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在阅读中学习方法

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18年前的仲夏夜,我带着嘹亮的哭声来了。您说,这是个吉祥的开头。

在您的牵手中,我蹒跚学步;在您的教导中,我牙牙学语;在您的期盼中,我迈入学堂;在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我逐步成长……

感谢您给了我生命,即使降生在贫困的家庭。妈妈,我怎能忘记上次我从学校回家,低低地和您说:“妈,好多年没吃西瓜了,我想吃西瓜……”我不安地看着您。您无言,叹了口气,走进灶房。我多恨自己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啊,父亲去世得早,仅靠您单薄的身体守着父亲留下的二亩薄田。这一刻,我真的恨自己残忍,怎能再给您施压呢?

可是第二天,我起床的时候看到您赶集回来,肩上背着个小西瓜,篮子里还有些青绿的菜。您走进灶房操劳起一天的饭菜,我忽然有想哭的冲动。过了一会儿,您叫我吃饭,坐在那张简陋的八仙桌旁,我明显地看到菜比以前要丰富好多,还有让我垂涎的红红的西瓜。您说:“你要高考,给你加些菜,快吃吧。”

我胡乱地吃了一些饭菜,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幸福地吃了起来。我说:“妈,您也吃啊。”您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

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您收拾了碗筷。后来,我忽然想到要告诉您我要体检。于是我就去灶房找您。可是,我分明看到,您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您说些什么!庆幸您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

妈妈,您把您能给我的都给我了,我唯有以优异的成绩可以回报您。可是高考前最后一次重要的模拟考试,我却考得很糟糕。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远远地发现,昏黄的残阳中,您佝偻着背在村口望着我归来的路。那一刻,我有向后走的冲动,可我终究不能。

和您一起回家的路上,我心疼着,该怎样告诉您我的失败呢?到家的时候,我低着头告诉您我考砸了。您望了我好久,然后用您枯槁的双手,轻轻地抱了我一下:“下次你会考好的……”

有您这样的妈妈,即使穷又怎么样?您疼我,爱我,相信我,给了我一个充满爱的充实的成长过程。妈妈,您给我的已经太多……

今天,我坐在考场上。我知道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我会一直努力。最后,我要告诉您: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女儿!

【小题1】文中的“您”指____________
【小题2】第二自然段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概括地叙述了妈妈呵护“我”成长的过程。
【小题3】文章的第(  )自然段具体叙述了妈妈做的事情让“我”感动。
A.四、五、六、七、八
B.三、四、五、六、七、八、九
【小题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妈妈为“我”做的两件事。并标明相应的自然段。
第一件事__________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这篇文章在叙事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真挚的情感。
(1)有的句子直接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赞美了母爱的伟大,请写作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的句子刻画人物心理,真实地反映了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请写作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句子借助描写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心理,如“庆幸您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一句,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我”当时心里想(____
①您为了“我”能心安理得地吃西瓜而骗“我”说自己不喜欢吃西瓜,现在却躲在厨房里啃西瓜皮,真不知道您是怎么想的。
②因为家里太穷,您才如此舍不得吃西瓜,以后“我”长大了要让您吃最好吃的西瓜。
【小题6】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写一写妈妈的样子及“我”的心理)
当我走进考场的大门,回头望望在人群中的您——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30 04:49: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课外类文阅读。

“飞翔”的蜘蛛

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

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

带着这个疑问,我把院子里所有的蛛网全都搅毁了。

后来,细细地观察,我才发现它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地向前爬行,小心(   )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或说是它满意了,再把丝收紧。

收第一根丝要半个多小时,直到成一条直线。

以后的进程一般比第一根丝的安置要快多了。尽管它很复杂,但蜘蛛对此十分熟练,操作起来仿佛是一种愉快开心的表演似的。

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空结起。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织得精巧而且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

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得想起那些沉默(   )言的人和一些深(   )不露的智者。

于是,我记住了:

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

奇迹是执著者创造的。

【小题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填在字后的括号里。
【小题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晨——(    )    简单——(    )
郁闷——(    )    懒惰——(    )
【小题3】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默寡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关联词语将下面的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蜘蛛不会飞翔。 蜘蛛能够把网凌空结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蜘蛛是怎样把网结在半空中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小题6】结尾作者为什么说“奇迹是执著者创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课外阅读。

群众也在淋雨

1965年夏季的一天,三千多名手持鲜花的群众聚集在上海机场,他们是来欢送一位外国元首的。这时,周总理陪同外宾健步走来,人群中立即响起了一片欢呼声。总理不时抬起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那慈祥的目光,那亲切的微笑,那文明的举止,使人难以忘怀。

突然,乌云蔽日,雷声隆隆,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霎时变了脸。客人刚刚登机,大雨就倾盆而下,人群出现了小小的骚动。“看,我们的总理!”突然,有人喊了起来。显然是由于激动,声音有些发(chàn zhàn)。人们不由得把目光投向周总理。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地站在原地。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又一位工作人员再次上前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并恳求道:“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外宾的专机起飞后,周总理浑身都湿透了,雨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工作人员又心疼,又(zhuó zháo)急,忙递上一条毛巾:“总理,您擦把脸吧!”周总理接过毛巾,却没有忙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对工作人员说:“赶紧告诉有关同志,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烧些姜汤,给挨雨淋的群众驱驱寒,暖暖身子。”

【小题1】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上面打“√”。   
【小题2】照样子,写词语。
雷声隆隆:    
彬彬有礼:    
【小题3】把句子改写成带有“说”的句式。
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小题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第2自然段写雨中送行的场面,既关注了送行的群体,又关注了送行的个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群众也在淋雨”是谁说的话?用这句话作为文章题目,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