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练习。
那座山正当山顶,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中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写出描写石头的形状、所出位置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头变猴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4-14 01:43: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开心阅读。

我爱语文课文

我不爱那小巧玲珑的玩具,不爱那漂亮时兴旺的服装,你问我到底爱什么,我将自豪地对你说:我爱我的语文书!

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第一个盼望的就是新语文书。我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一页一页地看下去。

每当上语文课时,我瞪大双眼,看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倾听老师的讲解,生怕放过一个字。

每当清早霞光四射的时候,我就坐在窗前,放声朗读课文,一遍,两遍,三遍……毫不厌倦。

啊!语文书,我该怎么感谢你呢?你像一位亲切而耐心的知识老人,从拼音“a、o、e”起,到深奥的古诗,都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解;你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们认识了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带我们与标点符号交朋友,让我们熟悉它们的用法……

岁月在流逝,转眼就过了5个春秋,你也源源不断地把知识送给了我们,使我懂得怎样看书,怎样作文。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不禁心潮起伏,说不完对你的感谢!

啊,我爱的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

【小题1】按“我爱语文书”,“我感谢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三个意思分段。(用“||”表示)
【小题2】短文中第2、3、4自然段都是具体写_____________
【小题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成语写下来。
①形容器物的小而精巧。(________
②形容连续不断。(________
【小题4】本文的写法是(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①借物抒情。( ) ②借物喻理。( ) ③借物喻人。( )。

同类题4

阅读品味
—只不守纪律的小雁
一队队大雁从南方飞来。它们一块儿飞过高山和大河,又一块儿落在湖边休息,一刻也不分离。夜晚睡觉时,总有一只大雁去放哨,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
在一队大雁群里有一只小雁不愿意跟大队一起行动老雁再三嘱咐它要守纪律随便离开队伍是危险的但是小雁满不在乎
一天黄昏,小雁偷偷地飞走了。它在无边无际的天空独自飞着,一边飞,一边还得意地唱着歌。忽然“砰”的一声,把它吓了一跳。它低头一看,一个猎人正对着它放枪,幸好没有打中。小雁急忙用力扇动翅膀,飞进云层。它想:多危险哪!差点儿把命给送掉了。还是回去吧!但是又想:那样太没出息了,还是先找个地方住下吧!
天渐漸黑了,小雁飞到一座高山的上空,口(喝)了,肚子也饿了。它想:过了这座山,该到湖边了吧!它打起精神,(免)强地飞过了高山。可是,山这边并没有湖,只有一片漆黑的(蜜)林荒坡,它知道自己迷失了方向。这时候,小雁(皮)惫极了,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它落到地上,很想舒舒服服地睡一觉。忽然又想起:谁来放(俏)呢?说不定会有狐狸、狼跑出来。它越想越害怕,恨不得立刻回到队伍里去。但是,在这漆黑的夜里,上哪儿去找它们呢?它伤心地哭起来了。正在这时候,一只凶恶的狼嗥叫着从树林里跳出来,小雁吓得浑身发颤,扇起翅膀赶快飞到半空中。
小雁独自在天上飞,心里又急又怕。这时它才知道,独自飞行是危险的,只有在集体里,才是最安全的。
最后,不守纪律的小雁终于飞回了雁群里。
1. 给文中第二自然段加标点符号。
2. 改正第四自然段括号里的错别字,并依次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
3. 给下面词语中加线的字加上注音。
(  )动(  )膀(   )好(   )于
4. 写出下列词语_的反义词。
危险——(  )  集体——(    )
5. 这篇寓言说明了什么?

同类题5

课外阅读。  
在柏林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净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 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
【小题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A.
指手画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假思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志不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联系课文,给下列词语写出反义词
A.
嘲笑— (______)  寂静—(______)     虚弱——(______)
【小题3】“车厢里净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A.”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先后两次静下来的句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