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3.
我们知道,一元二次方程x2=﹣1没有实数根,即不存在一个实数的平方等于﹣1.若我们规定一个新数“i”,使其满足i2=﹣1(即方程x2=﹣1有一个根为i).并且进一步规定:一切实数可以与新数进行四则运算,且原有运算律和运算法则仍然成立,于是有i1=i,i2=﹣1,i3=i2•i=(﹣1)•i=﹣i,i4=(i2)2=(﹣1)2=1,从而对于任意正整数n,我们可以得到i4n+1=i4n•i=(i4)n•i=i,同理可得i4n+2=﹣1,i4n+3=﹣i,i4n=1.那么i+i2+i3+i4+…+i2012+i2013的值为( )
A.0 | B.i | C.﹣1 | D.1 |
5.
如图,已知△ABC中,∠ABC=90°,AB=BC,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l1,l2,l3上,且l1,l2之间的距离为2,l2,l3之间的距离为3,则AC的长是( )


A.![]() | B.![]() | C.4![]() | D.7 |
2.选择题- (共2题)
3.填空题- (共4题)
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个点A(1,﹣1)、B(﹣1,﹣1)、C(0,1),点P(0,2)关于A的对称点为P1,P1关于B的对称点为P2,P2关于C的对称点为P3,按此规律继续以A、B、C为对称中心重复前面的操作,依次得到P4、P5、P6,…,则点P2018的坐标是_____.
14.
如图,在△ADB和△ADC中,下列条件:①BD=DC,AB=AC;②∠B=∠C,∠BAD=∠CAD;③∠B=∠C,BD=DC;④∠ADB=∠ADC,BD=D

A.能得出△ADB≌△ADC的序号是 . |

4.解答题- (共10题)
16.
阅读与计算: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古希腊的几何学家海伦在他的《度量》一书中给出了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三角形面积的“海伦公式”: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设p=
,则三角形的面积S=
.
我国南宋著名的数学家秦九韶,曾提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面积的“秦九韶公式”(三斜求积术):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三角形的面积S=
.
(1)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5,6,7,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
,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古希腊的几何学家海伦在他的《度量》一书中给出了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三角形面积的“海伦公式”: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设p=


我国南宋著名的数学家秦九韶,曾提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面积的“秦九韶公式”(三斜求积术):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三角形的面积S=

(1)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5,6,7,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

18.
阅读材料:小明在学习二次根式后,发现一些含根号的式子可以写成另一个式子的平方,如:3+2
=(1+
)2,善于思考的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索:
设a+b=(m+n
)2(其中a、b、m、n均为整数),则有a+b
=m2+2n2+2mn
.
∴a=m2+2n2,b=2mn.这样小明就找到了一种把部分a+b
的式子化为平方式的方法.
请你仿照小明的方法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
(1)当a、b、m、n均为正整数时,若a+b
=(m+n
)2,用含m、n的式子分别表示a、b,得a= ,b= ;
(2)试着把7+4
化成一个完全平方式.
(3)若a是216的立方根,b是16的平方根,试计算:
.


设a+b=(m+n



∴a=m2+2n2,b=2mn.这样小明就找到了一种把部分a+b

请你仿照小明的方法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
(1)当a、b、m、n均为正整数时,若a+b


(2)试着把7+4

(3)若a是216的立方根,b是16的平方根,试计算:

20.
已知点P(﹣3a﹣4,2+a),解答下列各题:
(1)若点P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P ;
(2)若Q(5,8),且PQ∥y轴,则点P的坐标为P ;
(3)若点P在第二象限,且它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求a2018+2018的值.
(1)若点P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P ;
(2)若Q(5,8),且PQ∥y轴,则点P的坐标为P ;
(3)若点P在第二象限,且它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求a2018+2018的值.
21.
在七年级下册“证明”的一章的学习中,我们曾做过如下的实验:

画∠AOB=90°,并画∠AOB的平分线OC.
(1)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落在OC的任意一点P上,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OA、OB相交于点E、F(如图①).度量PE、PF的长度,这两条线段相等吗?
(2)把三角尺绕点P旋转(如图②),PE与PF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3)探究:画∠AOB=50°,并画∠AOB的平分线OC,在OC上任取一点P,作∠EPF=130°.∠EPF的两边分别与OA、OB相交于E、F两点(如图③),PE与PF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画∠AOB=90°,并画∠AOB的平分线OC.
(1)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落在OC的任意一点P上,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OA、OB相交于点E、F(如图①).度量PE、PF的长度,这两条线段相等吗?
(2)把三角尺绕点P旋转(如图②),PE与PF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3)探究:画∠AOB=50°,并画∠AOB的平分线OC,在OC上任取一点P,作∠EPF=130°.∠EPF的两边分别与OA、OB相交于E、F两点(如图③),PE与PF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