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头枕边到处堆放着的书本看出,更能从我和妻子、儿子饭后暇余常常是各人手执一卷昭然可见……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留传下来的呢。

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táo zuì(   )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景 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专 钻)研了《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 剪)药,又做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效果。

奇迹终于jiàng lín(   )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下床了!

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继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做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希 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缕缕的书香。

【小题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打“√”。
【小题2】根据拼音写词语。
【小题3】文章写“父亲喜欢看书”,选择了两个材料来写,略写的是__________,详写的是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对文章题目中的“书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书香”指书中散发出的香味。
B.“书香”指爱读书、爱学习的良好氛围。
C.“书香”还指父亲一贯坚持并影响全家的敢于担当的勇气、默默奉献的精神和善于钻研的品质。
【小题5】“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继承父亲的精神。”中“父亲的精神”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4-10 11:54: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拓展阅读。
越谦和越接近高尚
黑格尔是学识渊博的德国大哲学家,也是极谦和的人。 
对黑格尔来说,谦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有次朋友们聚会,一位朋友问他:“您一贯谦和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小时候的一件事:
有一天上午,父亲邀他一同到林间漫步,他高兴地答应了。
父亲在一个弯道处停了下来。专心地听了一会儿,问黑格尔:“孩子,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他仔细地听了一会儿,自信地回答:“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父亲说:“对,是一辆空马车。”
黑格尔惊讶地问父亲:“我们都没看见,您怎么知道肯定是一辆空马车呢?”
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因为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每当要出现粗暴地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侯,每当要出现自以为是、贬低别人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到父亲的提醒:“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托马斯?杰弗逊是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也是一个极谦和的人。
1785年,他接替富兰克林出任驻法全权公使。有一天,他去法国外长的公寓拜访。
“您代替了富兰克林先生?”外长问。
杰弗逊回答说:“不,我是接替他,没有人能够代替得了富兰克林先生。”
外长不解地说:“在我看来,您和他都是美国建国时期的伟大人物。流传千古的《独立宣言》就是由您执笔,经富兰克林先生修改而成的。你们两个人双峰并峙,交相辉映,互相尊重,亲密合作,是分不出高低上下的。”
杰弗逊又回答说:“不,我代替不了他。富兰克林先生除在思想、政治领域之外,在众多的其他领域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个意义上说,确实没有人可以代替得了他。”
这使我想到了泰戈尔的一句话:“伟人多谦虚,小人多骄傲。”
乔·路易是纵横拳坛、打败众多高手的美国著名拳王,也是极谦和的人。
有一天,他和朋友骑车一起外出郊游,在路上被一辆大货车剐到了。货车司机怒气冲冲地跳下车,强词夺理地把他们痛骂了一顿。
等货车司机走了以后,朋友纳闷地问乔·路易:“你为什么不用拳头修理修理那个无理取闹的混蛋?”
乔·路易微微一笑,幽默地说:“谦和基于力量,傲慢基于无能。如果有人侮辱了歌王卡罗索,你想一想,卡罗索会为他唱一首歌吗?”
谦和与高尚是近邻,谁越谦和,谁也就越接近高尚。谦和就像一件神奇的衣裳,谁穿上了它,谁就会变得更加俊美。
【小题1】写出两组同义词。
(  )-(   )    (  )-(   )
【小题2】填空。
“强词夺理”中的“强”是(  )结构的字,按照部首查字法应查(  ),在这个词中它的读音是(  ),请用这个读音再组个词是(  ),它的另一个读音是(  ),用这个读音组一个词是(  )。
【小题3】文中表述“专心地听了一会”,你可以用哪些词语表现一个人专心的样子?(两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黑格尔理解“马车越空,噪音越大。”的意思为(  )
A. 马车里没坐人的话,它的声音就会很大。
B. 不要大声讲话,那样有损一个人的形象。
C. 脑子里没有东西的人才会不断地去说、去表现。
【小题5】“接替”与“代替”的意思有什么样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下面是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
①有能力与修养的人才是谦和的。(  )
②没有能耐的人才会非常傲慢。(  )
③如果有人侮辱了歌王卡罗索,那他就不会再为他唱歌。(  )
④歌王卡罗索不会因为谁侮辱他就为他唱一首歌来回击他,那么我也不能因为同样的原因而用拳头解决啊。
【小题7】文中举出了几个谦和的人?它们分别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8】下列哪些行为表现可以说谁谦和呢?(多选)(  )
A.不张扬自己的优点B.不要轻易说话C.尊重别人
D.能够去原谅别人    E. 对人和气,不发脾气

同类题2

伞的故事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我们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没准走到半路就会下起大雨来,就会被浇成个“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雨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妈妈摸着我的头眼圈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竟对妈妈说□妈□咱能买把伞吗□有伞□就不会被雨淋了□妈妈沉思了一会儿□买□咱买一把伞□妈妈一字一句地说着□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家里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呀?可是今天妈妈的话是那样的坚决,我知道妈妈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妈妈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扳,“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了。一早醒来,悄悄地走到妈妈跟前:“妈,您一夜没睡?”妈妈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您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妈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妈妈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笑着说:“看,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妈妈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角大伞。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妈!”我一抬头,看见了妈妈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1.给短文的第2自然段“□”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找出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一句话。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爱因斯坦趣谈

爱因斯坦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他担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主任后更忙了,很少能呆在办公室里,一切日常事务性工作由秘书处理。

一天,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响了。秘书不耐烦地拿起听筒。

 “请问,我可以和主任谈话吗?”耳机里传来温文尔雅而又熟悉的声音。可秘书一时没听出是谁,按老习惯回答:“主任不在。”“那么,请您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哪儿?是他新搬的家。”

秘书婉转地说:“无可奉告,他不希望他的住处受到干扰。”

这时,电话里的声音突然变低了:“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就是爱因斯坦博士。我正要回家。在路上边走边思考,走着走着,竟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忘记家的地址,没有办法,只好麻烦你帮我查找地址了。”

爱因斯坦在学习和工作上有惊人的记忆力,可在生活上的记忆力却这么差,这是因为他的思想全都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上了。

【小题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名声非常显著。(______)
(2)形容人的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______)
【小题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分散——(    ) 直率——(    ) 熟悉——(    )
【小题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改写文中画“_________”的句子。
______________
【小题4】短文最后写爱因斯坦“生活上的记忆力却这么差”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你是怎样评价爱因斯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位老师发现一个男孩上课时常低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看见那个男孩好像又在画着什么,他边朗读课文边走到那个男孩身边,拿起他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龇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着,要男孩课后再做些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奇怪的是,自此那个男孩上课再没有画画,各门功课都学得不错,而且后来成了颇有造诣的漫画家。显然,那位老师并没有因为男孩的恶作剧而大动肝火,加以指责、训斥甚至变相体罚,使其情绪低落、一蹶不振,而是从中发现了他的美术天赋,并加以鼓励引导,用自己的宽容、智慧和无私的爱心,点亮了孩子的心灯,使孩子能辨清方向、认清目标,奔向了希望的未来。
【小题1】解释下列词语。
(1)大动肝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蹶不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老师看见男孩上课画龇牙咧嘴的自己时,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小男孩为什么能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你能从文中提炼一个词语,给短文填上一个恰当的富有深意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理解

最感人的一句话

市里电视台举办了一次征集最感人的一句话的活动,应征的信件和短信有数千条之多。其中有儿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有恋人间的真情告白,有朋友间暖心的话语。经过工作人员认真地审阅评选,最终有10句话入围。然后这10句话在电视台上播出,由观众投票选出最感人的一句话。最后一位67岁的老妇人所说的一句话以得票最多而荣登榜首。    

电视台为老妇人做了一期专访,主持人问她:“您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呢?”老妇人说:“那是去年的时候,我儿子的公司倒闭了。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从小他就很优秀。后来大学毕业后在政府机关工作,一开始还挺顺利的,连连提升。可后来就不行了,工作越来越不顺心,最后索性辞职下了海,自己开了一家公司。他的公司也曾红火了一阵子,可由于他心眼太实,被朋友坑了,落了个一无所有的结果。那天,一向好强的他突然抱住我的腿哭了,

对我说:‘妈,我对不住您,您这么大年纪了还要为我操心上火,可我却没能让您过上几年真正的好日子!’当时我抚着他的头说,孩子,妈不求你大富大贵,只要你在生活的大风大浪中能平平安安,就是你的福分,也是妈的福分!”    

就是这么朴实的一句话,引起了太多父母的共鸣,也感动了太多儿女的心灵。想起了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平安是福!真的,老人们对儿女最大的心愿就是永远平安,从他们呵护着我们长大,从他们那一声声细心地叮咛嘱咐中,那份心愿就已植根在他们心中了。    

在电视机前,我像观看直播的所有做儿女的人一样,淌了一脸的泪水。

【小题1】用“ ”画出老人说的观众认为最感人的一句话。
【小题2】短文中,儿子的心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短文中,妈妈的心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你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吗?试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