.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几个中文系学生看了这段话,对“那时”具体是指哪个时期意见不一,他们向一位历史系教授求教,得到的答案是指( )
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前期D.国民大革命时期
18.
(题文)时人曾对当时的某一著述作如此评论:“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请奇书”;“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
A.B.C.D.
19.
***思想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包括一系列的理论与观点,***提出下列理论与观点的先后顺序是()
①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命。
④农民问题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A.④③②①B.①②③④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
20.
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21.
被称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的是
A.《论十大关系》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D.“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2.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
①《〈共产党人〉发刊词》
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论十大关系》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3.
从促进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发展
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24.
下列法令中与戊戌变法无关的是
A.京师设立铁路、矿务总局B.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
C.实行铁路国有政策D.准许民间创办报馆,鼓励私人办学
25.
下列涉及到封建生产关系调整的改革是:
①管仲改革 ②王安石变法 ③商鞅变法 ④梭伦改革
A.①②B.②C.③④D.③
26.
王安石变法中,对农民的春耕、夏种、秋播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的措施是
A.青苗法B.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D.均输法
27.
1861年农奴制改革
A.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C.从根本上维护了农奴的利益
D.平息了农民的反抗斗争
28.
系列电视剧《马大姐》的歌词中唱到“有一个大杂院,住着街坊和四邻”,其中“四邻”应产生于
A.宗主都护制B.保甲制C.什伍制D.三长制
29.
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免役收庸法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0.
下列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B.奠定了埃及近代化的基础
C.使埃及逐渐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
D.使埃及彻底摆脱殖民统治而独立
31.
下列改革中,涉及到教育改革的有
①梭伦改革
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③王安石变法
④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32.
(08全国卷I,20)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33.
《战国策秦策一》中记载:“(公元前38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3.选择题(共25题)

34.“拾荒者”是社会最底层人群,在城镇化过程中不容忽视。某市人大就代表提交的“关注拾荒者”提案,进行讨论表决形成决议。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35.2011年9月,我国成功将“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送入地球大气层以外的运行轨道,2012年6月又将三名宇航员送入“天宫一号”从事科研工作.
36.2011年9月,我国成功将“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送入地球大气层以外的运行轨道,2012年6月又将三名宇航员送入“天宫一号”从事科研工作.
37.已知x>0,y>0,x+2y=1,则 {#mathml#}yx+1y{#/mathml#} 的最小值为{#blank#}1{#/blank#}.
38.

已知双曲线 x2a2-y2b2=1(a0,b0) 与圆 x2+y2=c2(c=a2+b2) 交于A、B、C、D四点,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39.

一个微型吸尘器的直流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U,额定电流为I,线圈电阻为R,将它接在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直流电源的两极间,电动机恰好能正常工作,则(   )

40.

一个微型吸尘器的直流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U,额定电流为I,线圈电阻为R,将它接在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直流电源的两极间,电动机恰好能正常工作,则(   )

41.已知集合A={|m|,0},B={﹣2,0,2},C={﹣2,﹣1,0,1,2,3},若A⊆B,则m={#blank#}1{#/blank#};若集合P满足B⊆P⊆C,则集合P的个数为{#blank#}2{#/blank#}个.
42.已知集合A={|m|,0},B={﹣2,0,2},C={﹣2,﹣1,0,1,2,3},若A⊆B,则m={#blank#}1{#/blank#};若集合P满足B⊆P⊆C,则集合P的个数为{#blank#}2{#/blank#}个.
43.已知集合A={|m|,0},B={﹣2,0,2},C={﹣2,﹣1,0,1,2,3},若A⊆B,则m={#blank#}1{#/blank#};若集合P满足B⊆P⊆C,则集合P的个数为{#blank#}2{#/blank#}个.
44.

若不等式 1n+1+1n+2++13n+1a24 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求正整数a的最大值,并证明结论.

45.

若不等式 1n+1+1n+2++13n+1a24 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求正整数a的最大值,并证明结论.

46.

若不等式 1n+1+1n+2++13n+1a24 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求正整数a的最大值,并证明结论.

47.已知函数f(x)=x2﹣1.
48.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D=2∠B,且AD=1,CD=3,cos∠B= {#mathml#}33{#/mathml#}

4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ODC的OD边上,AB∥DC交OC于点B.若点A、B的坐标分别为(2,3)、(2,1),点C的横坐标为2m(m>0),则点D的坐标为(   )

50.2012年10月2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提交审议的精神卫生法草案三审稿,增加了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财产安全的规定。材料说明( )
①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②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人大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51.过点(﹣1,3)且平行于直线x﹣2y+3=0的直线方程为(  )
52.

下列函数中,其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的是(  )

53.

下列函数中,其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的是(  )

54.

下列函数中,其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的是(  )

55.

下列函数中,其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的是(  )

56.

下列函数中,其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的是(  )

57.

下列函数中,其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的是(  )

58.

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30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